柞水县营盘区营盘

位于柞水县西北部,面积471平方公里。2749户,11070人。辖王耀、梁河、老林、太和、龙潭5个乡镇,22个行政村,107个自然村。* * *柞水县营盘区委、区政府驻营盘街王耀乡,距柞水县城18km。柞水至Xi安的公路干线穿过境内。

营盘区的乡镇在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以前隶属于都城、凌渡、陕北、咸宁(今长安县),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隶属于孝义堂。

王耀镇

位于柞水县西部。唐代名医孙思邈,因在中国多年采药而得名。东与市镇区西川乡相邻,南与市镇区干游镇、歧坪乡相邻,西与宁陕县两河乡、沙罗乡相邻,北与老林、太和、龙潭乡相邻。面积147.5平方公里。1372户5387人。辖沙沟、安沟、营镇、药王塘、药王沟、车家河、七里沟、芦菜沟等8个行政村和42个自然村。柞水县王耀乡党委、乡政府设在距柞水县城13km的药王塘村。柞水至Xi安的公路干线穿过境内。

王耀乡以农业为主,有耕地6169亩,森林丘陵152600亩。主要农作物有玉米、小麦、大豆、马铃薯和杂粮。出产核桃、板栗和漆油。

王耀镇有商店和医院。中学1,中心小学1,小学13。

沙沟、安沟行政村回族90余人。

药王堂是唐代名医孙思邈采药的地方。晾药台和藏药洞还在,淘药井被毁了。

营盘镇是宋代以后兵家扎营的地方,故名营盘。

大山茶是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孝义堂建立后的第一座堂市。东城门遗址还在。

蔡鹭沟口的拱背桥(古称万安桥)建于清道光十一年(1831)。结构完整,美观大方。1987被洪水冲毁。

石窑沟和郭家沟有磁铁矿,车家河有黄铁矿,储量2.8万吨。

龙潭镇

位于柞水县西北部,因龙潭子而得名。东邻采育瑶区凤北河乡,南接王耀乡,西接太和乡,北接长安县大峪乡。面积68.5平方公里,有338户1401人。辖杨树庙、平水岔、碾盘、龙潭、陆平5个行政村,21个自然村。* * *柞水县,龙潭乡党委、乡政府驻在柞水县城26公里外的野猫沟口,有简易公路通往营盘和柞水县城。

龙潭乡以农业为主,耕地1.338亩,森林丘陵91.000亩。主要农作物有玉米、马铃薯、豆类和杂粮。出产漆器、菌类、木材和中草药。

龙潭乡有供销社和卫生院。1中心小学,5所小学。

盘盘石、牛角槽、北沟、南沟有磁铁矿,干沟有铜矿。

太和镇

位于柞水县西北部,因宇泰河和太和街而得名。东邻龙潭乡,南接王耀乡,西接老林乡,北接长安王莽乡。它占地78.5平方公里。380户,1673人。辖陈星、秦峰、裕兴三个行政村,18个自然村。* * *柞水县,太和乡党委、乡政府驻太和街,距柞水县城30公里,有简易公路通往营盘和柞水县城。

太和乡山沟幽深,气候极寒,耕地1.956亩,森林丘陵9.88万亩。主要农作物是玉米、马铃薯和杂粮。产漆、中草药和黑木耳。

太和乡有供销社和卫生院。1中心小学,5所小学。

65438-0946,长作工委坚持在陈家沟、小草沟活动。

北风里有磁铁矿。

老林镇

位于柞水县西北部。它因其茂密的森林和悠久的历史而得名。东邻太和乡,南接王耀乡,西接宁陕县沙罗乡,北接长安县伍兹乡。面积121.5平方公里。382户,1555人。辖林峰、红庙河、朱家湾3个行政村,13个自然村。柞水县老林乡党委、乡政府驻在距柞水县城24公里的红庙河口。柞水至Xi安的公路干线穿过境内。

老林乡森林茂密,气候寒冷,耕地1609亩,森林丘陵166700亩。主要农作物是玉米、马铃薯和豆类。出产漆、漆油、菌类、木材和中草药。

牛背梁,海拔2802.1米,是陕西省东秦岭最高峰。牛背梁上生活着70多只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羚牛。

老林乡有供销社和医院。1中心小学,5所小学。

梁河乡

位于柞水县城西,因两河街而得名。东邻石镇区歧坪乡,南接镇安县东河乡,西接宁陕县沙罗乡,北接本区王耀乡。面积55平方公里,277户,1054人。辖三义、新丰、中华三个行政村,13个自然村。在* * *柞水县,党委、乡政府驻在距柞水县城30公里的两河街道,有简易公路通往营盘和柞水县城。

两河乡山沟深,土地贫瘠,耕地1.823亩,森林丘陵1.07万亩。主要农作物是玉米、马铃薯和杂粮。出产核桃、生漆、漆油、木耳、木材和中药材。

两河乡有供销社和卫生院。1中心小学,3所小学。

建国前,两河乡普遍存在大骨节病。

渔区有铜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