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涯教育实践模式新探】校本课程开发实践模式探索
王涛,两年前北京某知名高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高材生,既是这个班的班长,又是学生会主席。老师和系里对这个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寄予厚望。然而大一之后,王涛毫无征兆的退学了。退学后,王涛没有找到工作,也没有创业。而是回到曾经就读的高中准备高考,选择了文科。这个放弃理论而遵循文献的决定让老师和家长们感到惊讶。大家都想问王涛“为什么”。如今,王涛是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大一学生。
退学、重新高考、弃理弃文的原因是学生缺乏职业规划的意识,盲目决策或没有遵循自身特点。生涯教育在国外发展得很好。职业教育是终身教育。从几岁开始,引导孩子有意识地探索和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
但是,如何进行生涯教育呢?
一,生涯教育体系——构建三维生涯教育框架
开展生涯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一个全方位的过程。职业教育不是给学生上几节课讲讲老套的说服就能实现的。因此,职业教育遵循什么样的教学模式是非常重要的。
十多年来,笔者一直从事职业教育与传播,在多所高中担任职业规划讲师,培养了1000多名职业规划教师。笔者在多年的职业生涯教育和国内首个计算机辅助职业生涯探索系统的开发过程中,总结出以下经验:以计算机辅助职业生涯探索系统为核心,以职业意识启蒙、职业探索、职业决策三个切入点为中心,以课程、活动、咨询、辅导、项目为辅助的高中职业生涯教育模式,大大提高了职业生涯教育的效果。
首先,计算机系统辅助的职业生涯教育可以更深入地认识学生的自我意识,分析学生的兴趣、优点、缺点和性格特征,基于高自我意识的职业生涯教育可以为职业决策提供客观参考。而且通过计算机辅助职业探索系统,学生可以更广泛地探索外界,了解国内大部分高校的强势专业、各专业的相关课程、相关专业的专业特色、各职业的就业要求等信息,更快速、准确地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专业和职业。
其次,这种教育模式遵循生涯教育的教育规律,生涯意识的启迪在于引导学生将未来的发展与当前的学习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从人生的角度思考当前的决策;职业探索包括自我探索和外部探索。自我探索引导学生充分认识自身特点,外部探索引导学生对外部社会有更深刻的认识。职业决策是在自我认知和外部认知的基础上,做出职业承诺并采取行动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做准备。
在这种生涯教育模式下,围绕“三个基本点”的生涯教育阶段性目标也更加明确,在这些目标下开展的生涯教育更有针对性。
二、职业启蒙——激发学习动机
外界太多的诱惑,学生对学习缺乏兴趣,是目前很多老师面临的棘手问题。国内外许多数据表明,人生目标在学生的学习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有人生目标的学生不仅学习动力更强,而且往往比没有目标的学生学习效果更好。
然而,怎样才能为学生勾勒出人生目标呢?
北师大附中高一(初三)学生黄海,聪明有潜力,但学习一直处于松懈状态。不仅上课不认真听讲,作业也没有按时完成,成绩持续下滑。父母老师天天在耳边敲警钟也没用,过度的催促反而引起了他的反抗。他和班主任陈老师的一段对话,道出了他的心声:反正以后的生活我不会担心。我为什么要努力学习这些枯燥无用的无聊知识?
北师大附中心理学老师王晓静在意识到这一普遍问题后做了深入分析。王晓静认为,帮助学生清楚地认识自己,当前学习与未来生活发展的关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结合自身的优缺点设定人生目标,明确长期和短期的学习计划,是解决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的关键。
在解决黄海“问题”时,王晓静老师突出了两个内容:职业意识启蒙和自我意识提升。职业意识启蒙的目的是引导学生从人生发展的角度看待当前的学习;自我意识帮助学生明确我喜欢什么,我适合什么,我想要什么等等。,让学生了解自己的特点、优势和劣势,并据此改进。
找到解决路径,王晓静开始思考解决方案,王晓静发起了各种体验活动:
1.通过CareerSky高中计算机辅助职业探索系统的评价部分和详细的报告解读,帮助学生充分了解自己的兴趣、价值观、能力等特点;利用系统的职业信息初步唤起学生的职业意识,结合专业和相关职业的系统推荐,初步将学生的特点与未来的学业和职业联系起来。
2.通过职业角色饼状图和职业彩虹图,引导学生了解自己职业发展的过程,启发学生认识到高中是人一生发展的重要基础。
3.在随后的职业奇幻之旅中,王老师启发学生根据自身的优势和特点,畅想未来的职业,从而联系当前的学习和生活实际,激励学生为未来的理想生活而奋斗。
在探索职业规划课程后,王晓静发现,通过一系列的课程和活动,学生不仅可以更多地了解自己,还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改变他们的学习态度。很多学生的学习态度有了很大的转变,学习质量有了质的飞跃,他们表达了对自己人生的责任。
三、职业探索——成就未来的新历程
在初中和高中,学生对外界的了解非常差。社会上存在多少种职业,每种职业需要什么技能,对从业人员有什么要求,专业和课程与职业有什么关系?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只有把自我认知和外部认知结合起来,学生才能更好地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帮助自己做决定。
然而,和很多老师一样,江苏省苏州中学园区的老师们也面临着如何帮助学生更好决策的困惑:文科科目该如何选择?选修课学什么?社会实践实践什么?学生在升学和出国之间应该如何选择?.....苏州中学公园校心理学老师何,希望通过有步骤、有重点的活动,帮助学生消除困惑,促进学生探索未来的发展方向。
我要去哪里?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这正好和职业教育的职业探索有关。在职业教育中,基于深刻的自我探索,引导学生探索外部世界是另一个重点。探索外部世界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各种职业所需的资格和能力,大学中不同专业和学科的一般学习内容以及专业与职业的关系等。,并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开始为职业决策做准备。
怎样才能让学生了解校园外部的各种信息?何老师反复思考,最终确定了教学思路:
1.职业人物访谈:首先让学生从CareerSky系统的职业信息部分搜索自己感兴趣的职业,了解职业的基本情况和对人的要求。然后,请同学们选择一位从业者,对自己感兴趣的职业进行面试,了解自己的职业现状和要求,通过此次活动,促进同学们在自己认可的职业领域进行深入细致的探索。
2.职业环境探索:高一、高二还聘请学生家长和社会成员成为学校职业导师,邀请他们来学校给学生讲职业发展故事,提供工作场所让学生参观,升华对职业世界的认识。
3.职业系统信息指导:高三特别安排广场咨询、志愿辅导等活动,利用CareerSky系统的专业信息、学校信息、志愿选择流程,帮助学生了解自己喜欢的专业和学校,经过认真的比较和验证后做出选择。
4.职业实践:通过社团活动(如天文学会等。)、社会实践、研究性学习等方式,促进学生对职业世界的探索,促进学生对职业世界的认识,激发学生为未来奋斗的动力。
对外界的探索加深了学生对职业和专业的理解,将未来的目标职业要求与当前的选课、选科、选专业、择校相结合,形成了一条顺畅的人生发展之路。这一系列的生涯教育得到了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认可,获得了“2008年苏州市中小学德育十大创新案例”的奖项,在当地社会引起了巨大反响。
四、职业决策——升华“十字路口”的选择
人的职业发展是由一个又一个职业决策组成的。在自我认知和对外部世界探索的基础上,职业决策回答了“我如何到达那里?”。
北京东直门中学教师陈璇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心理老师。每次文理分科后,她总会得到很多学生的帮助:
李楠的文科成绩比理科好。但是因为学校理科升学率比较高,所以没怎么思考就选了理科。但是进入理科班一个月后,他发现学起来很吃力,想转到文科班。
王菲在文理分科的时候没怎么考虑就留在了文科班,成绩也不错。然而,当她发现自己心仪的心理学专业(比较好的学校)只招理科生时,她突然无所适从。
文理分科是高中生面临的第一个重大职业抉择。如何帮助学生顺利地做决定已经成为学校教师关心的问题。陈璇老师在今年的高三文理分科中做了详细的辅导工作:
职业启蒙:利用CareerSky系统,在高一开设职业辅导课程,帮助学生对自我有一个基本的探索和认识,对外部职业世界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1.文理分科:要求各班班主任在了解CareerSky系统文理分科基本信息后,利用班会时间,组织一场主题为“文优于理科还是理科优于文科”的辩论赛。通过这次活动,明确了学生对文理的认识,对学习的要求,以及升学的专业和录取。
2.特色评价:组织学生使用CareerSky系统对自己的兴趣和能力进行评价,并通过大型年级讲座指导学生如何阅读自己的评价报告,运用平衡列表的决策方法教学生选择文理。
3.省略)
编辑/于洪终校/言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