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小可的油气地质研究历程

极度敏感

(华东师范大学西欧与北美研究所,上海200062)

我不太懂地质学,但我和朱霞已经结婚45年了。虽然我们实际上见面的时间只有三分之一,而他又病又穷了半天,但我能从他的一言一行和诗词中体会到他的酸甜苦辣,所以我以后会写下来。

小珂出生在一个文学世家。他的祖先以他们的古诗而闻名。他一生从事教育,他的姑姑们也擅长文学。小珂小的时候,父母送给他古诗词。65,438+00岁的他,已经会作诗,和父母一起游历富春江等名胜,对山高水长的自然景观有了奇思妙想。

由于良好的家庭教育,小柯没有进入小学,而是用四年时间完成了中学学业。15岁,考入上海交通大学物理系。因为年轻人不习惯车床等工业劳动,又在学校图书馆看地质学书籍,所以理解了地质学的作用,并将其与童年时游历山川的兴趣联系起来。于是第二年他们去了南京(1936)并被中央大学地质系录取,在青山开始了他的地质生涯。这是他人生中第一次最重要的选择。

1940大学毕业后,考入中央地质调查局。在黄教授的指导下,参加了川黔湘地质矿产调查和全国地质图的编制工作,提高了实际工作能力,赢得了老人的好评。但由于工作繁重,收入微薄,同时还要承担哥哥在复旦大学的部分生活费。因为营养不良,体质下降,有时候会生病。1943前后,朋友程沃清、黄流相继去世以及他们的同事在贵州考察期间被土匪杀害等一系列不幸经历,使他在1944告别了在中央大学担任助教的贝贝,一度萌发了从文学(翻译、写作)中抛弃“土地”的念头。

本人1942中央大学地理系毕业。在学校的时候,因为地质学和地理学都属于理学院,所以我们在课堂上见过面,但是从来没有谈过话。65438年至0944年小柯回CUHK工作期间,我在沙坪坝南开中学教书。一次参加CUHK一个同学婚礼的机会,我们再次相遇并认识,并于6月1945+00在北碚结婚。小珂早先在地质调查所工作。

同年,抗战胜利后,社会各界积极准备“成功复员”,地质调查所不得不分批东进。然而,因为我工作的学校没有复员计划,所以我直到学年结束才能离开学校。其间,小可会来沙坪坝,等我的教学任务结束后,再返回上海。这时候正巧国民党教育部举行全国选拔留学生考试,南开中学是考场之一。就这样,我们就近考试,第二年,我们被瑞士录取为公派生,我被录取为官方外汇结算的自费生。就这样,从65438到0947,我们去了瑞士留学。肖克在苏黎世瑞士联邦理工学院(E.T.H)地质研究所学习构造地质学,师从斯陶博教授,在纳沙泰尔大学受E.Wegmann教授指导。在名师的指导和勤奋的学习下,结合国内工作的实践经验,他在地质理论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他很少做笔记,但当时记录了两本厚厚的外文阅读经验。当时我在苏黎世大学的研究生院学习人文地理。这两年,除了关心解放内战和家人安危,我过着紧张的学习生活。然而好景不长。1949,公使馆拒付公费,无法结汇。几经交涉,每人只拿到了回国的路费。这是考验去哪儿的又一个重要选择。相当一部分留学生,如彭国庆、袁,都是用旅费延长学业,至今没有回国。以我们的旅游费用总和,维持一个生活,然后再想办法出去,也不错了。更何况E.T.H是爱因斯坦曾经工作过的学校,在国际上很有名气,其地质系也享有很高的声誉。但强烈的爱国主义和地学要为祖国建设服务的信念,让我们在听到上海解放的消息后,下定决心打算回国。在全国尚未解放,海上航道仍被封锁的困难形势下,我们谢绝了恩师的挽留,于1949+10月回到了新中国的怀抱。

新中国重视矿产资源的开发。朱霞回国后,应浙江朱廷虎先生之邀,赴杭协助组建浙江省地质调查局,任副局长,在浙北进行地质矿产调查。我在浙江省工矿厅资料室做工矿报道编辑,过着比较清静的生活。在此期间,小柯的工作和健康状况良好。记得1951上海调建华东地质调查所的时候,我每天早上都去外滩的华东工业部上班。巷子里里外外,邻居们都说他长得帅帅的像个大学生,体质比解放前有了很大的提高。期间,他在山东、马鞍山、安徽、大别山等地对金、铜、铁、硫铁矿进行了实地调查。不久机构调整,华东地质办撤销。调任北京地质部地质矿产司负责煤田地质勘探工作,先后赴河南平顶山、山西唐毅、内蒙古石拐子等重点地区调研指导。为了照顾两个长辈,抚养三个孩子,我留在了上海,在华东师范大学任教,开始了长达30年的漫长分居生活。

65438年到0955年,帝国主义封锁中国,石油无法进口。外国反动学者还鼓吹“中国贫油论”。地质部召开全国石油普查会议时,小珂出于爱国主义和驳斥外国反动言论,自告奋勇到西北勘探石油等资源。这是他人生的又一次重大选择。

1955到1958这四年间,西北交通艰难,设备简陋,其中的艰辛是现在的年轻人无法想象的。一个从国外归来的游子,坦然面对生活状态的巨大变化。为适应祖国建设的需要,他率队勘探了新疆准噶尔盆地北部,获得了良好的油气前景,为克拉玛依油区建设做出了贡献。后赴青海柴达木盆地进行油气综合调查,于1957取得冷湖浅钻井产油、马海盐湖产天然气的成果。同时,还在藏北和昆仑山北坡开展了除石油以外的金属矿产研究,穿越昆仑、可可西里、唐古拉山,在藏北开展工作。在这四年里,我在北京报道完工作后回家短暂停留,没有假期。有一年春节没回家。寒山天,晚上帐篷里的茶都冻住了,只能用酒代茶。车行受阻,脱下棉衣填车轮,没有新鲜的食物营养,以至于体质下降。为了维持必要的营养和御寒,我们不得不用高价的罐头和酒来补充能量。影响到家里的工资,就开玩笑说他承担一个人的生活费,我负责全家的生活费。为了保证他的健康,我们无怨无悔。不够的时候,仙翁就卖一些书来弥补,但从来不告诉任何人。在此期间,他以乐观的态度面对困难,不仅在工作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还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至今仍为许多地质界同仁所津津乐道。1959、1960年被调到东北松辽盆地,为大庆油田的发现和建设,与关世聪先生一起夜以继日地工作。作为周年油田发现的有功人员之一,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20世纪60年代初,他调查了中国南方的油气地质,参与了华东地质研究所的筹备工作,主持了华东地区1∶20万地质图的野外验收和报告审查,并对区域地质矿产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在此期间,叶先生和刘光鼎先生被调到海洋地质研究所,住在同一个医院,互相进行业务交流,为他们长期的学术合作奠定了基础。此时,在李主任的领导下,华东院的工作开展得很顺利,但好景不长。文革初期,他和很多知识分子一样,遭受了各种不公平的遭遇。但他仍坚持不懈地探索中国的油气地质学和大地构造学理论。在特殊困难下,他首次引入板块构造理论,并将其应用于中国油气盆地研究。文革后期,他得知崔振东同志来江苏负责石油勘探,他欣然接受邀请,再次到江苏石油勘探指挥部一线工作。1975左右,随王镇副总理赴黑龙江、山东等地考察黄金勘探,但后来因病去上海治疗,但因病在宁,不能在上海住院。此时腹痛难以动弹,只能从巷子里借了一辆代步车,被孩子推着去华山医院就地治疗。文革后,因急性胰胆疼痛,住进南京工人医院治疗。随着政治整风,他的医疗条件不断得到改善。在治疗期间,得到了原地矿部石油地质局、江苏省科委、江苏省石油勘探指挥部、华东地质研究院等领导和同事的关心和帮助。依靠工人医院医生高超的医术,经过12小时的手术,终于将病灶切除。但由于身体虚弱,术后高烧等反复多次,9人死亡。然而,不管他的情况和健康状况如何,他对石油地质学和大地构造学的研究从未停止过。在1978的最后12年期间,他从未停止关注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他在江苏投身油气勘探的同时,结合生产实际,提出了“石油调查领域广阔”和“石油调查工作部署设想”等重要工作建议。在赛峰同志主持的第二轮油气普查工作会议上,他的意见受到高度重视,产生了重要影响。在此期间,他有机会去法国、荷兰和加拿大参加相关的国际学术活动。他在第26届世界地质大会上发表了演讲,影响很大。65438-0984年调回上海,任上海海洋地质调查局技术顾问,并兼任同济大学教授,指导博士生开展“中国大陆边缘构造演化研究”,同时将自己调查和理论研究中总结的学术论点汇编出版为专著《朱霞论中国含油气盆地构造和板块构造基本问题》。80年代中期对西北情有独钟,对新疆油气开发更是乐此不疲。他回新疆与李奔同志见面并再次探险后,因肠梗阻在华东医院再次手术,健康状况明显下降。然而,他仍然非常关心中国的石油勘探,并不断提出重要建议。他不仅成立了石油地质研究所,还在无锡主持和领导了盆地研究室,系统地开展了中国油气盆地形成发展的动力机制理论研究,指导勘探决策,还通过中国石油学会组织原石油工业部、地质部有关专家对中国油气盆地的形成条件和油气分布进行了研究和讨论,并编辑出版了《中国中、新生代盆地结构与演化》一书。特别是他主编的《中国沉积盆地》一书,是世界沉积盆地系列丛书的第一卷,其外文版由荷兰Elsair Wei出版社出版。作为主编,朱霞不仅要协调整体布局和结构,还要花大量时间润色文字,尤其是外文稿件,还要联系出版社。他每天花很多精力坐在沙发上,弯腰看书复习。他的石油勘探哲学认为“一个石油勘探家应该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不断探索知识,他的责任永远是面向未来,探索道路”。这是他多年来一直追求的。多年来,他利用自己阅读英语、德语、法语和俄语的能力,密切关注国内外学术思想的最新发展,翻译了许多著作。在工作中,他非常愿意与有关同志交流经验,以推动国内油气勘探和学术思想的进步。我记得1990年初的时候,他因病身体在下降。他忍着疼痛,坚持到无锡中心实验室,在4月17日做了“活动理论结构的历史观”的报告。他想完成它,但由于他日益严重的疾病,他无法亲自完成它。5月20日回到上海,小珂的脚肿到了膝盖,医生当即告知要住院。他真的为石油地质事业鞠躬尽瘁!以前为了和编制中国海域及其邻域地质地球物理系列图的同志们讨论,经常一谈就是三四个小时,经常引起我小孙子的焦虑,觉得爷爷太累了。萧克不是天生的党员,但他以党外的布尔什维克要求自己。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和科学院院士,他对工作极其负责,尊重前辈和学者,虚心求教,也善于团结不同性格的同事。对于年轻的朋友和学生,他愿意做梯子,细心帮助他们,因此容易与人相处,被视为良师益友。

小珂一生致力于地质科学,从小一直喜爱他所渴望的诗歌,一生写了很多诗,其中他认为可以借用两句诗来概括他的性格。一个是他20世纪50年代在柴达木盆地写的:

在地板上,遮住天空,让它去吧,

鲁戈深夜来了,

在讨论了山经和石头原理之后,

寂寞冷崖上的一首诗。

他写的是当时的情况,但不妨看作是他内心世界的反映,即在广博知识的基础上,打开思路,做艰苦的工作,探索独特的知识。另一个是他的《红色弹珠》:

苍山不允许染靛蓝,

还在担心自己又冷又白又没心没肺,

我想和珊瑚在一起,

银蜡烛秋光温暖的绘画屏幕。

这是写在70岁的时候,题外话似乎在感叹,一个持重自己,热心于世界的高尚诗人学者,正在用银色的寺庙献出自己的生命,在地质学家中,不断为国家经济建设和地质进步的“画屏”送去温暖。这充分说明他热爱生活,热爱地质工作。不幸的是,疾病过早地夺去了他的生命。能安慰他的是,祖国的经济建设蒸蒸日上。他曾经勤勤恳恳勘测的“西气”即将“东运”,为祖国和人民的建设服务。东海的天然气服务了浦东的工业和人民,陆上各个地区的石油勘探也有了很大的进展。新疆塔河也发现了一个亿吨级的大油田。在十年的牺牲中,许多同道学者和学生怀念他,并在他的理论的应用和发展中取得了新的成就,为祖国的建设做出了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