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和世界的资源问题是什么?(有典型例子)
报告说,人类对地球资源的掠夺性利用已经超过了地球承载能力的20%,而且这个数字每年都在增加。根据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和技术创新的预测,到2050年,人类将消耗地球上生物生长能力的180%至220%。这份报告认为,这意味着除非各国政府立即采取相应措施,否则到2030年,以平均寿命、教育水平和世界经济为代表的指标将显示人类社会福利下降。
“事实上,我们生活在一个资源丰富的星球上,但它不是取之不尽的。这一事实是对出席本次全球可持续发展峰会的所有国家元首的挑战,”世界自然基金会总干事克劳迪娅·马丁博士指出,“要解决确保人类生存的基本资源问题,改善世界上最贫困人口的健康和生活,就必须维持一个完整的自然生态系统。除非我们能够保证这些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否则我们将永远无法保证世界上大多数人口的合理生存标准。”
根据报告,地球上有114亿公顷可利用的土地和海洋。也就是说,全球60亿人口中,每人拥有1.9公顷可利用土地。每个人对全球生态范围的影响——或者说对自然资源的消耗——达到2.3公顷。但在1999年,每个非洲人或亚洲人的生态影响不到1.4公顷,西欧人约为5.0公顷,北美人约为9.6公顷。
同时,根据数百种鸟类、哺乳动物、爬行动物、两栖动物和鱼类的发展趋势,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人类目前的消费压力是难以承受的。在过去的30年里,地球指数下降了35%。其中淡水鱼类尤为突出,生活在河流和湿地的195种减少了54%,海洋的217种减少了35%,森林的282种减少了15%。
世界自然基金会深信,如果政府能够解决一些关键问题,将会扭转一些这样的负面发展趋势,从而推动人类重新回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来。这包括提高生产产品和提供服务所需资源的使用效率,特别是替代化石燃料能源供应,推广节能技术,改善建筑和运输系统;鼓励合理和可持续的消费模式,保护和恢复自然生态系统,以保持其生物生产力和多样性。
“目前,我们无法确定地球资源如此巨大透支的结果。但有一点是明确的,那就是我们最好掌握自己的命运,而不是听天由命。”《活地球报告》的作者鲁众说,“在全球可持续发展峰会上,各国首脑将有机会解决阻碍可持续发展的根源,这样我们才能走上真正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2002年8月26日至9月4日,联合国可持续发展问题世界首脑会议在南非约翰内斯堡举行,首脑会议于9月2日至4日举行。来自65 438+092个国家的代表,包括65 438+004名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出席了会议。会议最后通过了两份基本文件,即执行计划和政治宣言。这是继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之后又一次具有广泛影响的会议,表明人类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又向前迈进了一步。
在此之前不久,美国国家科学院国际学者发表报告称,人类正在过度消耗地球资源,有必要在地球上设立“缓冲区”,以减少资源消耗,保护其他生物和生态环境。在报告中,他们将人类对环境的需求转化为人类需要多少地球面积来生产食物和其他物品,以及容纳被丢弃的物品。报告从1961开始逐年评估人类对资源的消耗,即根据人类对资源的消耗和产生的废物量,需要多少地球面积才能维持目前的人类活动。这份报告显示,1961年,人类使用了地球生物圈资源的70%;在1999,这个比例上升到120%。也就是说,到1999,人类其实需要1?维持当前人类社会活动的两种地球资源。报告还认为,人类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透支地球生物圈的资源。
北极科学研究正在升温
中国穆林科学考察队的16名科学家于2002年7月25日前往北极进行科学考察,并于9月初返回中国。一个多月来,考察队在斯瓦尔巴群岛首府朗伊尔城建立了北极科学考察临时基地,开展了大气、地质、植物、冰川四个领域的大量科考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这是中国科学家针对北极陆地进行的规模最大的科学考察。那么,现在科学家们在北极做什么调查研究呢?
南极地质研究的重要贡献之一是进一步证实大陆漂移。但是在北极,大陆漂移经历了什么样的过程,还是一个未知的问题。因为北极的中心区域是一片海洋,这片海洋的起源与邻近地区的陆地密切相关,所以科学家们正在研究和了解过去和现在北极板块运动的地球动力学过程。根据这些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古代北半球的板块运动、地理地貌,以及古代的环境是什么样的。
在地质研究中,最重要的数据和信息是从岩石标本中获得的。到目前为止,科学家们已经在北冰洋的不同地区收集了数百个岩石样本,其中只有四个地区有寒冷气候下的沉积物。这些标本表明,至少在4000万年前,北极的某些地区相当温暖。因为气候变化的信息储存在岩石样本中,所以我们也可以通过地质研究来了解古气候和古环境。
近年来,北极地质学探索出了一条利用湖泊沉积物研究这里古代气候和环境的途径。科学家们选择北冰洋周围的一些湖泊,这些湖泊以前曾被海水入侵,然后关闭,以钻探和取出地下沉积物。科学家通过对这类沉积物取样分析,可以为古气候、古环境的研究提供可靠的依据。中国科学家已经开始了这方面的研究,并取得了一些成果。此外,北极还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在陆地上和浅海中有数百米深的永冻土带,这些永冻土带也储存着有关气候变化的重要信息。
大气中释放的二氧化碳和甲烷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北极在这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以前人们认为北极是吸收二氧化碳的巨大水库,因为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转化为自己的生物(碳水化合物)。当它们被动物吃掉后,它们又变成了动物有机体。但由于北极气温低,动植物尸体难以分解,储存了大量的碳,就像一个大仓库。然而,科学家最近的研究表明,在北极地区,由于气温上升,地下释放的二氧化碳正在迅速增加,已经超过了植物生长增加所需的二氧化碳,使北极成为从一个碳储存库向大气持续供应二氧化碳的来源,这可能会大大加速全球温室效应。
北极的空气一直被认为是纯净的。看起来特别清新,天空特别蓝。但是现在科学家发现北极的大气已经开始被污染了。科学家通过飞机跟踪观察得知,一些工业烟雾随着大气对流飘到了北极,这就是北极烟雾。科学研究表明,如果北极的雾霾越来越多,可能会大大增强北极的温室效应,还可能形成酸性雪或酸雨,对北半球乃至全球的生态造成严重威胁。来自北极的另一个威胁是臭氧层空洞。北极的臭氧洞虽然没有南极那么明显,但还是存在的。
北冰洋是地球极地中心唯一的海洋。其他海洋只有水,水是海洋中唯一的介质,所以大气和海洋的能量交换是直接在水和气体之间进行的。但在北极,水和气体之间有一层固体冰,这极大地改变了大气和海洋之间的能量交换模式,从而影响和制约了全球大气对流和海洋环流系统,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全球气候变化。科学家可以观测和研究北冰洋冰盖的形成、发展、变化和运动,以及冰与海洋之间质量、动力和能量的垂直交换,可以预测全球气候和环境变化,特别是北半球的变化。
由于北极有大量的土著,一些国家也在北极和亚北极地区进行了一些社会学和人文科学的研究和调查,研究人类在极地环境中的行为以及社会快速发展引起的人们的心理变化,包括人体科学、社会学、人类学、文化、艺术、政治和经济。
湿地:“地球之肾”在召唤。
2月2日是“世界湿地日”。2002年,中国政府向地球赠送了一份珍贵的礼物——14总面积1.96万公顷的湿地被批准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生效日期为1.01.02。至此,中国国际重要湿地数量增至21,总面积303万公顷。
新增国际重要湿地分布在内蒙古达赉湖、鄂尔多斯自然保护区,广东湛江红树林自然保护区,黑龙江三江、红河、兴凯湖自然保护区,上海南洞庭湖、西洞庭湖、崇明东滩自然保护区等8个省(区、市),有利于辽宁大连斑海豹、广东惠东港绿海龟、江苏大丰麋鹿等珍稀物种的保护。
湿地是指沼泽、泥炭地和水域,包括河流、湖泊、海滩、水库、稻田和低潮时水深超过6米的海域。像森林和海洋一样,湿地被认为是地球上一个重要的生命支持系统。湿地是生物多样性的发源地,无数种植物和许多鸟类、哺乳动物、爬行动物、两栖动物和无脊椎动物都依赖它生存。湿地被称为陆地上的天然水库,在抵御洪水、减缓径流、蓄洪防旱、降解污染、调节气候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湿地因其巨大的水文和元素循环功能而成为世界上最具生产力的生态系统之一。在发挥巨大生态功能的同时,也为人类生产生活提供了粮食、肉类、鱼类、药材、能源和多种工业原料等多种资源。湿地还具有丰富的景观和文化价值,世界文明的延续和发展都与湿地密切相关。湿地的综合效益和多重功能早已成为中国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生命的摇篮”、“文明的发源地”。可以清楚地看到,湿地的重要性远远超出了它们作为许多濒危动植物栖息地的意义。良好的湿地生态系统不仅是我们传承绿色文明的载体,也是改善生态环境、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中国是亚洲湿地类型最全、数量最多、面积最大的国家,湿地总面积6600万公顷,占世界湿地总面积的1/10,居世界第四位。孕育了中华民族的长江黄河发源地青藏高原,不仅是中国的水塔,也是亚洲的水塔。长江中游的洞庭湖是世界上95%的白鹤的家园。广东惠东海龟自然保护区是世界上16海龟保护区之一。所有被列为世界重要湿地的自然保护区都是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之一。
然而,自从人类进入文明时代以来,大面积的湿地和生物多样性遭到了破坏。与世界发达国家一样,中国的湿地和生物多样性也受到了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的压力,湿地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为了保护这些湿地,中国政府做出了不懈的努力。早在1992,中国加入《世界湿地公约》后,就开始了大规模的湿地保护运动。2000年16部委联合发布《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2006年5438+0启动了“野生动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中的部分湿地项目。截至目前,中国* *共有湿地类型保护区310处,保护了近16万公顷的自然湿地,约占中国湿地总面积的14。未来10年,中国市政府将投资10亿元用于湿地保护和恢复。并在三江源地区、长江中下游、三江平原、松嫩平原和嫩江源头、高原湖泊、澜沧江流域、沿海地区和红树林分布区开展了48个示范项目;在中国的重点湿地生态系统区将再建立160个湿地自然保护区,使总面积达到2000万公顷。同时,新建湿地监测站242个,形成湿地监测体系,加强湿地保护科研工作。
如果说植树造林是修复地球之肺,保护湿地是滋养地球之肾,那么在新时期中国林业实施的六大工程中,植树造林和湿地保护作为工作的重点之一,正在做着造福人类和全世界的伟大事业。2010年,中国将给地球一份更珍贵的礼物。
探索解决地球生物灭绝之谜的“金钉子”
2002年,我国权威地质学家在对浙江省常山县黄泥塘“金钉子”剖面进行实地考察时,在志留系底部发现了一套新的以腕足动物为主的生物群化石。由此,中国江南地区的地质演化史有了新的说法。
1997 65438+10月,国际地学联合会确认常山县黄泥塘剖面为奥陶纪达里维尔阶界线层型剖面。被称为“金钉子”的标准地层剖面,是地质时代初期地层发育最完整、生物化石最丰富、研究程度最高的地质剖面。它不仅是识别不同时期、不同级别地质年代的重要标志,也是开展地学研究、开发地球资源的地质模型和对比标准。奥陶纪是自地球有生物以来首次出现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历史时期。之前的“金钉子”型材基本都是“钉”在欧洲国家。
2002年2月25日至27日,来自中国科学院南京古生物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等单位的10多名地质学家在收集和研究长山黄泥塘“金钉子”古生物化石时,发现了这套生物群化石。过去地质学家普遍认为,晚奥陶世-志留纪时期(约4亿年前),江南地区是浅海。国际地层委员会志留系分会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荣家钰认为,晚奥陶世时期,长江以南发生了地壳运动,使常山及其周边地区的地层抬升,成为一个靠近陆地的海岸环境,与邻近地区有所不同,从而有了非常独特的地层古生物序列。这一发现改变了江南地区的地质演化历史。
据新华社南宁报道,2002年4月5日,正在广西来宾县蓬莱滩剖面进行实地考察的中外专家表示,该地层剖面化石种类齐全丰富,界线层位清晰,有望成为划分地层时代的国际标准剖面,即“金钉子”。对它的研究将有助于解开2.5亿年前全球物种灭绝的谜团。
由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教授沈和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萨姆·鲍林带领的专家团队考察了处于枯水期的红水河,在河床一侧的斜坡上裸露出一条高度超过10米的地层剖面。
20世纪30年代发现的蓬莱滩剖面,与浙江长兴景山公园剖面一样,近年来成为国际地层学的圣地。专家表示,该剖面具有如此完整的生物地层序列,在世界二叠纪地层(3亿年至2.5亿年前)中并不多见。
据介绍,地层和古生物化石是科学家划分地球地层时代的主要依据。但各地的地层和化石群差异很大。为了在世界范围内有一个统一的地层划分和对比标准,需要找到一个地层最完整、化石种类最多、界线最清晰的地层剖面作为国际标准剖面。标准节一旦确定,就像钉在铁板上的“金钉子”,成为不可轻易更改的标准。
“近年来,中外科学家对蓬莱海滩剖面的一系列研究表明,蓬莱海滩剖面有望成为继景山公园剖面之后的新‘金钉子’,”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员曹长群说。“目前,蓬莱滩剖面已被国际地层委员会确定为国际标准候选剖面。这次调查主要是收集样本,进一步研究论证,为其最终确定为正式的‘金钉子’提供更新材料。”
曹长群说,蓬莱剖面记录了丰富的地质信息,对它的研究有助于解开2.5亿年前地球生命灭绝之谜,对地质和古生物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据报道,2.5亿年前,地球上发生过一次比恐龙灭绝规模还大的大灭绝事件。90%的海洋生物和70%的陆地生物消失了。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教授于今通过对景山公园剖面的研究,提出地球生命的灭绝事件不是过去的逐渐灭绝或阶段性灭绝,而是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他的论文于2000年发表在美国《科学》杂志上,对达尔文“适者生存”的传统进化论提出了挑战。
蓬莱滩剖面和景山公园剖面都是二叠纪末的剖面,蓬莱剖面的研究将有助于这一观点的进一步研究。
浅谈长江三角洲的“哑巴阶层”
一直被认为是生物地层学“哑巴地层”的长江三角洲晚第四纪古土壤层,终于在2002年“开口”了。中国地质研究人员成功地从该地层中分离出丰富的孢粉和藻类化石,对该地层备受争议的成因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据主持该项研究的同济大学海洋地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吴国教授介绍,生物化石是地球的“书签”,可以忠实记录地球沧桑巨变的每一页。在生物地层学中,人们通常把化石贫乏的地层称为“哑地层”。
长江三角洲25000 ~ 65438+2000年前形成的晚第四纪地层中,分布着一批特征鲜明、分布稳定的深绿色、黄褐色硬粘土层。在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软土地基中,该层是长江三角洲城市建筑地基少有的持力层,其所包含的古环境信息一直为人们所希望,因此该层近年来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
尽管许多研究者在不同的地方,使用不同的技术,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一古土壤层进行了研究,但对其成因一直存在很大的争议,争论的焦点是这些古土壤沉积时的古环境。一种观点是水成沉积,认为这种古老的土层是河流或湖泊干涸后沉积的;另一种观点是风成沉积,认为这种古土壤层的沉积物来源于我国西北地区的风成粉尘或大陆架沙漠化的衍生物。
造成这些争议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这个古土壤层中的化石很少,人们从未在其中发现任何有意义的孢粉和藻类化石组合,不足以区分古土壤层形成过程中的沉积环境和植被类型,并对其成因作出明确的解释。
同济大学的研究人员在上海普陀区曹杨新村地下30多米处钻探了一些晚第四纪古土壤样本。通过采用酸处理和筛选技术相结合的新型样品处理方法,从这些样品中获得了丰富的孢粉和藻类化石,为研究长江三角洲古土壤的形成环境提供了确凿的证据。中国科学院主办的权威刊物《科学通报》(Science Bulletin)发表了与该研究相关的论文。
据同济大学海洋地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研究人员介绍,曹杨钻孔剖面样品中的孢粉和藻类共有55科、属,包括陆生植物的孢粉和水生草本植物的孢粉,藻类属于浮游植物。因为浮游植物生活在水中,所以保存在沉积物中的藻类化石是反映沉积环境的可靠化石标志。
但在孢粉和藻类的化石组合中,淡水藻类——金藻最为丰富,并发现金藻和陆生草本植物的花粉在古土壤层发生了两次变化,表明当时曹杨经历了两次洪水和两次海退。洪水期,淡水藻类在沉积区大量繁殖,而退积期,陆生植物在裸露的土地上发展。
此外,研究人员还在曹杨钻探的大部分古土壤层样品中发现了海洋甲藻。虽然含量不高,但对当时的沉积环境意义重大。研究人员认为,古土壤母质在沉积过程中受到了海水的影响,这可能表明古土壤母质是在海退时相对较高的海平面沉积的。
上述研究结果均表明,长江三角洲晚第四纪古土壤层的形成主要受水流影响,但一些持“风成沉积”观点的专家认为,仅一个钻孔的研究样本并不具有说服力。目前,同济大学的研究人员正在进一步扩大研究范围,计划在上海青浦、浦东及周边地区继续开展研究。
茶马古道:唤醒尘封中的历史
几千年来,青藏高原和中国大陆之间有一条古老的沟通中国和西藏的通道。它是世界上已知的传播文明和文化的最高也是最危险的古道。那是一条完全由人和马的脚踩出来,用血肉铺成的古道。沿着这条崎岖的古驿道,商队一直在为藏区运送茶叶、糖、盐等生活必需品,从藏区交换马、牛、羊。它是民族文化的大观园,是民族迁徙的大走廊,是中华民族大团结的历史见证。在这条绵延4000多公里的古道上,有西双版纳傣族的巴爷文化,彝族祭坛上的火文化,白族的原生文化,纳西族的东巴文化,藏族的雪域文化...各民族文化在这条古道上交汇、融合、发展,生生不息。也是中外文化交流的渠道,搭建起中华文明与印度文明的桥梁。茶马古道经过的横断山脉和青藏高原,也是中国地理最复杂、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具有极高的科学考察价值。
在漫长的历史中,茶马古道形成了两条主要路线。一条从云南西双版纳、思茅等产茶区出发,经云南大理、丽江、迪庆向西北,到达西藏昌都、林芝、拉萨,再经拉萨向南,分别到达缅甸、尼泊尔、印度。另一条从四川雅安出发,经泸定、康定、理塘、巴塘、昌都、拉萨等地到尼泊尔、印度。
与“丝绸之路”一样,茶马古道也曾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但随着现代文明的清洗,这条古道逐渐消失在历史的尘埃中。近年来,滇川藏旅游业的蓬勃兴起,唤起了人们对这条古老的文化文明交流通道的记忆。
人们很难看到这条神秘古道的全貌。茶马古道怎么走?今天它经过哪里?主干道外都有哪些附线?.....这一切太令人困惑了。
100多年前,有许多法国和德国传教士不辞辛劳,历尽艰辛,在滇西北这片贫瘠的高原上传教。他们游遍了滇西北高原。他们会留下一些关于茶马古道的记述吗?
热衷于香格里拉和茶马古道研究的女学者郭,在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意外发现了一张完整的通往香格里拉腹地的路线图。这张地图印在1875法国巴黎出版的《地理学会公报》上。150多年前,一位名叫弗朗索瓦·巴达让的探险家闯入香格里拉旅行。他从印度进入滇西北高原,沿着崎岖陡峭的茶马古道,走访了巴东、白蒂、叶芝、慈姑、德钦、未夕、中甸、公山等地,记录了详细而珍贵的考察回忆录,绘制了精美的地图。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发现。它不仅是目前发现的唯一完整的茶马古道地图,而且对茶马古道的研究具有不可多得的史料价值。这张一百多年前的旧地图的发现,有力地支持了研究者的推测。滇藏茶马古道附线可从大理沿独龙江经六库、次古直接进入印度,无需穿越西藏腹地。
2002年6月,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四川大学、云南大学、中山大学、西南民族大学、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等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分两路从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和四川雅安出发,实地考察了举世闻名的茶马古道。这是中国首次对茶马古道进行全面的科学考察。
据专家介绍,“茶马古道”最大的特点是扩散性,这使得“茶马古道”的内容在时间和空间上都非常宏大。“没人能说清它有多少分支,只能用‘密如蛛网’来形容。”
专家研究表明,“茶马古道”的运行范围主要包括中国的云南、西藏和四川,外围可延伸至广西、贵州等省份,国外则直达东南亚的印度、尼泊尔、锡金、不丹和缅甸、越南、老挝和泰国,并进一步涉及南亚、西南亚和东南亚的部分国家。考察队勘察了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中甸至东坝白水台的一条古驿道,确认是“茶马古道”的另一条重要路线,即从白水台至虎跳峡,再从丽江石鼓沿金沙江至鲁甸,翻越里底坪雪山山口至未夕,再逆澜沧江而上至岩洼,再分两路,一路跨澜沧江至云南怒江罗比雪山。“随着调查研究的深入,会发现更多的‘茶马古道’。”
专家们对此深信不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