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创建文明城市以来的变化。

淮北市坚持把创建工作作为满足群众需求、促进社会和谐的“以人为本工程”。淮北市从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入手,聚焦最需要经济发展的地方,从创建工作最根本的环节入手,不断探索和实践煤城文明发展之路,形成了具有淮北特色的创建优势和品牌效应,使现代煤城充满活力与和谐。继2002年、2005年连续两年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先进市”荣誉称号后,今年4月,我市又以全省综合考评第二名的成绩被授予“安徽省首届文明城市”。近日,我市作为“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先进市”候选城市,被省文明委推荐至中央文明委。文明创建已成为宣传淮北、展示形象的重要窗口。

——从最根本的创建工作入手,努力提高公民的文明素质。抓住道德品质这个根本,我市深入开展“遵守公德、做三好事”、“我推荐我评价身边好人”、“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等公民道德教育实践活动,举办“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礼仪知识竞赛和道德模范巡回讲座,激励引导人们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涌现出爱岗敬业模范、助人为乐模范李等。大力实施“小公民道德建设计划”,在全市城乡未成年人中广泛开展“知荣辱、讲文明、树新风”道德实践活动,动员城乡未成年人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道德实践活动,从点滴做起,形成良好习惯,培养高尚品质,做道德人。

——从最基层的地方做起,努力提升城市文明水平。制定实施《关于加强社区建设的意见》等34个规范性文件,实现了管理重心的转移。推动各级文明单位建立与社区结对帮扶的长效机制,不断提高社区创建水平。相山区、海工社区分别被授予“全国文明社区建设示范市”、“全国百名文明青年社区”称号,淮北供电社区等12社区被授予安徽省第二批文明社区。深入开展“文明示范街”、“人民满意基层站”等活动。作为全省唯一的商业街,蒙山路被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授予第七批全国“十万家无假货店铺”荣誉称号。十二中等45个单位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安徽省文明单位”荣誉称号。推出了濉溪县刘桥镇、杜集区高月镇、烈山区烈山镇洪庄村等一批全国有影响力的乡村创建模式,打造了村镇文明品牌。

——从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入手,着力优化城市发展环境。我市把为群众提供“零距离服务”作为优化发展环境的必由之路,积极推进政务公开。早在2001年8月,就建立了集审批、收费、咨询等多重功能于一体的行政服务中心,集中了公安、市容、工商等36个部门,采用“一门式”运行模式,有效缩短了审批时限。设立“专业热线”、“专业对话”,开通市长热线、消费者投诉热线、便民服务热线,24小时为市民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在集中治理城市脏乱差的基础上,集中开展了完善城市绿化、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照明水平、社区环境集中治理、户外广告综合整治等市容环境综合治理活动,着力提升城市形象和品位。深化城市管理体制改革,积极推进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较好地解决了多头执法的混乱局面。实施市、区环卫一体化作业,全市600多万平方米保洁面积实现“五干净五无”部级标准。

-从最基本的目的出发,努力改善城市生活环境。大力发展城市绿化建设,新增园林绿地6.36公顷,我市被建设部命名为“国家园林城市”。投资4.6亿元对194平方公里采煤沉陷区进行综合治理保护,治理水面441000亩,完成土地复垦1306亩,成功解决了沉陷区治理的世界性难题,被前来视察的联合国官员誉为“土地再生的奇迹”,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项目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广场是城市的名片。近年来,该市先后建成并投入使用了世纪、王祥、中泰等城市广场。许多市民和外国游客在宽阔美丽的广场上漫步,放松身心,享受城市客厅带来的欢乐。时代公园、惠泽公园、国家矿山公园、何穗生态园、香山公园相继新建改建,香山公园荣获国家“3A”级景区称号。南湖公园被建设部批准为首批“国家城市湿地公园”。“民心工程”是大局。在大力实施“六大民生工程”的基础上,我市去年底投资8.44亿元,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天然气、城市道路、截污引水、城市绿化、老城区街道改造等15项惠民工程,事关未来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城市的利益。如今,淮北市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都在不断提升。“淮北真是年年如此!这里没有一个煤城的影子!”来淮北的人都忍不住感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