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洲县的文化与科技
解放后,县人民政府接管了中国的中小学,把私立小学变成了公立小学。从1958到1965,忻州二中(原郑源中学)被列为省重点中学,命名为红旗中学。8年时间,* * *向全国高校输送了1 043名学生。此后,又有一所县一中被各地市县列为重点中学。
1985年全县有幼儿园38所,幼儿4人117人,幼儿园教师178人。有555所小学,94,700名学生和4,564名教师。有5所高中,有3,973名学生和234名教师。从1958到1985,该县共向高校输送学生4 035人,其中清华大学13人,北京大学13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5人,军队院校85人。
坚持扫盲教育从1950开始。到1982,省、地两级检查验收结果:全县12 ~ 40岁青壮年文盲率达到87.8%。1983年被省教育厅认定为文盲县。
职业教育始于1952。到1985年,有12个中等师范班,学生464人,教师94人。1 370师范院校函授学生;农业学校培训了320人;技校培养300人;粮食职工学校培养了1 898人;商业职工学校培训875人;供销社职工学校培训3367人;卫生学校培养1955人;广播电视大学592人;电视中专246人;985人通过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县集资办学828.8万元,勤工俭学(校办工厂、农场)收入771.9万元。从1956开始,相继成立了县科普分会(后改为科协)、科委、科研所、专业学会、学习团等科技机构和科技群众团体,按专业从事科研活动。到1985,全县有专业科研机构5个,专业学会、研究会13个,会员近千人。17区(镇)有科协,14局级单位有科技单位、技术单位或科教单位。* * *农民技术人员5122人,专业技术人员4799人(其中自然科学2373人,社会科学2426人)。有1642人获得技术职称,其中高级农技员2人,工程师82人,助理工程师485人,技师1073人。
从1973到1979,共完成科研项目165项,其中104项获得成果奖,9项获得国家、省、市科技成果奖,10项达到国内科技先进水平。
中国的人工降雨试验是成功的。1976以来,县气象部门在六合林场、仓埠镇等地设立了6个发射点,配备了36具发射筒和2门高射炮。截止1983年底,* * *作业58次,消耗弹头6 275枚,降雨1 153.7mm,受益面积56.9万亩。1951年。有文化馆和站10个,文化艺术团1个,图书发行网点2个,年销售图书6.8万册。1985全县有文化馆、站18个,村文化室157个,个体文化户36个,文化综合体1个,农民文化园2个,群众文化团体6个。有46个图书馆和阅览室,藏书65,438+40万册。现有图书发行网点94个,集体书店1家,个体书店2家,年销售图书4.45万册。有20个专职和兼职剧团,745名演员,分别表演楚剧、汉剧、曲艺和木偶戏。其中县楚剧团1个,演员55人,上演剧目100余场。其中传统剧目60余部,现代剧目30余部,创意剧目10余部,演出场次6000场,观众500余万人。现有半职业皮影戏24个,艺人84人,主要在仓埠、不空、三店、凤凰、老街等地活动,保留有《水浒传》、《西游记》等十余部剧目。有8家电影院,62个集体电影团队,21个个人电影团队,放映1.29万场次,年观影24场以上。
1951建县后,第一次建设了1广播电台,拥有1母子电台和1工作人员。到1985,全县有区(镇)广播站17个,行政区(乡)广播站57个,村广播室417个,扬声器470个,家庭扬声器77900个,专用广播杆3 250.7公里。50千瓦调频广播电台1座,电视机1.4万台,收音机1.42万台。六频道电视转播的功率增加到了50瓦,我们自己组织了特别节目。解放前,县城百姓缺医少药,天花、霍乱、麻疹、流脑、疟疾等疾病连年流行,尤其是湖滨地区的血吸虫病。1941年,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分别达到15‰和200‰。
1951建县时,有1个县卫生院、县医疗卫生机构和区卫生院,以及24个私人联合诊所和8个中药供应所。医护人员339人,床位30张。1985年,全县除县人民医院、血防站、妇幼保健院、药检所、卫生学校外,还建立了县中医院。区医院13(含中心医院4所),厂校诊所41。* * *卫生技术人员2223人,其中医生384人,床位2033张,平均每千人卫生技术人员2.85人,床位2.61张。此外,还有519个村卫生室,519名乡村医生和63名个体医生。县区医疗单位年门诊量1175900人次,治愈率96.5%。医疗技术不断进步,可以进行腹膜透析、腹部及部分胸、脑、食管下段癌的手术。医疗设备也趋向于带电。
我国钉螺原生面积654.38±0.3万亩,血吸虫病患者3.98万人,受威胁的多达654.38±0.9万人。从1953开始,1956进行综合治理,1970基本消灭血吸虫病,成为省、地两级血吸虫病防治县。头癣、甲状腺肿、丝虫病等地方病基本得到控制和消灭,天花、霍乱等烈性传染病不再在中国出现。中国的传统体育活动包括集体舞龙灯、赛龙舟、踩高跷、武术和拔河,其中大部分都在节日期间举行。
县体委成立于1954,配有专职干部,经常组织群众开展球类、体操、游泳、象棋、武术、田径活动。到1985,全县有篮球场58个,田径场地1个,业余体校1个,训练室2个,旱冰场3个,小型运动场83个。国家级裁判员46人(其中一级裁判员4人),各级运动队3225人。经常参加的有23.7万人,占总人口的30.4%。
县业余体操班曾作为省先进代表参加第四届全运会。运动员姚菊英,参加1978全国少儿体操比赛,获得柳州赛区女子、儿童全能冠军。1981 ~ 1984、在省、市、全国体操比赛中,县队获得149项全能和单项、13块金牌。1985年,在全省业余体校体操比赛中,获得男、女团体冠军,冬季两项第一名,单项、全能36名。省电影制片厂、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先后4次赴新洲县拍摄《新体操苗》、《山村小体操》等新闻纪录片和体育电视片。
1974以来,向省内、国家输送运动员等专业人才41人,向武汉体育学院输送学生5人。徐爱珠,输送到国家“八一”跳伞队,1980打破两项全国纪录,1982参加泰国八国跳伞比赛,定点跳伞第一名。被输送到省跳水队的刘世明是省十佳运动员。1983年在罗马尼亚举行的中美跳水比赛中获得两枚金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