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社会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困难职工的生活。最近政治局常委会专门研究了困难职工的生活安置问题。根据党中央部署,岁末年初,河南省各地采取多种措施,确保社会弱势群体生产生活安置。

报道:记者:谢登科

编辑:穆景

生产地:王海霞

来源: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8万党员干部与困难职工“手拉手”。

今年以来,河南省各级党委政府广泛开展帮扶活动。全省近8万名党员干部与困难职工“手拉手”,* * *捐款654.38+063万元,安排困难职工465.438+0769人及其子女965.438+046人,减免各项医疗费用207.3万元,初步形成了齐新帮扶困难职工的新局面。

年初,河南省出台《关于帮扶全省困难职工的实施方案》,要求全省各地建立健全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帮扶困难职工的长效机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每年为困难下岗职工提供若干次技能培训和一定数量的就业岗位;卫生部门应为有需要的工人设立定点医院,以确保他们的基本医疗。教育部门确保困难职工子女完成义务教育后不辍学,对考入国家高等院校的困难职工子女给予适当补助。全省各级党委对此高度重视,部门各司其职,工会积极组织,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开封市是河南省最早开展帮扶活动的城市。他们在全市实施了多层次、全方位的“扶贫”工程。来自市、区政府242个机关、直属事业单位的万名党员干部与242个居委会结对,以居委会为联系点,与辖区内23627名下岗职工建立了帮扶联系,帮助他们摆脱了困难。

河南:30万下岗职工将在社区服务业就业。

焦作农机局工人下乡技术指导。

记者从河南省计委获悉,未来三年河南省社区服务业将以高于GDP的速度增长,预计将创造就业岗位70万个以上,其中公益性岗位1.5万个,可实现下岗职工再就业30万人以上,安置就业30万人。

据介绍,社区服务业具有就业门槛低、服务领域广多层次、多元化、就业容量大等突出特点。截止2001年末,河南省城市社区服务下岗职工8008人,社区从业人员近一半是下岗职工。加快发展社区服务业,不仅能为全省城镇居民提供多种形式的便民服务,提高居民生活质量,还能不断吸纳大量劳动力就业。

未来三年,在“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企业管理、产业化发展”的指导思想下,河南省将重点发展以下领域的社区就业:社区就业服务业,包括利用信息技术开展社区就业培训、职业介绍、就业援助、岗位开发和劳动力市场建设;社区便民利民服务,包括家政、物业管理、养老、托幼、配送、居家养老、维修等行业;社区文化产业,包括图书馆、文化馆、社区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公益文化和公众参与、健康向上的经营性文化项目;社区医疗保健业,鼓励发展方便患者的多种医疗服务和按摩、健身、保健服务,鼓励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和体育竞赛。

驻马店实施小额贴息贷款,帮助困难职工再就业。

河南省驻马店市综合运用信息引导、技术培训、资金支持等手段,建立由总工会管理、财政部门协调、县工会组织实施的下岗职工再就业援助机制。它有计划、有组织地挖掘适合下岗职工再就业的岗位,通过分级小额贴息资金的方式提取信贷资金,帮助下岗职工实现再就业。该措施实施三个月来,全市已向困难职工发放贷款利息53.6万元,帮助2000多名下岗职工顺利就业。

中州铝厂的工人在生产。

今年9月16,驻马店市出台《困难职工再就业小额贴息贷款实施办法》,帮助以40岁以上女性、50岁以上男性为主的困难下岗职工通过创业实现自救。贴息资金由市、县(区)总工会“四分”从经费、地方财政配套、企事业单位拨款、社会各界认捐中筹集和收取。从事个体经营大排档的,贴息贷款1000-2000元;从事个体修理、小型加工的,贷款贴息2000-3000元;从事个体工商商店经济实体的,贷款贴息5000-30000元。工会部门严把帮扶对象和项目的选择关,选择有一定技术能力和创业愿望的员工投入贴息资金,加强指导和跟踪服务,确保一户帮扶、一户致富,努力实现贴息不减免。

自实施小额贴息贷款帮扶措施以来,驻马店市成功解决了困难下岗职工的启动资金问题,同时举办了家电维修、烹饪、养殖、美容美发等实用技能培训班176期(次)。免费,并培训了8578名困难职工,从而以贴息贷款援助的形式解决了困难下岗职工“二次创业”的技术难题,引导他们从事第三产业,发展私营企业。目前,全市财政部门已向困难下岗职工发放贴息贷款705.3万元,有新加工、小养殖、小商店、小修理、小企业等下岗职工“五小”项目1907个。

郑州实行资产抵押,保障员工“养命钱”

郑州电铝厂施工现场

今年以来,郑州利用资产抵押清理未缴纳养老保险费的企业欠款,由市劳保基金统筹的养老保险费每月已有数百万元入账。目前,郑州14家拖欠企业已办理资产抵押手续,清理收回拖欠款项5000多万元。

拖欠保险费的问题严重困扰着郑州的社会保障工作。全市最高拖欠社保费超过3亿元,最长拖欠达80个月。为了保障社会保险基金的安全,保证职工的“生存钱”,郑州市政府提出对长期拖欠的企业进行资产抵押,政府成立社会保险资产管理中心对资产抵押进行管理。抵押到期后欠款不能还清的,社会保险资产管理中心将拍卖企业抵押的土地和房产,所得款项用于为职工缴纳养老保险费。今年6月,郑州市政府正式发布《关于社会保险资产抵押管理的通知》,明确了社会保险资产抵押的范围和使用对象。

实行资产抵押,保障员工的“养老钱”,广受企业和员工欢迎。办理资产抵押的郑州毛纺织厂一位负责人表示,实行资产抵押不仅可以稳定职工情绪,解决职工后顾之忧,还可以倒逼企业进行资产开发,寻求资源的最佳配置。到去年底,郑州毛纺织厂欠职工养老保险费548万元,企业先后拿出两块土地作为资产抵押。目前已还款654.38+0.55万元,收回第一笔抵押土地。

郑州市经贸委相关人员表示,以资产抵押的方式清偿养老保险费,保证了社会保险欠费的清偿,直接维护了职工的利益。同时,也给企业的生产经营带来了新的压力。失去了土地、房产等“最后一道防线”的企业,会想方设法改变经营理念,通过资本运作等方式激活企业。

郑州为困难群体建立“关爱机制”。

近年来,郑州逐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大力倡导社会救助氛围,为困难职工构建全方位、长效的“关爱机制”。

焦作人才招聘会

郑州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着力构建“政府关爱机制”。近年来,郑州市根据政府财力的增长,多次提高困难职工最低生活保障线标准,现已达到每人每月180元,比起步阶段提高了50%。郑州还在全省率先推出廉租房制度,逐步解决住房不足4平方米群众的住房困难。今年以来,郑州实施了一年5万人的就业计划。下岗职工、失业人员等困难群体只要不挑挑拣拣,一周内就能实现就业。近日,郑州市还出台了“低保”人员就医及其子女上学的特殊政策。“低收入”人员到定点医院就诊,医疗费用可减免10%至50%。“低保”对象子女在义务教育阶段免除学杂费和书本费,一旦考上大学,政府补助5000元。

郑州注重动员社会力量,倡导并形成“社会关爱机制”。近年来,郑州送温暖工程基金组织慰问困难职工654.38+0.2万人次,发放2000多万元。市总工会建立的职业发展中心已为2万多名下岗职工找到了工作,为近4万人提供了免费职业培训。今年6月5438+10月,郑州领导带头,各机关、企事业单位、私营业主争相捐款,成立了贫困职工帮扶基金。目前已接收83个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捐款654.38+0.257万元。按照《帮扶基金管理办法》的规定,本市下岗失业人员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但家庭生活仍有特殊困难的,“帮扶基金”提供生活救助和技能培训。对因大病或其他原因致贫的,提供500元以内或每户每年累计不超过2000元的救助;需要贷款再就业的,一次性提供一年2000元以下的无息贷款;再就业需要贷款的,城市商业银行可对每户1万元以内的贷款提供1年贴息;当困难职工的合法权益因劳动争议受到侵害,需要律师代理时,“帮扶基金”可提供50%的律师费。最近,该市专门发出了“帮扶一组,结对子”的号召,帮助有困难的工人。

政府关怀和社会关怀机制的紧密结合,及时有效地帮助了郑州市的贫困职工。河南省委常委、郑州市委书记李克表示,关爱弱势群体是政府工程,也是全社会的系统工程。要多管齐下,多管齐下,建立长效机制,最终帮助困难群众摆脱困境。

郑州为企业裁员立“规矩”

为规范企业经济性裁员,保护职工合法权益,河南省郑州市今年出台了《企业经济性裁员实施意见》。《意见》实施半年多来,本市因企业经济性裁员引发的劳动争议明显减少,未发生一起群体性上访事件。

中州铝厂的工人乘坐铁路专用线上班。

郑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制定的《企业经济性裁员实施意见》明确,符合下列五个条件之一的企业,方可裁员:濒临破产,被人民法院宣告进入法定整顿期间的;严重亏损、资不抵债,经政府批准关闭整顿;生产经营连续三年亏损,全部生产线停产超过12个月,无力支付职工最低工资;连续两年开工率低于60%,连续六个月以上无力支付职工最低生活费的;因改革和生产需要,经国务院或者省人民政府特别批准的。《意见》规定,可以实施经济性裁员的企业,应当遵循以下程序:提前30日向企业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制定裁员计划;企业职工代表大会或职工代表大会对裁减方案进行表决并形成决议;向有关部门申报;企业向全体员工正式公布裁员计划,并为下岗人员办理解除劳动合同、支付经济补偿金、办理社会保险等手续。

郑州市政府还首次对企业不得裁员的职工做出了特殊规定:患职业病或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和哺乳期的;现役军人配偶、烈士遗属(配偶)、按比例安置的残疾人、市级以上劳动模范;距退休年龄不足10年的老职工和两年内安置在企业的复员退伍军人、转业军官及其配偶;夫妻双方在同一企业的,只能裁一人。

据介绍,近年来,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加剧,经济性裁员成为企业谋求改革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由此引发的员工与企业之间因裁员引发的纠纷呈上升趋势,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一大隐患。郑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在认真调查这一情况的基础上,在全省首次制定了企业裁员“细则”,受到了企业和职工的普遍欢迎。近年来,民营企业河南园林集团公司先后兼并或收购9家国有企业,增加安置职工数万人。在过去,关于就业的争议不断。该公司董事长谢说:“过去政府对企业用工行为的规定和如何裁减员工的规定不明确,企业和员工要商量,协商不成就成了矛盾。《意见》的出台,让企业有章可循,节省了大量时间和精力。”据了解,今年以来,包括一次性买断工龄在内,园林集团共裁掉各类人员3000多人,没有出现一起上访事件。这家企业所属的河南新鑫药业公司的一名工人说,有了政府的明文规定,员工的合法权益自然有了保障。

驻马店市:万名党员干部帮扶万名困难职工。

河南省驻马店市在全市开展“万名党员干部帮扶万名困难职工”活动,转变了干部作风,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当前,党员干部积极参与帮扶困难职工,社会弱势群体特别是企业职工生产生活情绪高涨。

姬旭制造了一个角球

驻马店市总工会主席郭告诉记者,今年以来,全市11000多名党员干部对15000多名困难职工进行了帮扶,党员干部走访慰问困难职工27000多名,捐赠救助金200多万元,送去救济项目2298个,帮助他们解决就业6566个。

驻马店市有51万贫困职工,大部分集中在停产、停业或破产的企业。驻马店市委市政府在对困难职工底数进行详细调查后,决定在全体党员干部中开展“万名党员干部帮扶万名困难职工”活动。该市制定了统一的“一对一、结对”帮扶方法和步骤,确定了参加帮扶活动的党员干部人数。对于帮扶对象的分配,该市提出,重点企业党员干部在帮助好其他困难企业最困难职工的同时,也要帮助好他们。党政部门领导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在贫困职工中选择贫困户进行帮扶。副处级以上领导干部至少要帮扶一名贫困职工,限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帮扶一段时间后使其走出困境,为贫困职工树立榜样。确山县委书记向祥义与县服务公司下岗职工李建平结对子。在为他提供生活帮助的同时,鼓励他发挥自己做包子的特长,帮她考察经营地点,为下岗女工开办包子店。在领导干部的带动下,驻马店许多党员干部走出机关单位,帮助家中困难职工。

驻马店市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和所在单位两个积极性,不断拓宽帮扶渠道和范围。市卫生局协调医疗卫生部门,建立了14贫困职工优诊点医院,为贫困职工发放了医疗优惠卡,实施了10%至50%免费挂号、减免待遇的优诊政策。教育部门成立了贫困职工子女助学中心,确保接受义务教育的贫困职工子女正常上学,考上大学的贫困职工子女不会因为交不起学费而辍学。各级工会部门充分发挥职工学校的阵地作用,免费举办各类培训班,帮助贫困职工转变就业观念,提高就业技能。

郑州:实施“五万人就业计划”

河南省郑州市从2000年开始实施“五万人就业计划”,取得了显著成效。2000年和2001年,全市城镇从业人员分别达到5.86万人和5.92万人。今年上半年,郑州市城镇求职人员33740人,占年度计划的67.5%。

驻马店电表厂生产车间

郑州市政府在实践中认识到,解决城市就业和再就业问题的关键在于投资和完善劳动就业服务机构建设。近年来,该市在财政困难的情况下,投资5000多万元新建和改建了市人力资源中心市场和分市场、再就业培训大楼、失业保险服务大厅、职业介绍中心和劳动就业培训中心等。,劳动就业服务机构的办公条件和服务功能明显改善。全市劳动就业培训能力比以前增加了两倍,年培训能力达3万人。三年来,全市投入专项培训费10多万元,培训下岗职工65438+万人。2001,全市职业介绍机构推荐岗位2.5万个。

作为全国100社区就业服务和10家政服务试点城市,郑州积极开发社区服务岗位,吸纳更多下岗职工。2001年,全市新建劳动服务企业、社区就业组织、生产自救基地50余个,安置下岗失业人员7900余人。通过实施优惠政策,帮助365,438,000多名下岗失业人员自谋职业或组织起来就业。今年,该市提供了200个社区保安岗位,优先考虑下岗工人。郑州中原沙嫂家政服务公司与中原区林山寨街道办事处合作,买断辖区20多条道路的保洁权,安排下岗职工200多人。

今年4月,金水区在郑州市率先建立社区劳动保障服务组织,工作人员160人,向全区105个社区居委会发放微机,开展辖区下岗、失业、退休和城市低保人员的调查登记和即时服务。区人力资源市场每周五、周六定期举办现场招聘会,为下岗失业人员提供免费服务。今年上半年,先后举办了112场招聘会,共接待求职者7762人,用人单位782家。今年6-6月,全区城镇求职人员654386890人实现就业再就业,占市政府下达计划的65.6%。

信阳市:四分之一下岗职工通过输出劳务实现异地再就业。

河南省信阳市大力发展劳务输出,鼓励下岗职工到市外、省外、国外求职、挣票。目前,全市通过劳务输出实现再就业的下岗职工有2.9万人,占下岗职工人数的27.6%。劳务输出已成为促进下岗职工再就业的重要途径。

郑州下岗女工参加志愿者活动。

信阳是农业大市,人口多,工业基础小。全市770万人口中,80%是农村人,近200万是农村剩余劳动力,8万多是国企下岗职工。加上每年新增的劳动力,城市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

信阳市有外出打工的传统。市委、市政府要因势利导,完善组织,提高服务。我市成立了专门的劳务输出管理局,与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合署办公,下设劳务输出管理办公室,具体负责全市劳务输出工作。各县也成立了相应的机构。在机构改革过程中,新县成立了县对外劳务合作管理局,突出和加强对外劳务输出。

很多地方自发的农民工比较多,地方政府似乎做得很少。信阳市主动利用劳动力市场信息网收集各种可靠的就业信息,免费为下岗职工提供咨询服务。近年来,我市与新疆建工集团、深圳富士康电子公司等大型企业以及中建总公司、中土公司、天津利达公司等大型跨国公司建立了稳定的国际国内劳务合作关系。去年以来,全市各级劳动保障部门共发布国内外劳务信息1025条,提供就业岗位76000多个,* * *安置下岗职工4801人。信阳市浉河区一家建筑公司的李法忠,早期被输出到新疆建工集团时是一名普通的水暖工。经过十几年的奋斗,他现在已经成为一家建筑公司的经理,带领着1,200多人,先后吸纳了家乡1多名下岗职工发展。他本人2006年被共青团中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建设部等国家授予称号,5438+0。

新县有国际劳务输出的传统。县劳务公司在输出过程中,把解决下岗职工回来的问题作为对外劳务输出的重点,先把每批对外劳务份额的一定比例给下岗职工。近年来,该县对外劳务输出4600余人,其中下岗职工680人,占困难下岗职工总数的45%。县人事劳动局还筹资300多万元建立了劳务输出技术培训中心。近年来,已培训下岗职工565,438+00多人。今年2月,56名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下岗工人经过培训后被派往国外。

劳务输出不仅促进了下岗职工的再就业,解决了他们的生活问题,也为他们未来的创业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为了掌握黑米酒的酿造技术,固始县原食品厂下岗女工刘雪芳到陕西洋县一家黑米酒厂打工。经过艰苦的学习和磨炼,她回到家乡,创办了自己的黑米酒厂。目前,工厂已发展成为豫南知名的民营企业,固定资产12万,年产值3000万元,年利润100万元。

四年时间,河南有116万人再就业。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河南采取多种措施,使全省再就业工作取得一定成效。据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统计,自1998以来,全省共有1167000名下岗职工实现了再就业,再就业比例每年保持在46%以上。然而,再就业率逐年下降,再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

自1999以来,河南省主要领导每年都出席全省社会保障工作会议,对这项工作作出专门部署,并与各市政府签订《社会保障目标管理责任书》,将再就业工作纳入政府目标考核体系和重要督办事项。今年4月,省委连续召开两次党员干部会议,安排解决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

河南在促进再就业过程中,因地制宜,尽量采取措施,各地在实践中创造的“五管齐下、八法并举”的经验得到了上级的肯定。“五管”就是政府、企业、协会、街道、个人共同努力,形成关心、支持、参与下岗职工再就业的良好氛围。“八法”同步实施,意味着各地各有关部门大胆探索,因地制宜,采取不同措施,推进再就业工作。其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和管理,完善再就业服务体系。第一,发展和规范劳动力市场。郑州、三门峡、商丘等地新建劳动力市场已投入运行,场地面积、市场功能、服务水平、人员素质较以往有了明显提升,为下岗职工再就业提供了良好服务。为规范劳动力市场秩序,全省开展了劳动力市场清理整顿工作。目前,已查处违法职业介绍机构279家,吊销职业介绍许可证50家,关闭或限期整改213家。二是加强职业介绍服务。仅去年一年,全省就举办大型再就业洽谈会850场,接收求职登记80万人次,成功引进26万人。三是积极开展再就业培训,通过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和有效性,提高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的职业技能和创业能力。河南在总结前期“三年八十万”培训经验的基础上,制定实施了第二期“三年百万”再就业培训计划,即从2006年5438+0年底开始,用三年时间培训下岗失业人员1万人。

拖拉机厂的工人正在进行科技发明。

第二,制定、完善和落实再就业优惠政策。2000年,为进一步促进再就业,省政府制定了20项优惠政策措施,对减免税、资金信贷、场地安排、简化手续等政策作出了明确规定。去年,劳动、规划、监察、城建、人民银行、工商、税务等部门也在全省开展了优惠政策落实情况的大检查。近三年来,郑州市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为下岗职工安排了1052个摊位,专门为下岗职工开辟了7个市场,安排下岗职工就业8277人,每年为下岗职工减免工商管理费250多万元。市税务机关免征涉及下岗职工再就业的企业所得税18万元。市卫生部门对有下岗职工的企业和个体劳动者免收健康管理费。三年多来,郑州65438+万下岗职工实现再就业,其中一半是下岗职工。

三是继续开展再就业援助行动,促进下岗职工顺利离开中心再就业。自去年以来,大量下岗工人在三年协议到期后离开了该中心。为了确保从中心均衡退出,避免不稳定因素,该省开展了再就业援助行动。围绕“促就业、保生活、领保险”三大主题,采取政策咨询、提供就业信息和职业指导、劳动保障代理等八项措施,对已到期或即将到期的下岗失业人员进行再就业援助。郑州* * *各级劳动保障部门发放政策宣传册6000余份,为下岗职工衔接社会保险关系5200余份,免费提供就业信息56000余条,帮助11400余人实现再就业。去年省内有大量人员离开中心,矛盾突出。但通过再就业援助行动,高峰期没有出现大的社会波动。

第四,实施扶挂工程,动员全社会力量促进再就业。开封市在1999开始实施挂点工程,帮助下岗职工尽快实现再就业。241市直机关事业单位分别在241居委会结对,以居委会为联系点,与辖区内下岗职工建立帮扶挂靠关系。目前,挂单位已建立挂基金367.8万元,帮助居委会设立821社区服务网点,使22159名下岗职工实现再就业。信阳、新乡等地也开展了不同形式的结对活动。

其他措施包括建立街道劳动管理服务机构,促进社区再就业;大力开展劳务输出,促进下岗职工异地再就业,移植“孟加拉扶贫模式”,为下岗职工提供小额低息贷款,支持其二次就业。

据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介绍,虽然河南再就业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就业形势基本稳定,但仍有不少问题亟待解决。

修县的工人报名去农村工作。

再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就业压力巨大。河南作为中国第一人口大省,经济欠发达,劳动力供求矛盾十分突出。有大量的下岗工人和失业人员。2001年末,河南省实际有下岗职工50万人,其中国有企业26万人,未解除劳动关系、未实现再就业、生活困难的下岗职工7.75万人,失业人员23万人。预计今年新增下岗职工30万人,每年新增城镇劳动力50万人。今年城镇需要就业的总人数约为1.5万人,全年只能提供一半左右的岗位。供需矛盾十分突出。

财政普遍困难,就业服务中心不堪重负。河南省各地普遍存在财政困难,大部分是粮食财政。各地劳动力市场建设和促进再就业资金严重不足。没有为下岗职工举办招聘会的地方,很难简单快捷地把职业信息发给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普遍缺乏资金。大部分市县就业服务机构的办公经费没有落实,一些地方就业服务机构的生存成了问题。开封市现有下岗职工4万多人,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资金筹集极其困难。

下岗职工离开中心很难终止劳动关系。困难企业无力支付经济补偿和历史债务。据调查,2000年,企业的历史债务(包括工资、社会保险、集资、抵押、医疗费用、住房公积金等。)涉及下岗职工45.33万人,金额59.23亿元,人均应得经济补偿金6316元,历史欠账人均13100元。据统计,2001年,合同(协议)到期的下岗职工有22.37万人,今年劳动合同到期近654.38+0.2万人。当这些人的合同到期时,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没有就业机会。按照国家政策,他们进入失业保险,每人需要约654.38+0万元的经济补偿金,目前大部分企业难以兑现。在“中心”待了三年的下岗工人担心出路,企业面对他们的死灰复燃再次被推上风口浪尖。从全省来看,约69%的下岗职工因为所在企业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无法解决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