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待教科书注释中的争议观点

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是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素质提高的人将成为社会进步的动力。近年来,教育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中学教育也开始了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为了适应这种形势的需要,中学历史教科书有了很大的变化,其中之一就是在教科书的注释中加入了对某一历史事件的不同看法。除了新版《中国古代史》没有在中国普及之外,《中国近代史》(第一卷)在六个地方介绍了这种争鸣的观点。主要问题是太平天国运动的性质、戊戌变法的性质以及对清末新政的评价。《中国近代史》(第二卷)有两种不同的观点,其时间限于1949之前;《世界近代史》(第一卷)在四个地方介绍了争鸣的观点,包括对哥伦布下西洋的评价、法国大革命的恐怖政策、革命的下限等等。《世界近代史》(第二卷)也在四个地方介绍了这种争鸣的观点。总之,这种介绍侧重于中国近代史和世界近代史。如何对待教科书中这种争鸣的观点,涉及到历史教学中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在此,我介绍一下自己的教学经验,供大家参考。

一,依靠教材来确认观点

教学大纲规定,中学历史教学的任务之一是使学生具有认识和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这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是认识和再现重要的事实、历史概念和历史结论;二是认识和再现历史的阶段特征、基本线索和发展过程。这种能力的培养主要是在教学实践中进行的,对争鸣观点的妥善处理与此有很大关系。

在《中国近代史》(第一卷)第28页的注释中,介绍了关于太平天国性质的三种观点。对于学生来说,前两种观点缺乏相应的知识支撑,教材中的大量史实印证了第三种观点,即太平天国运动是一场“带有资本主义因素的农民战争”,“它已不再是一场简单老式的农民战争。”重要史实之一:太平天国的纲领性文件《中国土地制度》,反映了农民阶级废除几千年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带有绝对平均主义的色彩。从这个角度看,可以理解为是旧式农民反封建斗争的延续;第二个史实:太平天国的另一个重要文献《资政新章》,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它是“先进的中国人提出的第一个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计划”,反映了鸦片战争后“向西方学习”新思潮的延续和发展。第三个史实:教科书从前因的角度介绍太平天国是“鸦片战争的回声”,后果提到太平天国“在反封建的同时,承担了反对外来侵略的任务”。所有这些史实都只是在印证注解中的第三个观点,这正是那个时代农民运动的烙印。它反映了鸦片战争后五六十年代中国社会的阶段性特征,即中国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中国国家主权开始丧失,农民阶级更加贫困。在没有新的生产关系和新的阶级力量的情况下,农民阶级奋起反抗。在处理教材时,要从阶级局限性的角度理解太平天国运动为什么带有旧农民战争的胎记,从时代背景分析它为什么染上了现代化的色彩。这种处理方式适合广大中学生,尤其是体质较弱的学生。

第二,介绍材料,引用观点。

在教材处理中,有一个必须注意的问题:学生对世界历史了解甚少。在教学中,对于新航路开辟等重大事件,要适当补充一些材料,帮助学生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从多个角度分析论证历史问题。

《世界近代史》(第一卷)第7页,介绍了对哥伦布及其美洲航行的三个评价。第三种观点认为:Golab的美国之旅有基于不公正行为的客观进步。这其实是前两种观点的综合。关于这三个观点,教科书呈现的史实和材料有限。在办理过程中,可以补充以下材料:(1)根据笔记中的第一个观点,可以引用中国古代史中明代新航路开辟和农业新品种引进后的“商业革命”的材料,证明世界市场的扩大对美国经济的进步作用和贡献。介绍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中关于殖民活动不仅揭露其罪恶,而且肯定其客观进步作用的论述(如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这些都预示着资本主义生产的曙光)。还可以帮助学生涉猎地理等其他学科,比如新航路沿途开辟的航线,了解沿途的地理、风土人情等自然人文条件;了解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世界各大洲相对封闭的局面,一个统一的世界历史真正从这个时候开始。通过这些材料,学生可以认识到哥伦布行为的客观效果对美国产生了积极有益的一面。他的主观动机也反映了那个时代资本主义对资本原始积累的迫切要求。当时资本主义的发展是历史的进步。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从这一历史事件中看到事物的矛盾和统一,有利于学生辩证思维的培养。(2)针对第二种观点,我们可以提供哥伦布关于黄金的名言,以及包括西班牙、英国在内的西方殖民者在美洲的掠夺活动,屠杀和奴役土著,破坏印第安文化等史实。,让学生明白哥伦布的主观动机和直接结果决定了他们到达美洲对印第安人来说意味着灾难。意识到印第安人的文明虽然相对落后,但认为对他们的掠夺和奴役是美国社会进步应该付出的代价是不公平的,这也与西方社会所倡导的人文主义思想相矛盾。(3)对于第三个观点,我们只需要从前面的材料中总结一下就可以了。

第三,引导学生启发自己的观点

在提高学生素质的过程中,历史学科不仅要培养学生知识和能力的统一,而且要全面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因此,近几年的高考也增加了对学生书面表达和解释的考查,以及3+X考试形式的试行,重点倡导学生活跃思维,启动全方位的知识和功能。有争议的观点特别适合这些能力的培养。

《中国近代史》(第一卷)第79页介绍了对清末新政的不同看法。在教材处理过程中,可以先引入那一节的观点取向,让学生了解这一历史事件与前后历史的关系。其次,介绍注释中的不同观点。联系戊戌变法后民国初年政治经济转型期的史实,可以论证这一观点。三是努力激发新思想。比如介绍新政时期的图片、邮票、文字等材料,同时在适当的时候让学生参与材料的收集和整理,让学生了解其课本之外的内容,在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对这一事件进行分析和思考,注意前后事件与国内外历史的联系,然后让学生口头表达,书面整理。由于这种方法的实施,许多学生加深了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并得出了不同的观点。第一,虽然清末新政实施的主观动机可以否定,但其客观效果是有利于社会进步的;观点二,其主观动机和客观效果都值得肯定,其失败只是中国社会封建势力根深蒂固所致。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将新政与整个世界的现代化潮流联系起来,得出结论:清末新政是清政府被动适应世界现代化潮流的产物,即中国历史从世界史发展到20世纪初的必然产物。这一切不仅大大增加了学生学史的上升,也让我对学生和自己的教学有了新的认识。

但是,要做好上述治疗,必须具备三个前提条件。第一,开学前老师和学生要做好资料收集的准备。二是时间相对自由,往往更适合高一高二;第三,在实施过程中要有民主的氛围,给学生充分的自由发表意见,然后进行适当的总结。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展示了合作、讨论、决策的潜能,同时极大地提高了适应能力,提高了心理素质,获得了新的学习方法,体验了学习的乐趣。但是,这种教学也对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新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