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写的文章

毕舒眉是谁?你写错了吗?应该是毕淑敏!

毕淑敏(1952 ~),女,1952年出生于新疆伊宁,就读于北京外国语大学附属学校。1969年入伍,在喜马拉雅山、冈底斯山、喀喇昆仑山交汇的西藏阿里高原部队当兵11年。1980转北京。国家一级作家,北京铜厂主治医师,保健中心主任,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研究室专业作家,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院中文系毕业,硕士1991。从医20年,开始专业写作。从1987开始,* * *已经发表了200多万字。65438-0989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17岁时,毕淑敏去了海拔5000米的青藏高原阿里当兵。在辽阔的高原上,她亲眼看到了一些年轻人为了祖国的安全和繁荣,永远被埋在冰里的悲壮。那些惊心动魄、感人至深的“死亡”,让她格外关注生命。

从医20年,开始专业写作,发表200万字。曾获《庄重文文学与小说月刊》第四、五、六届百花奖,当代文学奖,文学奖,京派文学奖,昆明文学奖,解放军文学奖,青年文学奖,台湾省16中国时报文学奖,台湾省17联合文学奖30余次。

毕淑敏真正获得全国知名度是在短篇小说《死亡之约》发表之后,这部小说被认为是“新体验小说”的代表作。它以作者在临终关怀医院的亲身经历为基础,探讨了面对死亡的人和身边人的内心,非常精彩。

国家一级作家,内科主治医师,北京师范大学文学硕士。她的祖籍是山东文登。她在西藏高原阿里地区当兵十年,当过卫生员、助理军医、军医。著有《毕淑敏文集》八卷,长篇小说《红处方》、《血玲珑》、《拯救乳房》、《女心理学家》(2007年4月出版),中短篇小说《女子之约》、《昆仑哀》、《死亡之约》,散文集《嫁鞋》、《素面》、《守惊》等。

新书:花外科(2007年9月28日出版)

曾获庄重文文学奖、第四、五、六届小说月报百花奖、当代文学奖、陈伯吹文学奖、京派文学奖、昆仑文学奖、解放军文学奖、青年文学奖、台湾省16中国时报文学奖、台湾省17联合报文学奖30余次。其中《不变形的金刚》获第四届百花文学奖,《女人之约》获第四届青年文学奖和第五届小说月报百花奖,《紫人》获台湾省第十六届联合报第一届文学奖,《昆仑的哀悼》获第四届昆仑文学奖,《没有自己的活着》获当代文学奖,人民文学出版社炎黄奖,《补天之石》获。《约死》获第六届小说月报奖,《原始股》获第七届小说月报奖。导演洪获全国人口奖、首届北京文艺奖。樊氏获得17中国台湾时代文学奖。

此外,他还是国家一级作家,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师范大学文学硕士,心理学博士课程毕业。内科主治医师,注册心理咨询师。

附件1:

毕淑敏王蒙文选序

如果她的签名是艾米,疯姐姐,生水爆炸或者荷兰豆,也许我早就看过她的作品了。

然而,她的名字叫毕淑敏,和——对不起——任何一个街女一样普通。

而且她说她从小就是个好学生,数学和语文都一样好(终于找到一个喜欢并且数学学得很好的同事,王蒙好开心!),她开始写作是因为父亲的建议,她的狂妄和莽撞是因为童年母亲的教导。为了写作,她在完成医学学业并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后去了广播电视大学文学系,然后继续攻读硕士学位(有几个作家是这样老老实实学文学的?),此外,她也或多或少是一个熟练的医生,她充满信心和自豪...

真不知道世界上还有这么循规蹈矩的作家和文学道路。我以为新崛起的作家可能是无能,满腹牢骚,尖酸刻薄,不尊重父母(还得审判父亲),不服从老师,不屑学业,嘲讽文凭。突破颠覆、困难、与世界的不和谐、吹嘘、呻吟和颤抖,充满智慧和痛苦的憔悴孤独的哲学家,冲锋队的血腥暴力或住院病人的忧郁狂躁。

毕淑敏就不是这样的。她太正常,太善良,甚至太听话。即使写了小说,她似乎也没有忘记自己医生治病救人的宗旨,自己的远大志向,病人的耐心,有序的规则,清晰的医学头脑。她有一种思考、写作和行为的方式,将对人的关心和同情转化为冷静的处方,并将道德、文学和科学融为一体...

所以,毕淑敏的正常,善良,平和,淡定,甚至乖巧,更是难能可贵。即使她写出了《昆仑之丧》这样一个严峻而惊心动魄的事件,她依然对每一个当事人和责任人保持善意和公正。善意和冷静总是像双胞胎姐妹一样跟随着毕淑敏的写作。只有冷静才能公平,只有公平才能善良,只有用心良苦的世界才有希望,只有自己才有希望,才不会让读者陷入国家和社会万劫不复的恶性循环。也许她缺乏应有的批判和仇恨,但至少她配得上,而且实际上远远优于那些缺乏应有的爱和善良的仁人志士。她直面死亡和血污,作品往往令人恐惧,如《紫人》和《死亡之约》,但主题依然平淡愉悦。她希望她的读者更好地生活、热爱和工作。她宁愿忏悔“我”的偏执与警惕,赞美平凡的人性(范姜),不同于泛恶论的诅咒与煽动。至于她的散文,更是明澈。

她真的是一个真正的医生,一个好医生,她会成为文学的白衣天使。在昆仑山上当兵的经历,医生的身份和胸怀,从小的良民意识,使她成为文学圈里一个新的、有特色的、和谐的、健康的因素。

另一方面,很多才华横溢的作家,在文坛上确实是病友。我尊重并同情我的病人。我知道世界上很多伟大的作家都生病了。他们受的苦太多了,他们因为痛苦而变得越来越伟大。但同时,我也赞美和感谢医生。为了全国人民的身心健康,但愿医患比例不要失衡太多。有病人也有医生,这就是世界,这就是讲不完的故事。

我不知道这是我的幸运还是不幸,也不知道这是我被误解和攻击的原因之一。我觉得病人是可悲可叹的,医生是可亲可信的,尤其是我给一个比我年轻的作家写序言的时候,我承认每一片叶子的价值。当然,我更愿意赞美更多的平和与理性。我可能给了太多苦药。真的很抱歉。

附件2:

文学的白衣天使——柴福山

《文学白衣天使》是王蒙专门写给毕淑敏的。一方面是毕淑敏的文学,另一方面是他博士几十年的人生经历,总结得太贴切了。

1969年,北京“文革”如火如荼。未满17岁的毕淑敏悄悄穿上军装,告别了北京。作为藏北第一批女兵,她到达了* * *和中国的最高土地。这里是喜马拉雅山、冈底斯和喀喇昆仑的交汇处,平均海拔5000米以上。不久前,我陪她参观了JD.COM丫髻山森林公园。毕竟是春天,天空湛蓝,阳光格外温暖,空气格外清新。她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仿佛要吸进所有的蓝天、阳光和空气,然后感叹:藏北什么都没有。空气稀薄,缺氧,人们几乎不可能生存。她不明白,太阳照在这么高的山上,她感觉不到温暖。当时和她一起去的还有5名女兵。那支军队从来没有过女兵,这是前所未有的。今天军区首长跟她说:现在不行,只有他们,以后也不会有人了。三年后,她去了新疆军区军医学校学习。本来,她想去军医大学。由于林彪事件,重灾区的军医大学推迟招生,不能再等了,她只好先走了。在校成绩优异,医院让她留校,想把她培养成一名优秀的外科医生。如果你真的留在学校,致力于治病救人,你可能真的会成为一名优秀的外科医生和教授专家,那么会不会出现一个今天几乎家喻户晓的优秀女作家,国家一级作家?她由衷地感谢母校的厚爱和挽留。她告诉我,在部队培养一名医生并不容易。如果她不回去,以后她的部队就没有位置了。她毅然回到阿里那个地方,但女兵都被调走了。汇报时,干部科长翻出过去的名单,发现有一个毕淑敏,但性别写的是男性,因为近几年部队里没有女兵。一等就是五年,直到她跳槽回北京,在1980的一家工厂上班,当了医务主任,主治医师。1991成为职业写手,前后行医22年。她对医生这个职业情有独钟,尤其是在几个生命濒临死亡的时候,她一手把他们拉了回来。看到一个个生命的复活和复兴,那种情感是非常让人欣赏的。

她的父亲也是军人,从官至师级,在文学艺术方面很有天赋,只是因为那一代人的环境,老人一辈子都是军人,一直无法从事文学。有一天,她爸爸突然对她说,我觉得你可以写点东西了。她很想展示藏北的军事生活。在父亲的鼓励下,她悄悄开始写作,并在一周内完成了她的处女作《昆仑的伤口》。这是1986,当时她34岁。对于一个从来没有写过东西的人来说,开始写一篇中篇文章,难免会没有基础和把握。她的丈夫卢树坤骑着自行车去了解放军文艺出版社。但也经常有例外。这部中篇小说第二年发表在《昆仑》杂志上,引起轰动,获得第四届昆仑文学奖。从此,她进入了中国文坛。在此期间,她一边当医生一边写作。后来她发现写作和医生是不能同时做的。她非常尊重医生这个职业。虽然她是基层医生,病危的不多,但是要全心全意去做,不能分心。这是一个务实的世界,我们不能随意夸大和修改延迟,更不能犯任何错误。毕竟性命攸关,责任感和职业素养要求她这么做。于是,她厂里的一个下岗工人,就去她朋友家做保姆,谈她,一次次夸这位好医生,聊得很开心,聊了很久,却连该做的工作都没做。她知道写作是一个想象的世界,一个虚拟的世界,可以夸张,不满意可以修改,甚至可以再造。就算写完发表了,没发表也没关系。毕竟是自己的事情,与人无关。她整天在这两个世界之间跳来跳去,总是感觉左右为难。这时候中国有色金属总公司眼力好,见识广,把她调去做了职业写手。22年后,脱下白大褂,离开医生岗位,对她来说是痛苦的。况且她年近30,对自己未来的创作也没有把握。她已经把指挥权握在手里两个月了,经过一番痛苦的徘徊思考,终于脱下白大褂,放下手术刀,放弃一些东西,做一些事情。很难兼顾生活中的一切,两者兼得。从此,她全身心地投入写作,写作,深深的缺乏自信,于是她想尽办法去弥补。先是自学了广播电视大学中文系,然后拿到了文学硕士,现在在读心理学博士。王蒙说她“真不知道世界上还有这么循规蹈矩的作家和文学道路。”正是有了这样坚实的脚步,她才一步步走到了今天的文坛。

到目前为止,她已经发表了近四百万字的作品,主要是小说和散文。内容概括如下:一是反映藏北军事生活;第二,它反映了医生的生活。在她的作品中,她一直关心人们的生活状态,除了在西藏生活和当医生的特殊经历,以及在我们的本性中,谁是女人,谁是母亲。所以她几乎每完成一部作品,总会在文坛引起轰动,引起社会反响。虽然不是什么大热门,但是作品可以再版很久,比如散文集《苏棉田》,已经再版很多次了;八卷本《毕淑敏文集》于2002年6月5438+10月出版,2月再版。在纯文学低迷的今天,“毕淑敏现象”确实值得研究。因为她是一名医生,她的小说始终不忘医生治病救人的宗旨,她帮助众生的志向,她善意的耐心,她有序的规则,清晰的医学头脑,她把对人的关怀和热情,变成了一种集道德、文学、科学于一体的思维方式、写作方式和行为方式。她直面死亡和血液污染,她的文字常常令人恐惧,但她的主旨仍然是平淡而愉快的。她只是单纯的希望人们能过得更好,让我们的社会更和谐,让我们的世界更美好。可以说,她的小说承载了高原的寒冷,青春的沉重,生命的厚重,死亡的从容,足以震撼每一个人的灵魂,冷静理性的叙述让她的作品有着难得的磅礴大气。的确,创作不仅需要作家对所写内容的熟悉,还需要作家难忘的经历,这应该是她成功的基础。长篇小说《红方》《血玲珑》不错,中篇小说《昆仑哀》《生死约》不错,短篇小说《紫色人形》《一厘米》《女人之约》不错。无疑,她的小说风格独特,自成一家。至于她的散文,坦白说,我更喜欢,不是因为我写的。她的散文是真实自然的自然流露,我一直不屑于那些装腔作势,虚假的文章。我看过很多她的散文集,比如《嫁鞋》、《素面朝天》、《大雁在哪里》等,她认为散文是一个包含了皮肉之痛的标本。心的运作是透明的,它的足迹被语言定格,成为散文。小说往往是根据心情来写的,没有什么章法和道理。散文看似漫不经心,其实是有纪律的。这是对所发生事情的情感回忆。所以散文在某种意义上具有历史性。小说里,她躲在人物背后,低声细语。在散文中,她站在漂浮的文学面前,自言自语。正因为如此,阅读她的小说揭示了她对世界的看法和形象。只有读她的散文,我才能真正读到一个鲜活的毕淑敏。得知她的17生日是在藏北高原度过的。同志们把罐装果汁倒在深棕色的牙刷罐里,他们互相碰了碰,向她表示祝贺。对于一个月只有一罐半的他们来说,这是一个盛大的庆典。知道自己带着武器、红十字箱、干粮、行军帐篷在无人区跋涉,爬了6000多米的山,她的心仿佛随着呼吸一起迸了出来,她仰望着头顶,俯视着万丈深渊。她第一次想到了死亡。知道她为20岁的班长换了沾满鲜血的寿衣,知道她28岁回到北京,结婚,生子,照顾家庭,她做了一个女人来到这个世界上应该做的一切。她是一个好妻子、好母亲、好医生和优秀的作家。这是人们的一致评价。

就创作而言,她是当今文坛最具实力和个性的女作家之一,在国内外获得了30多个文学奖。而且她还很谦虚,无论何时何地,从不张扬自己。这种性格应该说来自于母亲。她出生在新疆巴彦岱。她半岁的时候,她妈妈一路背着她去了北京。王蒙被发配新疆定居时,也是巴彦岱。有一次,她妈遇到王蒙,说起巴颜岱。她很感动,就陪着妈妈去巴彦岱寻根。这次,她的母亲来到了JD.COM的吉雅山,尽管她已经72岁了。每当她遇到一个斜坡,她总是上前帮助她。有些地方,她妈妈去不了,她宁愿不去,也要陪着她。有时候我们光顾着说点什么。她以为妈妈在后面,喊着转身去找。她不希望妈妈利用说话的机会,在前面的石头边慢慢等待。可见她不仅是夫妻,对母亲也很孝顺。贤惠善良,以这种性格和心境立足于世间,然后进行创作,作品能不感人,能不深受读者喜爱,能不经得住时间的考验吗?性格和文学终究是统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