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物理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
为了发展人民教育,建立符合中国实际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制度和教学理论,从1958到1960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教学改革的热潮,并开始批判苏联教育学和心理学。这一时期虽然轻视课堂教学,过分强调生产劳动,但提出了所谓的“反对现代修正主义”,全面否定苏联的教学经验,使物理教学受到“左”倾思潮的冲击。但自1958以来,广大物理教育工作者在物理教学的理论和实践方面进行了许多自主探索,对我国物理教学的发展起到了不同程度的作用并产生了影响,逐渐显示和丰富了我国社会主义物理教学的特色。
第一,全面学习苏联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
建国初期,我国物理教学体系的重建和物理教育理论的研究与发展,是在老解放区新教育经验的基础上,借鉴旧教育的一些有益经验,借鉴苏联教育建设的先进经验而进行的。
在物理教学中学习苏联经验是从1948年夏天旅顺中学学习苏联五级评分法开始的。1949年8月,东北人民政府教育部在沈阳二中试行苏联课堂教学法和五级评分法。解放后,1950年东北教育翻译出版了凯洛夫的《教育学》,1951年3月文教通讯翻译出版了《苏联教学规律》,从而使苏联教学经验的学习从方法上的模仿发展到理论学习。之后,国内教育界掀起了学习苏联教学经验的热潮,翻译了大量苏联教育书籍和教学经验的文章。其中,《凯洛夫教育学》的新旧版本数量达到50万册左右,以至于被视为苏联教育思想的代表。此外,就我国物理教育领域而言,兹纳明斯基的《中学物理教学法》和加兰宁、尤斯科维奇的《中学物理教学法的改进》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长期以来,我国的物理教育理论和方法基本上沿袭了凯洛夫教育学的体系,以兹纳明斯基的中学物理教学法为范本。如这一时期国内编纂的一些中学物理教学法专著,如《物理教学法概论》(方思1954)、《中学物理教学法》(蔡斌谋1957)、《中学物理教学法》(段天宇1958),都是以教育理论中的苏联物理教育理论为基础的。
1.教育理论
这一时期的物理教育理论的研究和发展虽然提出了结合中国实际学习苏联的先进经验和教育理论,但实际上基本上继承了凯洛夫的教育理论。旧的教学体系和教育理论的改造和发展主要是借鉴苏联的经验,突出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加强物理过程中的实验和理论,使学生牢固掌握物理的基本科学知识。认为物理知识教学的三个立足点是观察和实验;物理概念和定律;归纳、演绎和数学计算。
(2)提出物理教学中的技术和教育因素。指出了在物理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指出物理教学必须与生产实践相联系,使学生掌握先进的生产原理知识。
(3)物理学作为一门教学学科的教育及教育意义。在物理教学中,强调为学生奠定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础,进行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
物理教学的这三个方面既突出了科学知识的系统传授,又加强了政治思想教育,贯彻了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无疑对学生掌握系统、巩固的物理基础知识,奠定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础,培养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能力,树立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在实施后期,由于过分强调政治因素和生产技术教育,削弱了物理知识的系统性教学,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物理教学过程的论述中,强调思想与知识的统一,理论与实践的统一,知识与能力的统一。我们重视物理教学中系统的知识教学、实验教学、生产技术教育和技能训练,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强调物理教学的规范性和同步性。说明一切都是统一的,统一的课程、大纲、教材、教法、统一的考试、统一的评分原则等等。这对普及教育有好处,但也产生了一些负面因素。例如,由于过分强调教与学的统一,强调了教师的主导作用,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过分强调知识和能力的统一,重视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智力的发展。教学过程的讨论强调教育理论的指导,反对心理学理论的基础,认为心理学是唯心主义的东西。
物理教学原则的阐述也是基于凯洛夫的教育原则,围绕课堂、教师、教材“三个中心”展开的。以下是我国教学论和物理教材研究中提出的一些教学原则:
(1)科学系统的讲解;
(2)教材及其说明的可接受性;
(3)教学的直观性;
(4)学生掌握教材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5)教学的培养;
(6)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7)知识的巩固。
这一时期,我国物理教育的理论和思想基本稳定、清晰。许多课堂教学理论仍然符合教育规律,对这一时期中学物理教学质量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在学习苏联的物理教育理论时,我也犯过一些教条主义的错误。一是脱离中国实际,机械照搬苏联的一些教育理论。二是也采纳和运用了一些不恰当的思想和做法,比如只讲苏联物理学家的贡献,把心理学当伪科学,排斥资本主义国家的一切教育理论。
2.教学方法
在物理教学中,按照苏联的课堂教学结构,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要求,课型有:讲课(新教材)课、实验课、习题课、复习课、综合课和参观等。教学方法有讲解、演讲、谈话、引导实验、解决问题、复习测成绩等。教学方法的选择是基于教学内容、教学目的和班级类型。考虑教学方法的中心问题是教什么。怎么教?很少研究学生如何学习。能学到什么?各门课的教学过程,尤其是讲课和实验,不仅按照凯洛夫的“五个环节”——组织教学、审题(导入新课)、进行新课、巩固知识、布置作业来进行,而且规定了每个环节所需的时间。1953苏联教育专家普希金在北京师范大学观察一节中国班学生后的评论发表在《人民教育》7月刊和6月刊上,苏联教学法全面展开。首先,所有科目都上了中文课。所以当时很多老师的教案几乎每节课都是这样写的,课堂教学机械地遵循“五个环节”,形成了固定的模式。当时很流行,按照“五通”编写的教案见附录9。
学生物理成绩的考试主要是作为衡量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法来研究和确定的。考试的内容主要是对知识的掌握,对概念和规律的描述、解释、解题和一些简单的应用。考试方法一般包括以下五种形式:
(1)作业时观察学生;
(2)各种形式的口头提问;
(3)笔试和考试;
(4)实验作业;
(5)复习学生的作业本。
考试的评分,借鉴苏联的五级评分制而不是百分制。但这种评分方式不符合我国教师的条件和传统习惯。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常采用百分制或先转换成五级制。
二,物理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在学习苏联的教学经验中,注重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指导思想一开始就很明确。比如在1950年6月的第一次全国高等教育会议上,就明确指出“学习苏联必须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否则就可能成为教条。”“硬搬是绝对不行的。”但为了将苏联的教学经验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更多的人停留在口号和演讲上。实际情况是机械复制还是发生的太快了,甚至谁复制的多谁就会被表扬。反之,谁提出问题,谁就被视为落后。因此,在1956中国生产资料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苏联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的固有缺陷,特别是忽视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忽视培养独立思考和创造能力的问题越来越暴露出来。因此,在中央号召反对教条主义之后,在1958的《教育*》中,物理教育界也开始探索适合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物理教学理论和方法。特别是毛泽东在《实践论》、《矛盾论》中发展起来的哲学思想,老区的教育传统,中国古代优秀的教育理论遗产,广大物理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创造和积累的经验,如教书育人、取长补短、“双基”教学、启发教学、循序渐进、突出重点、学以致用、因材施教、强化实践等。
1.教育理论
65438年至0958年大跃进时期,所谓“教育*”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被批评为“封闭教育”的大杂烩,把心理学变成了伪科学。提出“实践出真知”,从教学实践中总结教学经验,探索教学规律,形成自己的教育理论;通过教育*,“教育学和心理学的新理论形成。”
物理教育理论的改革主要是针对当时提出的物理教学“三脱离”问题,即脱离政治、生产和中国实际。要求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跟上大跃进的步伐。在物理教学过程和原则的讨论中,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倡导学生走出课堂,进行现场教学,将物理教学课堂放在工农业生产的第一线,做到知识与实践技能相衔接。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对克服照搬苏联物理教学理论所带来的一些消极因素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当时在“左”倾思潮的影响下,对中学物理教学的实际情况缺乏科学论证,对教学规律认识模糊,在教学思想上以政治代替一切。夸张和轻率曾经影响过物理教学。认为中学物理教学不仅陈旧、重复,而且滞后于生产和学生智力的发展。它要求在物理教学中实施“高、精、尖”的教学方法,片面强调生产技术教学和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严重弱化了物理基础知识的教学。物理教学偏离了正常轨道,教学质量明显下降。
1961年,党中央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这种错误倾向逐渐得到纠正。教育部1963颁布《全日制中学物理教学大纲(草案)》后,全面总结了物理教学改革的经验教训,在探索物理教学规律的基础上,提出了较为全面的物理教学理论。
(1)强调加强系统知识的教学,物理教学的重点是“两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教学应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适当地使学生通过实验、实习、生产劳动、参观等活动获得一些直接的知识,但反对勉强联系实际;
(3)坚决贯彻少而精的原则;
(4)提倡启发式教学方法,贯彻学以致用的原则。正确地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动性结合起来。
光明日报围绕这些话题组织了一次全国性的讨论。在物理教学改革中,我们开始全面研究国外的物理教学,比较除苏联以外的美、英、日、德等国的物理教学,获得更多的借鉴。应该说,在这一时期,我国对中学物理教学理论的探索开始步入正轨。
2.教学方法改革
20世纪60年代初,毛泽东指出,教学应该给学生提供阅读和学习的材料,教师应该少说空话。“自学,靠自己。”在这种思想的启发下,要求教师在教学、演示、与学生交谈、组织学生练习、实验中引导学生自觉学习,把一直以来由教师系统讲解的课本或教材改为由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只提问题、组织讨论、回答疑难问题、做总结。1960年4月,鲁副总理在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作了“教学必须改革”的讲话后,全国各省市都进行了教学方法改革的实验,积累了许多宝贵的教学实践经验。比如北京景山学校、上海育才中学的教法改革,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全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上海市育才中学在总结当初提出的“精讲多练”的基础上,开始在1964的各学科教学中实施“读、议、练、说”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法的重点是学习,教学的作用是引导学生阅读,帮助学生解惑,帮助学生总结规律。在物理教学中是:“加强实验教学,把复杂问题简单化,把抽象问题具体化。”这种教学方式,从纵向来看,可以让学生把所学知识联系起来;从横向方面来说,也可以结合各科知识,对学生智力的发展和潜能的挖掘有非常好的作用。从65438到0964,这一改革经验在全国推广后,对提高中学物理教学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总结(物理教育的特点)
新中国成立至1976期间,在改革旧的物理教育,建立符合中国实际的新的物理教育的过程中,虽然有过各种波折,被“文化*”所破坏,但取得了非常可喜的成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为以后的物理教育教学改革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其主要特点是:
1.在中学物理教育中,制定并实施了统一系统的物理教学大纲和一套统一的物理教材,有统一的教学目标和要求。不足之处是缺乏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之间的合理差异。
2.中学物理的课程结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都是以升学为主要目标设计的,忽视了学生毕业后走向社会的需要。
3.物理教材体系完整、严谨、内容丰富,是从初中到高中的螺旋式教材体系。但系统的内容脱离了青少年的生活环境和认知规律,缺乏启发性和趣味性。
4.在教育思想上,要重视系统科学知识的传授和基本技能的训练,重视课堂教学和教师的主导作用。然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智力的发展,忽视了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5.课堂教学的基本过程是按照凯洛夫教学理论中的“五个环节”进行的,要求严格规范,重视系统理论知识的传授。但却忽略了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和个性的发展。
6.在物理教学中,我们开始探索结合中国实际的教学理论,改革了注入式教学方法,也研究和应用了启发式教学。
7.在教学中注重辩证唯物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
8.物理教学中采用了幻灯机、投影仪、教学电影机等视听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