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中学2016高考
1955河北唐山出了一个人才考生。那年高考,他数学和物理分别考了100、98和96分,高考几乎所有科目都得了满分。按理说国内的大学肯定都是他选的,包括国内两所顶尖大学——清华和北大。
但他取得了这么好的成绩,志愿报了北大物理系和清华水利系后,被清华北大以各种理由拒之门外,以至于不得不转战北京石油学院。为什么?
候选人的名字是王德民。1937出生于河北省唐山市的一个书香世家。他的父亲叫王,是北京同仁医院的副院长。王在美国留学期间,认识了的母亲、瑞士女孩温安清,两人很快坠入爱河,并坚定地走进了这段跨国婚姻。
后来,王世民带着温安庆回国。一个去医院当医生,一个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当老师。王德民是这个家庭中年龄最大的。他上面有一个哥哥和一个姐姐。全家人都非常喜欢王德民。
而对王德民的教育,母亲文安庆也是事必躬亲。但她对中文了解不多,所以只是用英语教。因此,王德民英语很流利,但对中文一窍不通。她四年级才开始学中文,他中学时中文说得比较好。
但是,王德民之所以在1955取得这么好的成绩却被清北拒之门外,并不是因为语言问题。那时候,王德民的中文和普通人没什么区别。被拒的原因主要是因为他的血统——他是中国人和瑞典人的混血儿。
那时候混血儿很不受欢迎,这也是为什么小时候温安清总是把王德民留在家里,因为他的哥哥姐姐们都是在别人的流言蜚语中过来的。所以最后录取他的是北京石油学院,填在他最后一个志愿表上。
年轻有为,王德民长相英俊,有一双深邃的眼睛。如果他现在放,他一定是学校里最喜欢的校草。但当时因为混血儿身份,他身边没有女生,省了他不少事。从那时起,王德民就把精力投入到学习中。
他在北京石油学院钻井系学习采油,在校成绩优异,各科满分5分。1960毕业后,王德民拒绝了学校让他留校的好意,自告奋勇去了大庆油田,希望能为中国的石油生产做点贡献。
他一到大庆油田,就发现了当时国际通用的“海诺法”的缺陷,并通过自己的研究,推导出了符合大庆油田1961的油井压力计算公式,被称为“松辽法”,规避了许多风险,为大庆油田的开采做出了巨大贡献。
后来,他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继续研究,开发出一套最适合大庆油田、最有效的开采技术,填补了我国石油开采的技术空白。到1970时,他已带着整个团队取得了20多项重大科研成果,其中3项达到当时世界先进水平。
1978年,由于贡献突出,能力强,王德民被任命为大庆石油管理局副总工程师。5年后被评为高级工程师,1986年成为总工程师,带着1000多名技术人员夜以继日地为我国石油工业工作。
2009年,王德民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技成就奖”,2016年,天空中的一颗小行星被命名为“王德民星”。今天,尽管王德民已经83岁了,他仍然为中国的石油工业而奋斗。经过几十年的努力,他为国家做出了无数的贡献。
虽然王德民没能如愿进入清华、北大,但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克服了世俗的偏见,获得了大家的尊重,成为中国石油事业最大的贡献者之一,这也正是他所说的:“山河重,无路可退,又有一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