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特点和要求
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具有义务性、时代性和紧迫性的特点。第一,必修。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学生依法必须接受的义务教育和国民教育。在义务教育中明确指出:实施公民教育,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强化学生的主人翁责任感,深化学生的守法思想,把学生培养成为合格公民,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第二,时代。在不同的时代,核心素养的培养有所侧重,培养标准也有所不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核心素养培养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义务感和责任感,使学生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保证学生遵纪守法,自觉遵守公共道德和秩序,树立正确的道德规范和三观。第三,紧迫性。近年来,受应试教育机制的影响,在入学考试大棒的指挥下,学校和教师过于重视语言学以外的学科教学,而忽视了思政课的教学。再加上市场经济环境下经济价值观多元化的影响,部分学生核心素养较弱,对民主、法制和公民义务的认知不强,迫切需要实施和践行核心素养的培养。[2]
二、高中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
1.挖掘教材资源
思想政治课教学是培养学生素质的基础,思想政治教育靠教材。因此,高中政治教育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宝贵财富。这主要表现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本中,概括了一个合格的社会公民在社会生活和学校学习中应当遵守的社会规范。在人类五千年的文明发展史中,日益成熟的道德规范、法律规定、八荣八耻、公民义务,学习知法、守法、依法办事的观念,维护国家利益和尊严的责任感,热爱祖国、珍爱生命、保护环境的观念,等等。因此。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要发挥教材优势,钻研教材,挖掘课程内涵,教给学生作为一个合格公民应尽的义务和责任,需要遵守的道德、法规、纪律和行为准则。
2.加强思维逻辑的培养和引导。
思想政治课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和思维逻辑。学生能否通过学习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很重要,同样重要的还有能否具备一定的思维逻辑,因为思维逻辑是各种实践活动的参与者和决定者。加强学生思维逻辑的培养和引导,是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基本途径之一。教师作为教育者,主要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监督和管理,侧重于从思想到行为的引导。传统的教育形式主张一切听从教育者的安排和教导,教师的作用是引导学生进入学习内容,向学生传授知识。但是现在的引导和传统模式下的所谓引导有很大的不同。教师秉持一些新的教学理念,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从被动的接受者变成主动的学习者。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就是培养和引导学生思维逻辑的过程。比如教师给学生呈现案例,学生运用自己的理论知识分析案例,在教师的反复引导下,学生就会在原。因此,思想政治课的学习应该发挥其在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帮助学生解谜方面的作用,使学生形成自己的思维模式,这将极大地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也是核心素养不断提高的重要条件。
3.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俗话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是可以通过实践来完成的,实践其实就是课本知识的应用和延伸。教师在给学生布置习题时,一定要选择能提高学生思想品德和核心素养的题目,并结合现实生活精心设计每节课的教案,将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融入其中,在无形中把核心素养渗透到教学中,从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比如在讲授“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时,老师可以要求学生记录自己每月的开销。通过分析每个月不必要支出的数额,让学生明白生活不易,学会勤俭节约,引导学生学会合理消费,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在这样的实际工作中,基于学生生活中的亲身经历,学生的核心素养得以提升。
4.联系社会实践
许多教师认为思想政治课教学是一个知识学习的过程。在教学中,仍然沿用传统的讲、灌输的教学模式,大而空的理论说教容易使学生对政治学习感到厌烦和厌倦,对课堂学习失去兴趣,更不用说提高学生的公民素养了。思想政治课不是理论教学课。关注它就会发现,思想政治教育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密切相关。因此,在高中思想政治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公民素养,在加强理论知识教学的同时,还需要结合社会实际,实施多种教学形式,引导学生从社会实际出发进行自我教育,以提高学生的思想认知,形成思想政治意识和素养。
标签
学生的核心素养是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能力。主要强调有效利用各学科中最有利的发展要素,是能力、知识、态度和价值观的整合,是综合素养的体现。本文对思想政治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进行了粗略的研究,说明思想政治教学及其他相关教育途径可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高学生的整体核心素养水平,使学生的发展逐渐适应时代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