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银川:从潮汕走向世界的棋王

许银川有着潮汕人典型的低调和淳朴。他以17的年龄获得全国冠军,此后多次站在职业棋牌比赛的巅峰。

40多岁的许银川承认自己很幸运,人生对他来说足够了。早年,父亲就敏锐地发现了他在棋艺上的潜力,于是尽力为他创造条件,引导他在棋艺上深挖。许银川在自传《银川棋路》中,回忆了小时候在家乡寻找老师学棋的许多细节。他吃住在老师们的家里,老师们毫无保留地向他展示,期待着被自己培养出来的年轻人辞退。潮汕文化和民间智慧给了许银川最大的滋养。

许银川坦言,在比赛中,自己经常遇到瓶颈。突然,他好像不知道怎么赢了,但又不能退缩,不敢放弃。世事如新棋,每个冠军都需要从零开始。

带头

许银川的故事不能只靠他一个人讲。他从小生活的潮汕土壤里有着丰富的文化养分。

熟悉象棋的人都知道,先下手为强叫“先手”。两军对战时,“先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尤其是在顶尖高手的对决中,往往就是这两只手的区别。对于被誉为“中国象棋第一人”的许银川来说,他辉煌的棋路还有一个著名的“先行者”,那就是他的父亲侯旭先生。

老徐先生是一名中学语文教师,几十年的教育生涯使他成为红遍天下的桃李。虽然没有他儿子那么“成功”,但在惠来惠龙的学生中也是小有名气的。有同学曾撰文回忆老徐老师的上课风格,并断言许银川的成功来自这位严师慈父的“汗水和功劳”。虽然有些武断,但尊师之情也溢于言表。可见,老徐先生在育人方面的成就不仅仅体现在他的子女身上。

中国孩子的成功之路往往体现了父母的努力。比如著名钢琴家郎朗,他父亲多年的努力和良好的用心被很多中国人津津乐道。在许银川成为象棋特级大师的道路上,自然可以想象父亲作为县象棋冠军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事实上,在对许银川的成功经验可谓汗牛充栋的回顾、分析乃至总结的各类文本中,对老徐先生的各种描述和褒奖占了相当大的比重。不过,有点让人意外的是,在许银川自己的回忆中,他用了一种截然不同的着墨方式,用一种高瞻远瞩的“布局”勾勒出了父亲是如何指引自己走上这条辉煌的棋路的。

布局

如今的许银川,早已不是当年一鸣惊人的《少年姜太公》。虽然仍在棋坛占据重要地位,但他无意争夺“常胜将军”的宝座。打开许银川的微博,可以看到他调侃自己“只有输了棋才会发微博”。他虽然说了“一个败仗”,但并没有放下。短短140字,总有挥之不去的阴云。

1975出生的许银川,正处于不惑之年。对于他现在的心态和对象棋的理解,他的绝招就是两个字——“位置”。许银川坦言,作为一名棋手,棋子应该放在什么位置,对象棋的发展至关重要。“有时候一个看似作用不大的棋子,放在很重要的位置,会引出很重要的作用。相反,有时候车马之类的大枪就是用不上,断了,你再努力也没用,所以我觉得做人最重要的是摆正自己的位置。”

立“位”,要有从容不迫的精神,坚定不移的心。许银川当然有这样的气魄和胸怀,他依然把自己定义为“棋手”。很难想象,这个功成名就,称霸棋坛20多年的年轻人,心里还是那么清楚。难怪很多人说许银川身上有“仙气”。棋局是外人看不到的对抗,但棋手心智和技巧的较量是非常激烈的。球场外,许银川无动于衷,明彻在内。

向上

许银川在惠来县龙江镇长大。在这个以猪蹄和大米闻名的小城,徐家也是小有名气。在象棋盛行的潮汕地区,有一个父亲是县象棋冠军。徐氏兄妹自然习惯了各路棋手的来来往往。

许家兄弟姐妹四人,许银川排行老二。我哥哥比许银川大三岁,他是第一个对象棋产生兴趣的人。自然而然地,他成了小银川的第一任老师。然而兄弟俩下棋的快乐时光并没有持续多久,哥哥的兴趣很快被学业占据。但年轻的许银川对象棋越来越感兴趣,并表现出非凡的理解力。据许银川的亲戚朋友说,4岁的时候,小银川就可以站在棋盘前一两个小时看象棋,不累也不烦。家里同龄或者稍长一点的朋友都不再是他的对手。

许银川的父亲侯旭,棋艺高超,是人民教师,当然也是不折不扣的潮汕人。徐的父亲和很多潮汕男人一样,对儿子说不了几句话,也不会轻易干涉孩子天生的爱好。无论是家里其他孩子短期的下棋尝试,还是许银川从小就表现出来的棋艺天赋,这个父亲都只是看在眼里,念在心里。因为他知道,要想成为一名职业棋手,在象棋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显然需要的不仅仅是兴趣。希望儿子成功是每个父亲的愿望。如果他的儿子能在象棋上走得远,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是否是职业棋手的材料,不仅要看他的天赋和兴趣,更要看他能否经受住枯燥漫长的学习、训练和比赛,在成败与生活中形形色色的人的人性面前不为所动。就像许银川自己常说的,学棋只需要中等的智力,重要的是要有定力。

小时候的许银川兴趣爱好广泛,不仅博览群书,还热衷于书画。“绘本”和古典小说丰富了他的视野,分散了他的精力。然而,家里“老棋手”的父亲并不着急。直到小银川对象棋越来越感兴趣,在同龄人中又无处可寻的对手,他才决定进一步尝试这个黄口小儿的真面目,借机提高自己的棋艺。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潮汕地区,市场上盛行喝茶下棋。对于新手来说,实战是提高棋艺的最佳途径,但在与民间高手的连续对弈中,依然因为挫折而不放弃,这也是看出他们对棋艺真正热爱的好机会。于是,父亲带着小银川去了市场里的小七茶店,让他和来往于市场的江湖高手切磋棋艺。

此时的许银川虽然天赋过人,但毕竟年轻,缺乏系统扎实的棋艺知识。面对成年玩家的攻城略地,他要思考很久才能找到解决的办法。好在父亲在江湖上有名气,大家都看得出许银川是块可以做的料。他常常对自己的长远想法不以为意,并没有改变认真下棋的想法...没多久,龙江的茶铺就不够许银川驰骋了。有了父亲的陪伴,在藏龙卧虎的潮汕大地寻找更强的对手成了他入学前最重要的日常活动。

到了上学的年龄,父亲帮许银川学汉语拼音,让他二年级学习。学校的集体生活自然不同于和大人在大街上下棋的日子。孩子的天性就是要在和同龄人的玩耍中得到启发。此时的许银川是一个优秀的小学生。他不怕考试,热爱运动。唯一不同的是,春节期间他总是“和父亲合影”。

那时候,在龙江镇,每年春节都会安排象棋表演。表演以挑战的形式进行,以父亲为冠军,银川为先锋。总的来说,大部分的进攻者都不是许银川的对手,而这个小伙子坐在擂台上,他心里最怀念的其实是擂台下的龙江猪脚饭和欢快的舞蹈...

没错。

也许留着戒指还不足以打动我父亲。他想为许银川成为职业棋手铺平道路。天赋、兴趣、经验都有,但还有一个重要因素——机遇。当改变命运的时刻到来时,发呆的许银川毫不犹豫地做出了一手漂亮的“赤手”牌(玩游戏时要走位或数数,也表示玩法正确或当官)。

1984年,惠来县举办首届少年象棋比赛,准备选拔苗子参加次年的汕头市运动会。由于许银川学习成绩突出,面对如此好的机会,拥有全县象棋冠军和龙江中学语文老师双重身份的父亲侯旭反而犹豫了——儿子天赋很好,选择了一条更不寻常的成功之路,但没有亲眼所见,他不会取得巨大成功。

入学后,许银川的生活重心早已转移到了课堂上,今天的棋艺能否夺得全县少年组冠军还是个未知数。这时,惠来县体委干部林金龙来到了许家。凭着一口好口才,他终于说服了侯旭,让许银川第一次以专业背景走上了棋坛。

然而,这场战役并不顺利。久经战乱的许银川,在神泉镇与小球员的战斗中失利,已经失去夺冠的希望。最后就是因为神泉镇的球员以春风为荣,输给了别人,才给了许银川一个打冠军的机会。而这步棋失利后的“赤手”重生,让许银川从小就玩得毫无破绽,附加赛两次都把对手砍在马下,最终获得惠来县少年象棋比赛的冠军。

这是许银川象棋路上的第一个冠军,也可以说是最重要的一个。这个小县城少年冠军不仅为他赢得了参加汕头市运动会的机会,也打消了父亲最后的顾虑。从那以后,侯旭在心里悄悄地为儿子打下了一个好的开始。

进入主席团

从此,许银川的棋路铺开,许多棋迷耳熟能详的故事依次上演:10岁,汕头市全运会少年冠军;11岁时获得广东省全运会少年象棋比赛冠军,后加入广东队。13岁获得全国象棋少年冠军;18岁获得全国个人赛冠军,成为中国象棋史上第九个全国冠军;之后,他赢得了五次全国个人冠军和六次全国冠军以及亚洲和世界冠军...

纵观许银川的荣誉史,进入广东队是一个分水岭。在杨官磷、吕钦等良师益友的悉心教导和培养下,许银川很快就去照耀你,在十几年的时间里攀上了“中国第一棋手”的巅峰。但是,在这场“中局”混战开始之前,我们还是要从侯旭为儿子打下的坚实基础说起——

当许银川在汕头市比赛成功后,侯旭做了一个决定:他主动和学校沟通,让许银川上半天文化课,下午回家练象棋。既然要把象棋作为正式职业来追求,就要全力以赴。但即使是县里的成年棋王,在照顾家人谋生的同时,如何引导和帮助儿子打好基础,尽快提高棋艺呢?

侯旭选择了一种快捷但极其无聊的方式——演奏音乐。所谓“奏乐”,就是按照棋谱,在棋盘上一步一步地布局。下棋的时候要逐渐研究前人为什么这样下,以及每一局的变化和得失。玩音乐的好处不言而喻,省去了东奔西跑找合适对手的麻烦和负担。但“缺点”也是不言而喻的,就是极其无聊。此时的许银川才11岁,童趣自然是蒸蒸日上。他时不时会因为出去玩,偷看邻居家的电视而受到父亲的严厉批评。

另外,为了帮助许银川打下更好的基础,父亲还请来一位以残局闻名的饶平象棋大师在家授课。此时的徐家,虽然还在经营油印生意,但在机器印刷的冲击下早已每况愈下,还要负担请老师的重担,经济已经有些捉襟见肘。

潮汕地区自古重视教育,特殊的地理历史环境形成了重商的文化传统。许银川的父母都是老师。虽然他很爱下棋,也小有成就,但他并不把它当作终身事业。即使是对那些更早展现才华的孩子,他也从来没有强迫他们去学棋,去谋生,而是认为这是一种兴趣,一种爱好。侯旭对许银川的职业棋手生涯也有很多疑虑,但经过深思熟虑,他认定许银川可以在棋盘之间做点什么,但他没有犹豫。敢试敢为人先,这些都是潮汕人的特点。

虽然许银川远离家乡,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经历了种种挫折,但父亲依然是他的“主心骨”和“靠山”。据许银川事后回忆,似乎每次做出成绩,都是父亲所期待的。即使在许银川还是菜鸟的时候,他的父亲也从未动摇过他的信念和判断,许银川迟早能成为一名国际象棋特级大师。

中盘

1987年,许银川在12岁之前获得了去省队集训的机会。当时的广东队人才济济,大师杨官磷一马当先,“少帅”吕钦紧随其后,而一人镇守,男女队都是当时全国冠军的不二之选。即使他像许银川一样聪明,也要在这样的团队中面对“生存”压力的考验。

这个不爱说话的潮汕男孩,依然表现出那种决心。

第一次集训结束后,许银川像小鸟一样回到了龙江镇的家中,和父母兄弟姐妹一起度过了一个甜蜜而安稳的春节。然而,春节过后,留在省队的问题摆在了徐家父子面前。正是因为放心不下,也是为了坚定儿子的信心。这一次,徐石夫妇决定一起送儿子去广州,他们也打算住几天。

一个人在象棋队训练的时候,沉默寡言的许银川用的是父亲教的“童子功”——弹琴下棋。他通常比别人来得早,自然也就在训练室度过了无人陪伴的周末。而他的父母这次一起送他去广州,让许银川既感动又有压力。

父母离开时的情景多年来一直萦绕在许银川的脑海里,象棋队的很多老朋友至今记忆犹新。

那年春天,象棋队的训练赛已经开始了。正在棋盘上努力实现留在省队梦想的许银川,用眼角扫了一下父母,临走前又来看了他的比赛。这个时候,没有人能知道年轻棋手的感受,但每个人都能看到他的眼泪。

12岁,对于绝大多数同龄人来说,人生最大的压力可能只来自于考哪所初中。许银川要面对的考验,是争取自己在广东象棋队“象棋梦之队”的位置。侯旭回忆当时的情景时说,“当时他同情地举起了座位,停止了演奏,但所有人都沉默了。这是我第一次看到银川青年流泪,也是最后一次。亲情难免,幼雏也难被爱抚。”

好事多磨。在杨官磷和其他大师的指导和帮助下,早就意识到自己在一个安静的地方努力的许银川逐渐在象棋上有了突破。这年夏天,许银川获得了全国少年组冠军。次年,他在内部选拔赛中成功突围,随广东队夺得全国团体冠军,最终成为广东象棋队的正式队员。

至此,许银川面前的目标越来越清晰。他想赢得全国个人赛,成为中国象棋特级大师!

65438-0990,全国个人赛在杭州举行。经过一年的尝试和摸索,许银川在今年的个人赛中名列第九,成为当时中国最年轻的象棋大师。成功的喜悦带来更大的挑战和责任。当许银川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他的父亲时,他得到了一个认真而合理的答复。用许银川自己的话说,“父亲的信总是很长,善于推理。他没有过多的表扬我的进步,而是鼓励我继续努力,提醒我注意总结。有时候,我觉得我的父亲有点聪明。他总是能更早地预测到我即将取得的成就,他从来不会对我的进步感到惊讶。”

然而,象棋比赛赢起来有多容易?

在获得全国个人赛第三名后,许银川遭遇了一次不大不小的“滑铁卢”。第二年全国个人赛结束,他撞见了“棋圣”“特级大师”胡荣华。

说起胡荣华,最让棋迷津津乐道的是,他在65,438+05岁成为全国冠军后,取得了史无前例的“十连霸”的战绩,凭一己之力奠定了当代中国棋派的基础...而许银川此时遇到的胡荣华,虽然已经告别了“十连霸”的无限风光,却依然是全国个人赛领奖台上的常客。

也许要想成大事,就必须经历这一劫。这一次,许银川的“救命法宝”——沉着,成了他登上棋坛巅峰的绊脚石。面对凶狠的“胡司令”,之前成绩不错的许银川产生了保守的心态,想要稳稳地“卫冕”一个冠军。

这样的结果,自然是可以想象的。

回顾这次失利,许银川感慨良多。他承认这次失败无异于给他一个打击。“就像全速行驶的火车遇到突然的障碍物,突然刹车,火车上的乘客因为惯性太大,被甩到了地下。”

当然,无论那场刻骨铭心的失败有多痛苦,都打不过这个头脑清醒冷静的少年。“稳定”让他失落又重生。收拾心情,找到症结和对策后,许银川再次向峰会发起冲击。

1993在青岛,许银川的第二次夺冠一开始并不顺利。比赛进行到一半时,他被黑龙江特级大师赵国荣击败,前途黯淡。更糟糕的是,下一轮他还要和胡司令再战!

此战之前,未来的棋王只和老棋王胡荣华交手过两次,从未赢过。还包括上次个人赛的“锥心”失利。跌倒的地方爬起来!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但是这一次,许银川做到了。

这场至关重要的战役,可以称得上是许银川人生和棋局的双转折点,但坦白说,胡荣华一战走偏了一步棋,局势陷入被动后,无心恋战。对于一个下了几十年棋,有过无数辉煌的常胜“统帅”来说,即使输了这一局,也不过是他光辉道路上的一次“不经意的绊倒”。但对于一个在困境中等待证明自己的追赶者来说,这场胜利不亚于一剂强心针,让许银川的全国冠军之路豁然开朗。

此战小胜之后,许银川拼尽全力拿到了全国个人赛冠军。此时的许银川,刚刚18岁,成为继胡荣华之后最年轻的中国象棋特级大师!

随之而来的,自然是鲜花和衣服的回归。名扬天下的许银川乘势而上,取得了一系列的胜利:四战八胜夺得“维基国王杯”冠军,以不败战绩夺得被誉为“王中王”之战的第十四届“羊城杯”全国锦标赛邀请赛冠军...当然,这条荣誉之路并不总是一帆风顺。许银川在郴州全国个人赛65438到0994遭遇“滑铁卢”。

平心而论,在郴州一战中,许银川获得了全国个人赛第四名,这个成绩还是相当不错的。但此时眼里只有冠军的许银川,很难接受这样的结果。“不拿冠军,就意味着失败”。在这个怪圈里毁了多少冠军!好在这个时候,许银川已经更加懂得了输赢的区别。一旦他调整了竞技心态,普通比赛的冠军还是不在话下。

真正让他暂时挂上“免战牌”的,其实是棋坛之外的一个“对手”。

1995期间,许银川忙着下棋,还报读了中山大学中文系。繁忙的学业,相对薄弱的基础,对自己身体状况的不了解,终于给了病毒可乘之机。盛年的国家特级大师居然到了痰中带血的地步才认真去看医生!

也许只有在生病期间,全能棋手姜太公才最终意识到自己还是个“少年”。虽然处于上升期的许银川在患病期间错过了很多大事,但他与母亲共度的难得时光,以及在患病期间领悟到的棋艺和人情,对他以后的棋路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正如他在病愈后再次获得全国个人赛冠军时回忆的那样:“也许,全力以赴之后,你还是要承受失败的痛苦,但如果你不坚持,你只会失败...只要相信自己走的方向是对的,就要坚强的走下去。

剩余情况

许银川说,象棋中的棋子其实更像是一门艺术,随着直接战斗接触的减少,子兵力的调度变得更加关键。

从1990年代到现在,中国很少有人能和许银川相比。虽然偶尔落败,平局不断增多,受到江川等后起之秀的挑战,但长期关注中国象棋的人,依然把许银川视为中国象棋“第一人”。很难说许银川失去了对冠军的渴望,但是很多人都说他的求胜欲望降低了。当然,也有一种流行的说法是他在“享受棋艺”。

2065438+2005年8月3日上午,我们终于在位于广州市体育东路南楼的广东任潮海外联谊会见到了许银川。在这次会上,我们聊了很多,也让我们对这位擅长写字画画的象棋特级大师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但是在我们要离开的时候,许银川告诉我们,他遇到了瓶颈,好像不知道怎么赢。作为棋手和冷门项目,如果不经常登顶,前路在哪里?

没有人能替他回答这样的问题。然而,采访结束后不久,我们在@棋手许银川的微博上看到他聊起了比赛。他刚刚和新晋棋王江川赢了“双川会”,两胜两平的不败战绩。

我们还了解到,许银川于14辞去广州棋院副院长职务,成为“自由人”。也许就像他开头说的那样,象棋的本质和诀窍无非是“位置”。在找到更好的定位之前,他还是把自己放在了一个清晰简单的位置——“棋手”。微博上云淡风轻,就像他少年时向杨官磷等江湖专家、大师学习的残局,无非就是——云子婀娜多姿,人和棋一样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