为什么中小学的校服是运动服?

一个原因

穿运动服是最简单的方法。

学生更喜欢「运动服」吗?想了很久,高程学校校长张军说:“还是穿运动服最方便。”他告诉记者,学校也尝试过要求学生穿正装上学,但很多家长表示强烈反对,认为学校要求过高,实际操作中存在很多问题。“每天上课的时候,学生穿着没有弹性的西装和礼服都做不到,更别说打球和锻炼了。如果有体育课就更麻烦了。学生上课前只能带衣服鞋子去学校,在教学楼的卫生间换上运动服。”最后学校和学生最后得出结论,还是锻炼好!

记者随后从市教委了解到,我市公立中小学基本没有专门的更衣室,国外学校也没有个人衣柜。学生运动前换衣服不方便,装成校服最方便。

原因二

运动装是要赶“韩流”吗?

负责我市近20所中学校服生产的市服装职业高中校服厂老板张大刚告诉记者,该厂几乎从不生产小尺码的校服。“不是因为我们城市的学生个子高,而是因为他们有意追求‘越来越大’。”据说校服厂派人进学校给学生量身定做,留有合适的成长空间后做出来的校服,至少有30%总会被退回大一号。退的原因是我市很多学校的女生认为短袖衬衫袖口要垂到手臂,衣服下摆要盖住臀部,裤子至少要比实际长10 cm,留有卷边的空间。这种时尚很流行。“学生的这些标准,很多都来自于影视作品中看到的‘韩流’。”张有点讽刺:“为什么160 cm的女生穿180 cm的尺码?”

原因三

低价校服容易普及。

“休闲礼服的成本很难降,一些学生家长表示很难接受。”长林中学校长周宇直言:“就秋冬装而言,运动装是最便宜的。”周告诉记者,收费问题是推行其他类型校服的最大阻力。“我们学校给学生订了一套藏青色的西装,里面有* * *的背心、衬衫、领带一套,每套230元。有家长投诉价格高,校长马上把校服全部退回,只保留了原来的运动服。”周说,“孩子长得快,一件校服的‘使用寿命’只有两三年。如果不合适,他们就得换。家长受不了几百块钱换一套校服。所以从成本上来说,运动服最便宜,也容易推广。”

原因四

自选风格引发争议。

校服款式也是学生诟病的话题之一。据重庆大学教授蒲永健介绍,几年前我市组织了一次学生服装设计大赛。当时主办方设想通过大赛征集一些优秀的学生服装款式,然后提供给全市各中小学作为备选校服款式。但由于种种原因,大赛征集到的学生校服款式并不理想,中小学校服升级的想法自然落空。

“好的设计需要好的面料支撑才能达到好的效果。”蒲说,当时就有人提出可以借鉴国外的经验。学校规定校服样式后,学生和家长根据自己的经济条件到指定的生产点选择面料,富裕节俭。马上有人对此提出了异议:自选款式和面料会助长另一个层面的歧视或攀比,而统一的运动装,虽然单调,却很“公平”。所有这些争议都在文字上延缓了校服款式的更新。

家长:校服消费呼吁透明。

采访中,不少市民认为,统一的“运动”风格的校服固然让人感觉单调、不舒服,而“运动”校服的收费不透明也是很多家长对校服意见强烈的重要原因。

有市民认为,学校只是校服消费的“中间商”,家长和学生才是主要消费者。作为消费者,他们应该有权决定买什么款式、什么价格的校服,也应该知道在哪里买校服,校服的价格是如何形成的。但是学校已经为家长做了一切,家长只需要按照学校的要求交钱,这显然是不合理的。

这部分公众认为,选择真正适合学生的校服款式,让校服消费透明化,是必不可少的。第一,让校服消费市场化。学校可以通过社会招标选择一家或几家企业作为校服定点生产企业,确保家长支付的校服质优价廉。二是教育行政部门要充分发挥监管作用,对校服采购提出指导性意见,并对具体流程进行监管。当然,监督不是参与。如果你既是“裁判”,又是“运动员”,只会搅动校服市场,招来更多非议。

学校:校服还是少不了的。

对于部分家长提到的“校服”是否有必要的问题,一位中学校长告诉记者,从教育实践来看,校服还是有很多重要作用的。首先,校服可以区分学生和社会上的其他人,对学生遵纪守法,文明礼貌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其次,校服也能产生平等感。因为现在学生的家庭收入差别很大,在当今攀比之风盛行的时代,如果一个学校的学生能穿一样的衣服,学生们会觉得彼此平等,很容易形成合作、团结、互相尊重的精神。另外,校服对学生的性格也有一定的影响,但这不能叫压制性格。学生除了在校学习,还有其他的生活内容,还有假期、寒暑假,可以穿自己的衣服。所以穿校服的时间和空间是有限的,并不妨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形成。虽然目前校服秩序还存在一些问题,引起了部分学生家庭的不满,但这并不意味着校服就应该退出校园。设计好、质量优、价格合理的校服应该是校园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