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对中学生的逆反心理?
逆反心理是一种异常的情绪体验和行为倾向,通常表现为情绪上的对立和竞争以及情绪上的厌恶和不满。它与中学生的倔强紧密相连,是中学生的一个鲜明的心理特征和年龄特征。逆反心理本质上是指在一定的外界因素影响下,人们对某些事物感到厌恶,并故意做出违背事件发展常识的行为的一种心理状态。它是个体为了接受外界的教育和引导而采取的一种消极的心理活动。这是发生在中小学生身上的一种普遍的社会心理。现在大部分学生都是独生子女。由于社会、家庭、自身等诸多原因,许多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往往伴随着一定的心理发展不平衡,如:性格孤僻怪异;情感脆弱多变,意志不够坚强;缺乏合作精神,以自我为中心;爱老师,爱死胡同;不能接受老师和家长的批评和指导;缺乏对他人的同情和关爱等。主要表现:在家不听父母话,在学校不听老师话;扰乱课堂纪律,不完成作业,有时逃课;学校提倡的往往是相反的,甚至时不时会搞一些恶作剧或者破坏行为。他们常常表现出对老师或父母教育的不服从,告诉他不能这么做,但他却坚持要这么做,甚至公然顶撞。原因:这种严重心理障碍的原因很复杂。主观上,学习目的不明确,尚未形成科学的人生观;性格活泼好动,甚至聪明伶俐;主观能动性强,自我表现欲望强。客观上有社会阴暗面的影响,有应试教育的种种弊端对其精神的压抑,或对其强烈自尊心的伤害,等等。中小学生的逆反心理并不是一种固有的态度对抗,而主要是教师在教育引导中诱发的一些特性的结果。比如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一旦学生得知老师的动机对自己无益,而是另有所图,就会产生心理对抗。又如,忽视学生当时的环境,会诱发学生的情感障碍,使学生封闭自己的内心,导致学生对老师的教育采取排斥的态度,拒绝接受自己能接受的。由于学生教育的无休止的重复和大惊小怪,学生感到厌倦,并转向形成对教师教育活动的消极态度。矫正对策:中小学生逆反心理的因素与社会影响、学校教育、家庭条件、个人知识和个人经历有关,其直接作用一般是三种心理因素:一是由于认识上的片面性,对教育采取不信任的态度。其次,我有强烈的自我表现欲和虚荣心,不能正确估计自己,过于自信自负。第三,受好奇心支配。因此,在实施矫正策略时,要对症下药,因势利导,主要采用了解和说服的方法。针对青少年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的不同原因,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确立适合青少年的教育目标,苛求的教育教学目标和过重的学习负担是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引导学生道德行为时,要认真分析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心理要求,准确把握学生道德发展的阶段和水平,在教育策略上循序渐进,避免急躁冒进,尽可能避免师生对抗的产生。我们必须真诚对待这些学生,并积极与他们沟通,通过交谈,统一认识,达到协调感情的目的,以取得学生的信任。为此,我主动和他们谈心交朋友,尊重他们的人格,发现闪光点,给予信任和鼓励,发挥他们的长处,激励他们自爱自强,确立适合学生实际的教育目标和要求。比如我班的同学陈骁,喜欢运动,不喜欢学习,但父母管教很严,最终导致矛盾尖锐,经常和老师对着干。鉴于它的特点,我先和它的家长聊了聊,让他们认识到自己孩子的特点;又找陈骁谈话,让他明白父母的苦心,最后母子和好。同时,改革让学生处于被动地位的课堂教学,大大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不同的作业,确立适合青少年的教育目标和要求,增强他们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开辟更多适合他们表现的舞台。现在,大多数老师报告说陈骁比以前更听话了。第二,为青少年营造良好的教育情境,就是要营造良好的班级群体,充分发挥集体规范和正确舆论的教育作用,培养健康向上的班风。其次,积极推进教育方式的民主化,充分发挥自主管理的积极性。再次,根据青少年的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让学生在集体活动中大显身手,端正品德,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第三,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和教育艺术水平。青年学生逆反心理的形成,大多与教师教育方法不当有关。为此,教育工作者首先要着力提高自身素养,包括心理素质、教育教学专业能力和职业道德。教师要有良好的教育心态,把关心、尊重、爱护学生放在首位,把学生放在与自己平等的位置上。当学生出现过激行为时,教师要学会控制愤怒,善于运用教育机智和策略,巧妙化解师生矛盾。第四,合理利用学生逆反心理的积极作用。教师要大胆利用青年学生逆反心理中的积极因素,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时,教师不能偏颇,讲道理既要讲有利或好的一面,也要讲有害或不好的一面,引导学生逆向思考。在学科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青年学生逆向思维的特点,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观点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第五,注意对有消极逆反心理的学生的引导。对于学生中已经或将要产生的消极逆反心理,教师切不可采用压制和强制服从的方法,而应做好引导工作。学生产生消极逆反心理的内在原因是缺乏社会经验和明辨是非善恶的能力,容易简单片面地看问题。但是,他们心胸开阔,憨厚坦率,敢想敢说。只要他们明白了道理,改变态度就指日可待了。对这类学生的引导重在讲清道理,排除错误的认知因素;其次,要把握和捕捉有利的教育时机,打动学生的情感,调动学生的情绪;第三,利用学生愿意接受的方法和教育媒体,提高辅导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