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珍珠港的影评。
为了帮助欧洲国家抵抗纳粹德国的侵略,美军决定向欧洲大陆派遣精锐部队。雷夫自愿参战,将伊芙琳托付给丹尼照顾。很快,噩耗传来,雷夫的飞机在空战中不幸被德军击落,他的存活率可能几乎为零。伊芙琳和丹尼通过相互鼓励相爱。让他们没想到的是,雷夫并没有死,三人重聚的时候,他们很尴尬。日本偷袭珍珠港帮了他们一把,雷夫和丹尼决定不做情敌,不做战友。
这本来不是罪过,因为电影艺术的主要功能不是充当历史教科书。可惜电影在很多方面都停留在这样的初级状态。从篇幅上来说,《珍珠港》应该是一部爱情片,一半以上的时间都在讲述两个从小一起长大的兄弟如何爱上同一个女孩的故事。从表面上看,这个故事比《泰坦尼克号》中杰克和露丝的爱情安排得更用心,更有逻辑。从雷夫和丹尼小时候不小心开了农用飞机(可谓“播下革命种子”)到参军时遇到女护士,剧情发展基本符合逻辑。雷夫自愿加入英国空军,被击落坠入大海。女友得知噩耗深感悲痛,但观众无法分担她的悲痛,因为大家都知道第一英雄不可能在影片的四分之一处消失(闪回结构或鬼片不限于此)。丹尼和女护士渐渐走近,彼此相爱。最后发生了“一夜情”,于是有了他临终时听到的那句“你要当爸爸了,不要死”。
简单分析一下剧情设定和人物描写,就会发现创作者在寻找当年的军人和现在的年轻人之间的* * *连接点。影片中的故事和人物没有任何违背历史真实性的地方,只是他们的言行更像现代的美国中学生,也就是影片的目标观众。雷夫的傲慢,丹尼的细腻,女护士伊芙琳的不入流的气质,让人觉得这个故事随时随地都有可能发生。这个设定当然是有意为之,也是好莱坞商业大片风靡全球的主要因素。
但一部好的电影不一定擅长巧妙的剧情安排,但如果台词也走“似曾相识”的路线,那就老生常谈了。曾经写过《勇敢的心》的编剧已经奉献了一个充满笑料的剧本。谁要是在现实生活中用电影里的爱情台词吸引恋人,肯定会被翻白眼。耗资654.38美元+0.4亿的《珍珠港》,在故事安排上下足了功夫(什么时候铺垫,什么时候起落,什么时候转折等等。)、人物塑造和搭配(阳刚的雷夫和阴柔的丹尼、风骚的护士和内向的护士)、风格调整(每一段对话都以幽默收场),但这种化学搭配的创造抹平了艺术的棱角,只留下流畅的娱乐。
对日军偷袭珍珠港长达40分钟的详细描述是这部电影的精髓。每一个镜头都有强烈的视觉效果。从一开始日本军机飞过挂着衣服的房子,到最后美国大兵举着一面破旧的国旗沉入海底,更不用说那种跟随炸弹从天上飞向军舰的特技镜头,令人大开眼界,扣人心弦。你可能会说“刺激”这个词不合适,因为被炸的是“好人”,应该感受到震颤。但这部战争剧和全片一样,缺乏“灵魂”,以至于在美国电影院出现了观众大呼过瘾的怪现象。观众的感官被一轮又一轮地强烈刺激,观众的心却没有被抓住,这和电子游戏如出一辙,却和《拯救大兵瑞恩》中的战争场面大相径庭。
从表演上来说,三位主角都是称职的,只是缺乏光彩。本·阿弗莱克习惯扮演公牛的角色,这大概与他本人的气质相去不远;新人乔什·哈奈特有点像年轻时的理查·基尔。他是个明星,但看不出他的演技有多高。萨沙·杰克逊·凯特·贝金赛尔似乎在模仿妮可·基德曼,所以通过这部电影了解她应该不成问题。三人的服装都不错,在摄影、妆容、服装的精心调理下,展现出各自的魅力,虽然有基础,但还不够。
影片用了很多快镜头,每个场景都没有那么慢,但是因为爱情戏不够感人,三个小时的长度有点太长了,连中间的轰炸场面都有点麻木。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证明了电影不如它模仿的《泰坦尼克号》和《拯救大兵瑞恩》。
作者在这里持批判态度,主要是从戏剧角度出发,从不贬低其票房号召力;迈克尔·贝的最后两部作品《死亡之岛》和《世界末日》,全球票房超过8亿美元,但在我看来还不如《珍珠港》。更有意思的是,电影的原创剧情和台词一旦搬到海外市场,很可能会化不利为有利——一是海外观众可能没有美国人熟悉的老套故事,二是没有太深的文化和思想积淀,更容易消化。归根结底,大家都能欣赏到烟火般壮观的爆炸场面,打着史诗电影旗号的动作片即使不会得到大家的喝彩,也达到了主要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