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选读》知识点
子贡问:“老师和商人哪个好?”子曰:“师已过,商不如。”说:“但是然后老师就恢复了?”子曰:“过犹不及。”
子曰:“不入中行,则狂矣!狂者进取,骄者无为。”
孔子如何评价老师和商人?你同意孔子的评价吗?为什么?(4分)
如何理解“如果不能跟中行走,你就疯了!”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太多为时已晚。我赞同孔子的评价,因为人的气质、风格、德性都不偏向任何一个方面,对立的两面应该是相互牵制、相辅相成的。做人要有贱念。不同意孔子的评价,只要是合理的。
点评“疯狂”和“固执”是两种截然相反的品质。一是莽撞,进取,好斗;一种是退缩,不敢行动。孔子认为,中行既不偏不狂,也不偏。人的气质、风格、德行都不偏向任何一个方面,对立的两面要互相包容,互相补充,这样才符合中庸的思想。
从这句话可以知道,孔子是看清楚了中庸之道的。他虽然提倡中庸之道,但也知道真正能做到中庸之道的人不多,所以也能看到“疯子”和“固执者”的可取之处。换句话说,“中庸之道”在人生的任何时候都不是最佳选择,有时候需要“疯狂”,有时候需要“固执”。
《论语》中讲到启发式教育,有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不三转,不在。”(《诲人不倦》)
(孔子主张在实践“仁”的时候,不妨从小处着手,用自己的类比去类比别人,所以孔子说:)仁者,,。可以说,人各有志。(《仁者爱人》)
子曰:“勿怒,勿怒。,那就不再。”(《诲人不倦》)
练习:
1.如果老公这样,他也不会远远的接受。当你来了,(“以德治国”)
2.克己复礼是仁。自我否定的一天。,而被人?(“自我否定”)
3.冯!冯!何德志的没落!, 。已经!已经!如今的政客们危在旦夕!(“知道自己不能做什么”)
4.子曰:“老人安。”(《仁者爱人》)
5.子曰:“你是秀才,我无能为力。仁者不忧。”(绅士风)
6.子曰:“得者三友,失者三友。,,,利益。友必断,友必软,友必毁,友必损。”(《周布比》)
7.《论语》中有一句话,颜元直接赞美孔子的高深莫测之论,即“阳之高,道之高也。”。
,怎么突然在后面了。大师循善诱,给我写文章,要我彬彬有礼,欲罢不能。”(《山倒了》)
8.“村民都是邪恶的,那又怎么样?”子曰:“无计可施。更好,”(中庸)
三、《论语》探究实例分析与实践
1.很多隐士对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的信仰持否定态度,甚至他的弟子也颇有微词。当他和他的门徒被困在蔡晨之间,没有食物可吃时,他曾在街上询问三个门徒的意见和看法。鲁兹持怀疑态度,认为孔子可能没有达到仁和智慧。子贡肯定孔子有大道,但因为世人不能容忍,希望孔子修改。孔子为什么坚持自己的信仰?如何看待孔子的这种行为?请简单描述一下。(不超过100字)(6分)(《知道自己不能做什么》)省考试院第一张试卷
1.孔子之所以知道自己做不到,是因为他坚信自己的事业符合仁义,即使前任实现不了,也要为后人树立榜样。“不能”不是孔子的错,而是世人不能容忍。只是证明了这个世界是有知识的,却显示了孔子仁者君子的高尚品格。
2.读《论语》中的话,然后回答这个问题。
(4分)(“知道自己不能做什么”)
2009年省考试院二级试卷及考试说明。
(杰溺)说:“一个能说会道的人,遍天下,谁能改变?”更何况,与其做一个创立世界的人,不如做一个创立世界的人?"
……
大师突然说:“鸟兽不能同群。如果我不是斯里兰卡的弟子,谁能和我在一起?”世上有路,山岗不易。"
(1)你觉得褚匡于婕会同意谁?颜回会认同谁?
(2)你同意谁的观点?为什么?
2.(1)褚匡解郁会认同解郁的观点,颜回会认同孔子的观点。(2)赞同孔子。孔子的言论反映了儒家改造社会的良好愿望和积极入世的思想。儒家不提倡被动的与世隔绝。正是因为社会动荡,天下无道,才需要有志之士努力改革社会现状。这是一种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和紧迫感。(2)如果在乱世,大家都明哲保身,那么混乱是无法压制的,它的混乱就更厉害了。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其实体现了一种责任、奉献、牺牲的精神。生活中总会出现各种看似不可能的问题。如果都是以退为进的态度来对待,问题就一直存在,就有了“做”的希望。
赞同固执己见的观点。乱世,我们无法凭一己之力改变社会。这是我们必须正视的现实,我们不能自欺欺人。(2)洁身自好,修身养性,为治理天下积蓄力量,是乱世以退为进的方法。3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虽然精神可嘉,但其实是毫无意义的浪费时间和精力。
练习:
1.在人际交往问题上,原始儒家追求的是友好交往、坦诚交往的目标,但孔子也是以“仁”为标准,不赞成与任何人交往。他反对把交流减少到政党活动中。孔子除了提倡“中庸之道”,还说:“君子不可比,小人不体贴。”(《为政》)“君子傲而不争,群不归党。”(《卫灵公》)“每个人的错误都在于他的政党。”(立人)。可见,在交往问题上,孔子认为我们不能放弃自己的意志而站着依附他人,甚至不能把交往变成一种为了个人利益而组党的活动。你怎么看待孔子的交往观?请结合实际分析。(不超过100字)(《周》)
1.当今社会需要和谐。为了使人们处于和谐完美的状态,我们必须追求友好交往和诚实交往的目标。但在传播中,还是要保持传播主体的独立性,不能把传播活动变成一种建党活动,要选择传播对象,适度传播。
2.孔子主张以德治国:“以德治国,如北辰,群星居之地。”他坚持拯救道德人心是解决社会问题的根本,但他的思想在当时被人们视为迂腐。如何理解孔子的这种坚持?请简单描述一下。(不超过100字)(以德治国)
2.在历史进步与道德堕落的二律背反中,孔子毅然选择了道德作为评价社会的价值标准。从现象上看,孔子是一个文化保守主义者,但他的真正目的是追求建立一个道德至上的理想社会。孔子学说的保守现象背后,是对人类永恒精神的追求。
3.孔子认为政治中最重要的是养生、死亡和祭祀。统治者应该“节衣缩食,兼爱他人,让人民与时俱进。”他反对苛捐杂税,认为“苛政猛于虎”。他建议鲁哀公减少人民的税收,让财富归人民所有:“人民够了,孰优孰劣?人民不足,你就够了?”这是否说明孔子主张君民平等,不分贫富?请简单描述一下。(不超过100字)(以德治国)
3.不是,孔子主张贫富不应该是平等的,而是上下各得其分。对于统治者来说,是“不患贫而患不均”;要教育人民:“既然有钱,何苦呢?”?说:教它。“教什么?以礼、信、孝教之。
6.孔子说:“仁者爱人”;孔子也说:“只有仁者,才能善恶。”请联系实际,从交友的角度谈谈自己的理解。(《周布比》)
6.现实中确实有一些人不值得我们“爱”,那些死不悔改,危害极大的人更应该深恶痛绝。真正的仁者是“爱恨分明”,爱别人才能让人敬佩你,臣服于你;讨厌的人会让小人害怕你,远离你。孔子的“爱人”不是无原则的爱。
7.读《论语》中的话,然后回答这个问题。
(《诲人不倦》)
鲁兹问,“司文呢?”子曰:“有父兄在旁,我如何闻而行之?”
尤然问,“司文呢?”子曰:“司文必行。”
宫熙华道:“你又问‘司文祝星’,子曰‘有父有兄;又问‘司文祝星’,孔子说‘司文性治’。红也是糊涂,敢问。"子曰:"谋而退,所以进;因为也是人,所以退休了。"
面对鲁兹和尤然的同一个问题,孔子给出了完全不同的答案,这让站在一旁的龚西华感到困惑。孔子的解释体现了怎样的教育思想?如果子贡问同样的问题,孔子会怎么回答?为什么?你怎么看待孔子的教育思想?
7.因材施教。司文行知因为孔子认为子贡是一个通情达理的人,所以他能够把握做事的度。孔子之所以能因材施教,是因为他经常分析每个学生的特点,知道每个学生的天赋和性格特点。比如“你也是有收获的”、“付出也是伟大的”、“寻求也是艺术的”、“付出是无情的”、“参与鲁”、“师从老师”。
8.读《论语》中的话,然后回答这个问题。
(《诲人不倦》)
夏紫问,“我很聪明,面带微笑,我期待我美丽的眼睛。我一直觉得它很华丽。”什么也是?子曰:“画马后炮。”说:“仪式结束后?”岳:“施者,亦商人也!我只能说《诗》。”
(1)仲夏面对难题,孔子是如何开导教育他的?
(2)最初是孔子启发了夏紫,但为什么孔子说“给予的人也是商人”?
8.(1)孔子说,再好的画,也要画在白底上,并告诫说,再好的文学,也要以德为本,不可舍本逐末。
(2)孔子在这里教育学生要朴素,内在要以德行事,少一些虚伪和华而不实。他一受启发,夏天就明白了,接受老师的教导,举一反三启发老师,老师也一定会虚心接受他的理解。这是一种令人羡慕的和谐的师生关系。
9.读《论语》中的话,然后回答这个问题。
子贡问朋友。子曰:“出主意,善于出主意。如果停不下来,就不要自取其辱。”
曾子说:“君子以言交友,以仁助人。”
孔子和曾子表达了他们的交友之道。
(1)孔子和曾子在交友方面有什么不同?
(2)你如何评价他们的交友方式?
9.(1)孔子的交友之道包括三个方面:忠告、善导、不阻止,强调独立、平等、真诚的独立人格;曾子从交友的意义出发,强调文章学问在交友中的作用,而交友的目的是为了修仁。
(2)两人从不同角度提出了自己的交友态度和方法。孔子从仁的角度强调交友要平等真诚。曾子关注的是交朋友的方法。他们追求的本质是一样的。
10.读《论语》中的话,然后回答这个问题。
“点!你呢?”
击鼓,击鼓,击鼓,击鼓,击鼓,击鼓,击鼓,击鼓,击鼓,击鼓,击鼓,击鼓,击鼓,击鼓,击鼓,击鼓,击鼓,击鼓,击鼓,击鼓,击鼓,击鼓,击鼓,击鼓,击鼓,击鼓,击鼓,击鼓,击鼓
子曰:“何妨?他们也说出自己的想法。”
他说:“已经取了春装的莫春,有五六个状元,六七个童子,沐浴着演绎,在风中起舞,歌唱着归来。”
(1)曾点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理想生活图景?
(2)你同意曾点的理想吗?
10.(1)描绘了一派春末师生踏青的祥和繁华景象。
(2)赞同:因为曾点勾画了一幅和平、富强、幸福的画卷,他的理想反映了儒家所向往的“礼治”的社会境界,表现了曾点平和自得的人生态度。不同意:曾点没有济世之志,反映了他避世的消极思想,而儒家讲究入世,积极主动。
浙江省六校联考语文试卷
阅读《论语》中的一段话,回答下列问题。(4分)
鲁兹来了之后,他见到了他的岳父。鲁兹问:“你看到主人了吗?”公公道:“你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谁是主?”种植它的员工没有成功。
支路拱门和看台。
别睡了,杀鸡给小米吃。看到他的二儿子。
明天,鲁兹会去告诉你。子曰:“隐士也。”让鲁兹反对它。来,就可以了。鲁兹说:“当官是没有意义的。年轻人和老年人的节日不能废除;君臣之义如何废除?想清理他的身体,又混乱了。君子的官位也贯彻了他的义。道不善,则知之。”
24.文章中的“老少皆宜的节日”是什么意思?「君臣之义」是什么意思?(2分)
25.鲁兹所说的“道”是什么意思?鲁兹认为陶不能工作的原因是什么?(2分)参考答案:24。“老人节”就是老人让两个儿子出来逛鲁兹;“君臣之意”是指有才能的人要做官辅佐国王。
25.“道”是指儒家推行仁义、恢复礼制等政治理念。之所以说“道不行”,是因为有才之人要做官来提升自己的道德。现在有才能的人只是想保持自己的高风亮节,不想做官协助国王弘扬道德。
宁波市2008学年第一学期高三语文期末统一试卷。
读一段论语,然后回答这个问题。(4分)
鲁兹来了之后,他见到了他的岳父。鲁兹问:“你看到主人了吗?”公公道:“你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谁是主?”种植它的员工没有成功。(18、7)……
子攻魏,有人过孔府门曰:“好一个心!”然后他说:“真可惜!你不了解自己,你只是了解自己。深则锐,浅则露。”子曰:“果甚!最后很难。”(14、39)
24.张和何的言论表达了他们对孔子的看法。
(1)岳父和硕士不同意孔子的哪种生活态度?(1)
(2)在批判孔子时,他们的态度和角度有什么不同?(3分)
参考答案:24。(1)知道做不到。(1) (2)婆媳鄙夷地批评孔子不务实,荷兰人劝孔子要学会变通。(3分)
金华十中2008-2009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读一段论语,然后回答这个问题。(5分)
问俞伯渝:“子有不同意见吗?”
是:“还没有。当你品尝独立,鲤鱼往往超越法院。说‘学诗怎么样?’是:‘还没有。’如果你不学这首诗,那就没什么好说的了!鲤鱼退休去学诗了。有一天,当它独立的时候,鲤鱼会冲过法庭。说,‘学礼仪怎么样?’是:‘还没有。“不学礼仪,就受不了!”鲤鱼退了学礼仪。文斯,都是。"
陈康退了,欢喜道:“问一得三:闻诗,闻礼,闻君子。”
23.这段话形象地反映了孔子为人师表、为人父的教育特点。
(1)从这份材料来看,孔子作为老师有什么样的教育教学思想?请简单回答一下。(2分)
(2)作为父亲,孔子这样教育儿子,是不是失去了一份温暖?请大家说说。(3分)
参考答案:23。(1)在方法论上,孔子重视启发和引导的教学思想,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在内容上注重诗歌教学和伦理道德。(2)例一:我不认为孔子对儿子缺乏温情。孔子的“远子”不偏心儿子,说明孔子在教学上不偏心,有教无类,对学生一视同仁。“远子”其实是对孩子的严格要求,是君子爱子的表现。
例2:我觉得孔子和他的儿子真的很疏远。无私,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无情。对儿子惜字如金,大概是缺乏耐心吧。一方面,我可能工作真的很忙,照顾不了儿子的学习;另一方面,孔鲤的学习能力和水平可能有限,对他的期望不高,甚至可能望而却步。从最后的结果来看,孔鲤学习的失败也可以证明孔子教育儿子的失败。(如果你有明确的观点,就能说得通。)
温州中学2008学年第一学期高三语文期末试卷。
阅读《论语》中的一段话,然后根据提示在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内容(4分)。
子贡曰:“管仲非仁者。桓公杀了宫子久,却不能死,且相。”子曰:“管仲为公,为霸,为天下之征服者,百姓至今蒙其福。魏冠中,我被留下了。一男一女原谅他,就过沟不自知!”
21.孔子一方面否定管仲的“知礼”,另一方面又肯定他是“仁者”。由此可见,孔子仁学的标准是,而不是。
参考答案:维护王权(对国家和社会的贡献),爱民/信任(原谅)。(4分)
诸暨市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三语文试题。
读《论语》中的一些段落,然后回答这个问题。(4分)
子曰:“言而无行,忠而古,胜我老彭。”(7.1)
子曰:“非生而知孝,故古而欲求之。”(7.20)
子曰:“吾欲无言。”子贡曰:“不言则已,言能言乎?”子曰:“天说甚么?当你在四点的时候,一切都诞生了。天空是什么?”(17.19)
24.孔子的学术态度和教学思想明显受到他的政治倾向的影响。
(1)以上文字中哪一句话最能体现孔子的学习态度?(1)
(2)基于以上对话,你认为孔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治学态度和教学思想?(3分)
参考答案:24。(1)言而无行(信古)(2)由于孔子的政治倾向保守,主张复古,崇周之礼,其“言而无行,信古”、“无为而治”、顺乎自然之理、曲唱乐等教学思想符合其基本的政治倾向。(第24题4分,第一分1分,回答“说而不做”即可。第二分3分,只要能分析指出“孔子的学术态度、教学思想及其政治倾向是一致的”,语言组织不必太死板)
2009年杭州高级中学第六次月考语文试题。
读《论语》中的一些段落,然后回答这个问题。(4分)
儿子对颜渊说:“用则行,弃则藏。只有你和我是丈夫!”
鲁兹说:“如果你加入三军,谁会加入你?”子曰:“死而无憾者,我不以为然。”我也会怕东西,擅长的人也会成功。" (7?11)
伯牛生病的时候,儿子问他,拉着他的手说:“死了就死了!”人也有自己的病!斯里兰卡的人也有疾病!" (6?10)
颜渊叹了一口气:“爬得越高,钻得越猛。往前看,突然怎么回来了。大师循善诱,给我写文章,要我彬彬有礼,欲罢不能。既然我已经用尽了我的才能,如果我有什么东西要坚持,卓尔,虽然我想遵循它,但我已经做到了。”(9?11)
24.(1)孔子去看望生病的伯牛时,言语中充满了痛苦和无奈。请问,能充分表达这种情感的修辞手法是什么?(1)
(2)孔子通过平时的言行赢得了学生的爱戴和崇敬。请结合以上三段谈谈原因,并做简要分析。(3分)
参考答案:24。(1)反复(2)第一,孔子关心学生的生活,理解和引导学生的人格。第二,孔子不仅希望自己的学生“博学多闻”,而且希望学生“以礼相约”。更难得的是,他对学生采取了“循循善诱”的教育方式。(1.1分,简要分析一分。)
薛军中学2008年高三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
读《论语》中的一些段落,然后回答这个问题。
(1)孔子说:仁远吗?我想善良,我就是这么善良。(《论语》)
(2)孔子说:君子义,小人利。(《论语·立人》)
(3)孔子说:有志之士为仁者,无存害仁,而得自杀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4)子曰:少食多饮,屈臂枕之,乐之。不义富贵对我来说就像浮云。(《论语》)
10.孔子说他“乐在其中”。在这里谈谈你对孔子所说的“幸福”含义的理解。(2分)
11.后世儒家沿袭孔子的信仰,如孟子提出的“舍生取义”,董仲舒提出的“不求利而求义”,都是为了提高道德精神。从以上几章来看,儒家价值观的核心是什么?谈谈这些观点对你现实生活的启示。(不超过50字)(4分)
参考答案:10。(2分)音乐:我为自己坚定的信仰(道德修养和对仁的追求)而高兴,为自己能坚持“音乐”而高兴。11.儒家的核心价值观——重义尊德。(2分)悟道:能在艰难困苦中感受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坚定人生信念,在艰难困苦中维护人格尊严,牢记人生使命。(只要回答一个方面就2分,有道理。)
2009年浙南三中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读一段论语,然后回答这个问题。(5分)
子曰:“求!无辜是不是太过分了?我的丈夫,前国王,认为他是在东方的主,在国家的领域。他也是这个国家的部长。他为什么要剪?”……
姬家富于周公,他也谋求积累并从中获益。子曰:“若不是我弟子,童子击鼓也无妨!”……
孔子对他说:“当官的为什么要杀儿子?孩子要好,人民要好。君子德风,小人德草。草地上的风必须被抑制。”……
24.(1)来自“为什么要剪?”以及“怎么杀?”我们可以看到孔子的政治观点,那么孔子主张什么呢?(1)
(2)孔子强调“君子之德,小人之德”的作用,但他也告诉自己的学生“击鼓而攻!”这样做不矛盾吗?对此你怎么看?(4分)
参考答案:24。(1)以德治国(1) (2)孔子行政的根本思想应该是以德治国,这些思想有很多是值得肯定的,比如教育和熏陶(1);但是道德的作用并不是至高无上的,有时候特殊环境下的人对待道德的方式也不一样。(1);尤然的这些话让孔子觉得自己是那种屡教不改的人,所以孔子认为尤然不应该再用那种道德的方法来影响他,而应该谴责他。(1)流畅完整的表达(1) (***4)
浙江桐庐中学2009年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读一段论语,然后回答这个问题。(4分)
23.曾子说:“士要自强不息,任重道远。认为仁是自己的责任难道不重要吗?死后不是很远吗?”
能不能请你谈谈“仁是你的责任?”死后不是很远吗?“理解。
参考答案:以实行仁政为己任,确实是一种很大的责任;这是一个漫长的一生去争取的过程。这是一条漫长的道路。这样积极的人生态度,这样以天下为己任的伟大人生,值得我们一生学习和追求。
2008学年,浙江丽水中学高三第三个月语文试卷。
20.请结合现实生活或自己的实际谈谈你对《论语》中这句名言的理解和感受。(5分,60字左右)
不义富贵对我来说就像浮云。——《论语》?说罢,又”
参考答案:20。(评分:一要有自己的理解和感悟,二要结合现实生活或自己的实际,各2分)
参考:(1)因为现实中大多数人为了发财会不择手段,所以我们赞同孔子说的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用不诚实的手段获取财富是不道德的,就像过眼云烟一样不值钱。
(2)我们长期以来对孔子“不义之财,贵如浮云于我”这句话的理解可能是不准确的,至少是不到位的。其实,孔子的这种思想是为了给那些没有权力和影响力的“穷人”们“正名”,也就是赋予道德合法性,这与《论语》中的另一句话不同——“国家有良道,穷则卑鄙,可耻;邦无道,富贵,耻同。总之,孔子是在告诉我们,在一个无道不义的社会,做一个无权无势的穷人并不可耻。
24.浙江杭州薛军中学2009年高三语文第七次月考。
读《论语》中的话,然后回答这个问题。(4分)
子曰:“以道为旨,以德为靠,以仁为靠,以艺为游。”
子曰:“君子之义为质,礼为行,孙为表,信为成。君子!”
子曰:“仁者仁者,不为生,而为死。”
子曰:“一个读书人,如果对道感兴趣,对那些吃不消的人感到羞耻,光是说说是不够的。”
曾子曰:“士要广其智,任重而道远。如果他们尽了责任,为什么不结束?”?死后不是很远吗?"
24.(1)基于以上五段话,在传统儒家的观点下,一个优秀的人应该具备哪些品质?(2分)(2)你认为这些品质中哪一个最重要?为什么?(2分)
参考答案:24。(1)应具备以下品质:坚持正道,心地善良,心胸开阔,意志坚定,学识渊博,(写三个给1,三个以上给2) (2)随便选一个,只要有意义。(2分)
2009年3月浙江省湖州中学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回答这个问题。(4分)
子曰:“若圣而仁者,我焉敢?若不倦抑之,孜孜不倦教人,可说云儿已去。”龚锡华说:“只有徒弟学不到。”(7?34)
子曰:“不怒,不起,不急,不发,给一个角,不取三个角反,则永无复有。”(7?8)
24.详细分析这两章的内容。孔子教育学生的态度有哪些矛盾?如何理解这个矛盾?
参考答案:24。(1)在第一章中,孔子强调他的教育坚持“诲人不倦”的态度;第二章,孔子说:“然后就没有了。”(就是不再教他)。(1)
⑵这两章所反映的孔子的教育态度看似矛盾,其实并不矛盾。从“不怒则威,不怒则发”可以看出孔子非常重视学生自身的学习主动性。他强调,学生首先需要思考并尝试表达自己。只有在学生主动学习的基础上,教师才能启发和诱导学生。只有当一个学生没有一个好的学习态度时,他才能“永远不再学习”。如果一个学生有心学习,他会不知疲倦地教别人。(3分)
浙江东阳中学2009年3月月考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回答这个问题。(4分)
鲁兹来了之后,他见到了他的岳父。鲁兹问:“你看到主人了吗?”公公道:“你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谁是主?”种植它的员工没有成功。
支路拱门和看台。
别在路上睡了,杀鸡给小米吃,看他二儿子。
明天,鲁兹会去告诉你。子曰:“隐士也。”让鲁兹反对它。来,就可以了。
24.为什么“岳父”以前对鲁兹冷嘲热讽,后来又热情相待?请简单分析一下?(4分)
参考答案:24。(1)因为何先生是隐士。在他看来,孔子没有参加劳动,但是
热衷于政治,周游世界,和他不一样,所以语言中含有讥讽,表达不满和讽刺。
⑵看到鲁兹面对他的批评和漠视的恭敬态度,丈夫改变了态度,邀请鲁兹到他家住下,并杀鸡见二儿子。岳父这样做,意在向鲁兹展示隐士宁静的田园生活和家庭团聚的温馨场景,并“言传身教”,希望以自己的外表改变鲁兹周游世界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