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东莞中学街日记
农历八月十五是中国传统的中秋节,也是中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又称中秋节、团圆节、八月节等。,是中国汉族和大部分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也流行于朝鲜、日本、越南等周边国家。因为秋季(指农历)的七、八、九月,八月在中,八月三十日,在中,所以叫中秋节。所以晚上天上的人比家人团聚的人多,所以也叫团圆节。
中秋节起源于中国古代的拜秋习俗和拜月。《礼记》载“天子在春,日月在秋。朝日对朝,夕在夕。”“晚上的月亮”在这里的意思是拜月。它形成于汉代。到了唐代,中秋节赏月的习俗开始流行,被定为中秋节。欧阳詹(公元785 ~ 827年)在《长安戏月诗序》中说:“八月在秋。季节开始和结束;十五在夜里,月亮在云里。从天取之,则忽冷忽热,从月数取之,则为圆,故称中秋。”
中秋之夜,月色皎洁。古人视满月为团圆的象征,所以8月15日也被称为“团圆节”。古往今来,人们经常用“月圆”和“缺月”来形容“悲欢离合”,而在外地生活的游子们也是靠月来表达自己的深情。唐代诗人李白的“仰头望,是月色,再仰身,忽思故乡”等诗,“知今宵露为霜,家中月色多明!”杜甫的《春风绿在江南岸》,宋代王安石的《明月几时照我》,都是千古绝唱。
中秋节、元宵节、端午节并称为中国的三大传统节日。考察中秋节的起源,与“嫦娥奔月”、“巫刚伐桂”、“玉兔捣药”等神话传说密切相关。因此,中秋节的民俗大多与月亮有关。赏月、拜月、吃团圆月饼都源于此。古代帝王有春日祭月的社会制度,民间也有中秋祭月的风尚。后来赏月比祭月更重要,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娱乐。中秋节赏月的习俗盛行于唐代,许多诗人在他们的杰作中写下了关于月亮的诗。到了宋、明、清时期,拜月的宫廷和民间赏月活动规模更大。到目前为止,中国有许多历史古迹,如拜月祭坛,月亮亭和月亮塔。北京的“月坛”建于明朝嘉靖年间,用于皇家祭祀月亮。每当中秋月亮升起时,就在露天搭起一个箱子,桌案上摆着月饼、石榴、枣等水果。拜月之后,一家人围坐在餐桌旁,边吃边聊,欣赏明月。现在,拜月的祭月活动已被群众大规模、丰富多彩的赏月活动所取代。
吃月饼是节日的另一种习俗,象征着团圆。自唐代以来,月饼的制作变得越来越精致。苏东坡在一首诗中写道:“小饼如嚼月,酥中有浆”,清代杨光复写道:“月饼馅为桃肉,冰淇淋为糖膏”。好像当时的月饼和现在的还挺像的。
通常,许多人说中秋节起源于嫦娥奔月的故事。据史书记载:“昨日嫦娥以西王母长生不老药服之,故以月之精去月。“嫦娥为这一举动付出的代价是苦役,她终身不能重返人间。李白为此颇为伤心,写了一首诗:“大白兔秋天捣药,春天复活。女的邻居是谁?”虽然嫦娥自己对月宫的感觉很好,但是她耐不住寂寞。她每年8月15日的通宵返回地球与丈夫团聚,但必须在天亮前返回月宫。中秋节过后,世人不仅想和嫦娥在月亮上相聚,也希望嫦娥能下凡来看看她的美丽。因此,许多人在拜月烧香时,祈祷“男人愿早走蟾宫,登仙桂”...女人们希望自己长得像嫦娥,像明月一样圆。“年复一年,人们把这一天当作节日来庆祝。
有些人认为中秋节始于唐明帝赏月。唐代《开元遗事》一书记载,中秋之夜,唐与杨贵妃在月下游玩,游至邢。他们去了月宫,唐在那里还学了一半的彩羽,后来又加以补充,成了杰作。唐永远不会忘记这次的月宫之行。每年这个时候,都要赏月。人们纷纷效仿,在满月时聚在一起欣赏地球上美丽的风景。久而久之,就成了传统。
有人提出,中秋节原本是推翻元朝统治的起义纪念日。元朝末年,人民无法忍受政府的统治。中秋节,他们写下“杀鞑靼,灭元朝;纸条“8月15日一起做吧”藏在一个铬制的小圆饼里,互相传递。8月15日晚,家家户户联合起来,推翻了元朝的统治。后来,每年中秋节,我们都吃月饼来纪念这一历史性的胜利。
也有人提出,中秋节的起源与农业生产有关。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秋”字解释为“庄稼熟了的秋天”。八月中秋,庄稼和各种水果陆续成熟。为了庆祝丰收,表达喜悦之情,农民们把“中秋节”作为一个节日。“中秋节”的意思是秋天的中间。农历八月是秋中的一个月,十五是下月中旬的一天。
中秋节这个词出现在李周,但它不是指中秋节,而是指秋季的第二个月。汉代有个“秋节”,是立秋的那一天,不是八月十五。唐书中有四季十二节的记载,没有中秋节,但唐诗中出现了“中秋月亮”。“八月中秋月圆,送你上木兰船”(韦庄《送李秀才去靖西》)。第一次明确记载中秋节的是南宋人吴子寿。他在《梁璐之梦》一书中说:“中秋节在八月十五日,三秋在半路上,所以叫中秋节。这一夜,月色比平时明亮,也叫‘月色’。”书中还描写了南宋京都(今杭州)临安赏月逛夜市的盛况。
8月15日是中国传统的中秋节,所有的活动都围绕着月亮这个主题。吃月饼,拜月,为男妓等。汉代广泛崇拜月亮。古代皇帝祭祀太阳和月亮。北京的月坛是献给月亮的建筑。中秋节是一年中最舒适的季节。中秋节的象征性食物是月饼。月饼也象征着家庭团聚。这个标志从明朝就开始了。
中秋节也在蒙古族、回族、壮族、彝族、朝鲜和侗族等20多个少数民族中流行。
中秋节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和中秋节。寻找传统节日文化的根源,对于传承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构建和谐社会,乃至营造健康的节日市场氛围,都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明清时期中秋节成为一个“大节日”
中秋节也叫“中秋彩灯”。
农历八月十五日在秋天的中间,所以它被称为中秋节。现在是晚上,月亮又圆又亮。东晋时,在南靖所属的牛渚(今采石矶),高士谢尚和袁弘在中秋之夜泛舟江上赏月,于是有了“牛渚戏月”的佳话,对中秋节赏月的形成影响很大。在宋代,8月15日被正式定为中秋节。从明清到民国,中秋节成为一个盛大的节日。解放后,中秋节仍然在民间流行,比如赏月,吃月饼,吃团圆饭。
中秋节赏月在蒙古族、回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满族、白族、侗族、土家族、哈尼族、黎族、拉祜族、纳西族、达斡尔族、羌族、锡伯族、鄂温克族、裕固族、北京、鄂伦春、赫哲族等民族中也颇为流行,可见中国。
食物的“文化密码”
月饼是中秋节的第一食品,关于它的起源众说纷纭。元末,江苏泰州抗元起义领袖张士诚(或朱元璋谋士刘伯温)利用中秋节百姓互赠圆饼,饼中夹有“八月十五夜杀鞑靼”的纸条。大家看到了蛋糕里的纸条,果然不出所料,在这一夜一起作恶多端的“鞑靼人”(袁兵)就此广为流传,然后大家一起吃蛋糕庆祝起义的胜利,正式。在很长的历史时期,甚至在上个世纪末,很多月饼还贴着一张小纸条!可惜近几年生产的月饼不见了,月饼里代代相传的“文化密码”也不见了。还有一种说法是,明洪武初年,徐达将军攻占了元朝残余势力盘踞的首都北京,捷报传到了首都南京。正在下棋的明太祖朱元璋欣喜若狂,即宣布全世界都要庆祝中秋节,并在反袁起义时用传达信息的月饼奖励臣民。从此,月饼成了中秋节的“法定”食品,而且必须吃。
民国时期,南京的月饼市场是广式、苏式、地方式的“三分天下”。广式馅料以火腿、枣泥、椰蓉为主,厂商以冠生园为首,大三元、康乐园次之。他们以声势浩大的广告宣传为手段,在报纸上刊登巨幅广告,在橱窗里装饰霓虹灯。著名的苏港厂商有小苏州、太平村、稻香村,广告制作有海派特色,爱搞噱头;苏式月饼的质量不比广邦差,但价格更便宜。所以节后财力比广邦好。广邦的客户是达官贵人和商人;苏刚的客户多为小康家庭;而普通大众却乐于加入这个帮派。虽然它的馅料只是两种肉,五仁和素椒盐,但这个团伙在城里的点心店,100多家都是老字号。他们不装修橱窗,更不打广告,但都是靠质量、诚信、低价赢得客户,市场份额比广帮、苏帮还要差。
这组月饼中还有独特的“金陵套饼”。大小不一的月饼层层叠叠,最上面装饰一个寿桃,形似宝塔,成套出售。孙中山先生任临时大总统时,中华门永茂食品店赠送给他的那套糕点,孙中山先生从此爱上了它。这组月饼中有一朵奇葩——“莱月月饼”。相传乾隆皇帝下江南,曾在六合瓜埠寺下榻。那是中秋节,住持兼和尚赖月带领弟子们精心制作祖传月饼以供祭拜。它被命名为“莱月月饼”,并被列为朝廷贡品,以示功德。1984年“莱月月饼”在江苏供销社系统月饼评比中获得第二名,还远销港澳。
中秋节恰逢瓜果丰收。瓜果作为祭拜月神的节日供品,还蕴含着许多文化象征意义:西瓜象征团圆,石榴象征儿孙满堂,柿子象征吉祥,大枣象征早生贵子,板栗象征早婚早育,等等。但也有文化禁忌,如“香梨不供月”,与“梨”谐音,寓意灾难,与中秋团圆意义相悖。
中秋节的高潮是8月15日晚上,全家人聚在一起吃团圆饭,这被称为“满月”。如果亲戚还没有回来,桌子上会放一杯筷子,象征家人团聚。菜品中,“八月桂花鸭”(盐水鸭)必不可少,其次是毛豆烧鸡、栗子红烧肉、芋头或老凌。
阿清王朝潘在《金陵年谱》中记载:“中秋祭月以展果,如莲、栗、柿之属,香系如宝塔,上有纸桶,名曰‘斗香’。”人们远远地拜月,烧造像纸,最后取出月饼、瓜果等供品,全家人都喜欢吃。《老南京》里还有一个奇怪的习俗:在拜月,赏月的时候,如果有月食,大家都会敲锣打鼓,放鞭炮,叫做“赶走天狗”。南京还有个民俗:“女不祭灶,男不拜月”。传说嫦娥见男人害羞,家里主妇做供品,撤供品,烧香烧纸,甚至分供品,男人只陪祭。作为主祭,女家庭主妇要穿上新衣服、裙子和花鞋来取悦月神,让全家平安团聚。因此,中秋节在南京也被称为“女儿节”。
在中秋节的晚上,还有一个特殊的活动叫做“走月亮”。在皎洁的月光下,人们穿着华丽的衣服,三五成群地出行,或漫步街头,或秦淮河上缺船,或上楼看月华,有说有笑。在明朝,南京有一座看月亮的建筑和一座玩月亮的桥。清代狮子山下有望月楼,是游客“月上漫步”赏月的景点。解放后修建的莫愁湖公园月亮楼,成为市民赏月的新景点。旧时代,南京人有一个专门的“在月亮上行走”的祈祷:任何没有儿子的已婚妇女都会去夫子庙,然后过桥,相传会有“梦熊之喜”(意思是生男孩)。中华门外窑湾街上墩有一座“尖子桥”。中秋之夜,未出世的家庭男子来此往桥下扔瓦罐,据说能让妻子怀孕。久而久之,这座桥也被误称为“尖子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