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年级学生群体”及其关爱社会理念简介

我们都知道大学是“高等教育”的代名词,曾经“大学”是一个神圣的名词。相比较而言,小学、初中、高中都是初等教育。大学有更宽松的教学环境,更活跃的学生组织,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大学里丰富的社团文化。随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许多高中开始为学生创造更加自由的教育环境,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知识,也充实了他们的生活和灵魂。许多活跃的学生社团在高中迅速扩大。

我曾经在深圳中学读书,深圳最有影响力的学生组织,除了模拟联合国,学生会,先锋中学生国际圆桌会,就是“学长团”,由学校心理咨询中心老师王新红创立。“资深”这个概念来自国外。我校每年都会派出教育代表团出国进行教育考察,发现伊顿公学等英国学校都贯彻了这一教育传统,并向莱佛士学院的“高级联赛”学习。

北大附中也有高年级学生会的组织形式,教学理念和模式也比较先进,在创新性、活跃性、思考性方面都相当不错。从收集到的资料来看,很多高中也纷纷成立了“学长团”的组织形式。虽然没有北大附中名气大,但也意识到了学长团在校园中的作用。我还查了一下2015的高中排行榜,发现长沙雅礼中学、北京四中、广东华师附中、Xi安高辛一中、北京101中都在前100名之列。虽然我没有去查他们关于“学长团”的详细资料,但是和这些中学还是有一些接触的。可以说他们的校园氛围有些类似大学,活跃的学生组织,投机的火花,优秀的学术水准,当然还有。

高三组是由高二的优秀学生自愿加入的。加入的前提条件是平均绩点成绩在4.0以上,满分绩点成绩5.0。在高一下学期,大约有60名学生由之前的高三面试选出。入选学生必须具备的素质主要是“爱的力量”。他们将带领下一届新生进入高中,适应高中生活,将校园文化代代相传,增加年级间的纵向联系,增强校园凝聚力。此外,为了增加吸引力,学长团提供了丰富的学时和资格证书,这对学生的毕业和评估起到了关键作用。在管理上,虽然大二学生全权掌控,但技术支持和指导由学校心理咨询室提供,学校提供场地等物质资源。

准高年级学生会在新生入学前一周左右进行“团队训练”。比如大家会围成一圈坐在后面那个人的腿上。比如四人一组会在缩报中保持平衡,晚上可能会有一个圈子聊各种话题,所以会破冰五天左右,碰到一个团队。剩下的两天,大一新生的军训都是学长组准备的,制服和床铺都是学长从一楼到各层宿舍提的。此时大一新生还未入学。新生入学当天,学长团列队校园欢迎,解答他们的疑惑。新生办理住宿手续后,高年级组第一阶段工作完成。

接下来开始新生军训,属于白天的军训时间。每次用餐前,高年级组都会在饭堂门口跳舞,直到大一新生吃完饭。晚饭后,新生们可以换上自己的衣服,在教室里进行“团队训练”,每个班有三四个学长负责。男女比例均匀,活动主要以游戏形式进行。内容和高年级组的训练差不多。下面是几个有代表性的。

①四人站立的报纸。每组四个人必须男女都有,每轮挑战平衡五秒,成功后撕一半,直到坚持不到最后。这个活动的目的是半强制性地增加人的身体接触,快速缩短人的身体距离,摆脱心理羞怯;

2拼图游戏大赛。全班分成几组,五人一组进行拼图比赛,但事先并没有被告知,各组的所有拼图都要加起来才能拼成一幅完整的图画。过了一段时间,一些小组开始发现不对劲,然后全班会配合,最后完成拼图。这项活动旨在激发团队合作意识。小团队还是可以寻求更大的团队合作,“团队”这个概念是相对的。

③名牌游戏。每个人都会挂上自己用书法字体写的名牌,五个人围成一个圈。互相介绍完自己后,他们会玩“传包裹”的名字游戏,速度会逐渐加快。犯错的人必须选择真理或大冒险。游戏后期会发现大家在聊天,而高年级组会在后方观察,识别容易出现“自闭症”的新生,并记录他们的名字,帮助他们融入群体。这项活动旨在帮助打破新生之间不熟悉的心理障碍,尤其是在记住名字方面。名牌将名字形象化,避免了提问的尴尬,游戏的玩法增加了听觉和触觉的刺激,对名字的记忆有增强作用。

活动中,将以选举的形式选出班长和副班长,然后由班长和副班长负责选出其余的班干部。班主任作为一个幕后观察者,会努力记住每个同学的名字,对班级和同学的性格形成一个大概的印象。当然,学长们也会用幻灯片的形式展现校园的历史和她身上的每一个角落和故事,或悲或喜,调侃学校的规章制度和作息时间,最重要的是,把带有一点个人印记的学校精神传递给新生。其中,会有一些以学校为单位的大型活动,比如全校的兔舞,或者全校的“感恩分享夜”,旨在增加新生之间的联系,打破班级的局限性。

谈谈我个人的一些经历和对学长团的看法。

进学校的时候,我个人觉得我是一个有代表性的“理工男”。凭着理性和优秀的思考和判断,我被一扫而空,但面对情绪化的表达,我相当迟钝。所以开学第一天,再加上对陌生环境的“恐惧”,不愿意和同学交流。不过学长团的迎宾出场,真的深深打动了我。温暖的笑容和自信的手势充满了阳光,充满了整个校园。活动结束后,我很快融入了团体,找到了所谓的集体归属感。进入丰富多彩的高中生活后,我们一直在寻找学业和活动的最佳平衡点。我们的学业越来越重,我们也热爱生活。高年级组的学长们一直在默默支持我们,传授经验,激励我们,指导我们规划自己的人生。一个学年下来,我们受益匪浅,学长也升入了高三,为自己的人生理想奋斗。“学长团”的交接棒交到了我们手里,于是我们把他们给我们的一切都传递给了下一个班级,静静地等待它在我们弟妹的心里生根发芽,然后一代一代传下去,带着我们的期望,带着学校的精神,带着爱的力量。

既然高中可以有「学长团」,为什么大学不能有?所以我先分析一下在大学环境下实施“学长团”可能会遇到的一些问题:

(1)“自主性”和“多样化”。大学有两个重要的特点,一个是“自主性”,但是“多样性”。学习强调自主。同样,主流教育观点认为,大学是“半社会化”的,大学生在生活上应该有相当的自主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目标、理想和计划,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已经分化,这就是“多元”的意义。毕竟高中和大学不一样。在高考压力下,“自主”只是相对的。学生“多元化”程度的压力还不如大学,还要经历社会化的过渡和未来的选择。所以在高中组织这样一个自愿的“学长团”比较容易。在大学里,参考大学的两个重要特点,很多学生可能更注重自身的发展,社会交往被控制在一定的比例内,所以很难组织起这种奉献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去影响他人的组织。通过对比可以看出,恋爱社会的现状也差不多。“逢年过节死一批,考试前后死一批。最后人不多。”还记得总统在欢迎会上说的话,调侃的语气透露出多少无奈。我觉得这才是深层原因。

(2)校园文化氛围的缺失导致科学思维的盛行。大学可以简单分为综合性大学、理工科大学和文科大学。也有人说“自然科学赋予人严谨和理性,人文科学赋予人* * *健全和感性”。在综合的环境中,如果有人文社科的“水分”,就会营造出深厚的文化氛围,更容易让学生认同奉献、关怀、爱的价值。但在理工科盛行的环境下,理性和严谨占据了大部分地盘,学生习惯于分析利弊,计算最佳方案。但是,过于理性有一个“盲点”。太理性的分析利弊,会超出人类情感中很多有价值的东西,付出、关心、爱都无法计算清楚。所以在理工科大学里,经常会有“理工男”的说法,指的是那些智力超常,但是情绪太差的男生。而且经常有人说“西电”缺乏文化氛围,人文作用缺失。仅仅靠军训传承文化是不够的。而校园黑板报是一种很好的形式,但相比较而言,形式还是缺乏多样性,整体文化氛围不强。

③不同的学校背景造就了不同的校园文化。众所周知,北京大学的前身是史静大学图书馆,它的建立是戊戌变法的“新政”措施之一。后来,史静文同图书馆被合并,其课程安排初步具体化,不再局限于狭义的孔孟、四书五经,而是包括自然科学和语言课程。在接下来的几年直到今天,蔡元培先生的“思想自由,兼容并蓄”依然回荡在每一个北大学子的心中。清华大学是在“庚子赔款”的基础上创办的,原名“清华学堂”。是清政府创办的留美预备学校。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为校训,将其坚强不屈的学术风范传承至今。自然每个大学都有自己的历史,强大的历史惯性冲刷出完全不同的校园文化。自然,并不是每一片土壤都适合“高龄群体”的发展。回顾西电的历史,西电的前身诞生于1931江西瑞金中央军委广播学校。它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和军人作风,所以经常听说“西军势力”,这样的文化土壤要让“元老集团”文化生根发芽并不容易。

(4)校园以学院和班级的形式组织,不设固定班级,采取上课制。高年级组的管理模式不再适用。前面说过,高年级组的规模在60人左右,但那时候,到了高中,如果上了大学,这种组织形式就不再管用了,有的班级120人或者男女比例极不均衡,不利于比赛。

在上面,我列举了大学实施“学长团”活动可能遇到的四个问题,但是有问题不代表行不通。至少在我看来,“学长团”体现了现在大学乃至我们社会所缺乏的一些品质。就西电而言,在以上四点中,我也会详细略加分析。如果我们有危机感,就可以推导出,缺少一个文化氛围的“滋养”环境,另一方面会削弱西电的实力,情感力量的缺失尤其会在群体社会中造成冷漠效应,不利于大学社会的发展。没有“人文关怀”的学校不会走远。所以,问题也意味着机遇。

自主性和多样性是不可否认的,所以“学长团”也必须改变形式,退一步讲,减少学长团的组织形式对个人的“情感羁绊”的束缚。考虑到其内涵与关爱社会一致,将以关爱社会的形式发挥其作用,增加其自由度,将学生组织的模式转变为社团的金牌活动形式。这样更有利于“高年级组”模式的初步嵌入。

爱心社平时的活动主要是各个部门举办的。其实部门之间的联系并没有那么紧密,更不要说社会上大家都互相认识了。所以“学长团”活动正好提供了一个团队合作的机会,紧密结合了社团成员,扩大了交际圈,增加了信息交流的频率,每天的交流和发挥更多的是面对面而不是水团。其实心是陌生的。其次,一旦俱乐部的所有成员被召集在一起,就会有足够的人来安排任务。大家讨论一下一个小组应该有多少人,应该带多少新生参加活动。如果人手不够,我们可以用海报甚至讲座来招人。人多了,就可以在俱乐部里组织“团队训练”,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形成团队。

活动初期非常艰难,人气是重要因素。活动必须通过时间形成“品牌”才能在学生心目中占据一席之地,所以相应的,微信平台和QQ平台的推广也要跟进。其次,也要做好适当的加分和课时证明,满足学生自我发展和自我证明的需要。学生一旦意识到“学长团”活动的价值,就会有源源不断的活力。

“高年级学生团”的活动必须获得心理咨询室的专业技术支持,因为大学生的心理更加复杂,这项活动对心理水平的要求也更高,心理咨询师会为我们的活动提供更加专业的指导和建议。

其次,我觉得这个活动需要学校的支持,因为活动最好的起点就是军训。只是这个时候学生的聚合度最高,同时也急需高考的引导。更重要的是,大二学生在新生军训期间相对自由,活动结束后也不会像“高三组”那样严格负责下一届,只是作为一个活动,保证了大学生的“自主性”和“多样性”。据我观察,学校在引导新生入学方面做得并不好。校园文化的传承,不过是一场“军训歌唱比赛”,在操场上放歌曲,办黑板报,跟听导和国防生讲经验。所以借鉴经验,可以把“高年级组”的价值告诉学校,争取学校同意。我们可以拿出两三个晚上的军训,吃完饭洗个热水澡,换上自己的衣服,展现自己的个性。爱心社成员会分别在操场或教室组织“团队训练”。具体内容可参照“长者小组活动及组织形式”进行调整或创新,活动的组织形式可在会上进一步讨论。

形成这样的局面还需要时间,但我看得出,把“高年级学生团”和爱心社结合起来,是一个勇敢的举动。其次,如果爱社真的能承担起这个责任,将对校园的文化氛围产生深远的影响,西电和爱社都将迎来一次革新。

(1)如果你想更多地了解我的高中——深圳中学的校园文化,你可以看看英萧声的文章《我的深中学观》。应是2014届毕业生,原名钟大路,曾入选深中十大歌手大赛前十名,现就读于陕西师范大学。希望未来西电能做到同样的文化氛围,那就更好了。

想了解更多不同人对高三群体的看法,请看百度贴吧——深圳中学。

① ②都是以网页链接的形式附上,请看。

2016三月13

杨荣峰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写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