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公式和概念...
求速度:v=s/t
求距离:s=vt
发现时间:t=s/v
2.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 = s/t。
3.物体的重量与质量的关系:G=mg (g=9.8N/kg)。
4.密度的定义
求物质的密度:ρ = m/v。
求物质的质量:m = ρ v。
求物质的体积:V=m/ρ
4.压力计算。
定义:p=F/S(物质可以在任何状态下使用)
液体压力:p=ρgh(h为深度)
求压力:F=pS
求应力面积:s = f/p。
5.浮力的计算
称重方法:f浮动= g-f
公式法:F float =G row = ρ row V row G。
Float方法:F float =G object (V row < V object)
悬浮方法:F float =G object (V row =V object)
6.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
7.工作的定义:W=Fs
8.功率定义:P=W/t
对于匀速直线运动:P=Fv (F是幂)
9.机械效率:η=有用功率/总功率
对于提升物体:
w有用=Gh(h是高度)
w总计=Fs
10,斜率公式:FL=Gh
11,物体温度变化时的吸热和放热
q吸力= cm δ t (δ t = t-t0)
q放大器= cm δ t (δ t = t0-t)
12.燃料燃烧释放热量的计算:Q =qm。
13,热平衡方程:Q吸收=Q排出
14、热机效率:η=W有用/Q放大器(Q放大器=qm)
15,电流定义:I=Q/t (Q为电量,单位为库仑)。
16,欧姆定律:I=U/R
变形电压:U=IR
变形抗力:r = u/i。
17.串联电路的特点:(以两个纯电阻电器串联为例)
电压关系:U=U1+U2
电流的关系:I=I1=I2。
电阻关系:R=R1+R2。
18.并联电路的特点:(以两个纯电阻电器并联为例)
电压关系:U=U1=U2。
电流的关系:I=I1+I2。
电阻关系:1/r = 1/r 1+1/R2。
19,电功计算:W=UIt
20.电的定义P=W/t: p = w/t。
常用公式:P=UI
21,焦耳定律:Q放大器=I2Rt
对于纯电阻电路:Q放大器= I2RT = U2T/R = UIT = Pt = UQ = W
初二
第一章声音现象
1.1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没有振动,就没有声音。人说话唱歌的声音,是喉咙里的声带振动产生的;各种乐器发出的美妙乐音,是通过琴弦或发条的振动产生的;许多昆虫(如蝉、蟋蟀)的鸣叫也是由发声器官的振动引起的。所有的声音都来自振动。物体能发出声音的部分。
2.声音是波的一种,叫声波。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也就是媒介。各种固体、液体、气体都是传播声音的介质,空气是介质。声音每秒钟传播的距离。同样的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以不同的速度传播。一般来说,声音在固体和液体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气体中的传播速度。声速不仅与介质的类型有关,还与介质的温度有关。声音在15℃的空气中的速度是340m/s,也就是说声音在15℃的空气中传播340m,持续1s。
我们如何听到声音
1.外界的声波通过外耳道传到耳膜,引起耳膜振动,耳膜再带动听觉铃鼓振动传到听觉神经,听觉神经将信号传到大脑皮层,听觉通路就有了听到声音的感觉。即人听到声音的过程是:外界声波——耳膜——听小骨——听神经——大脑听觉通路——声音的感觉。此外,声音还可以通过颅骨和颌骨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这时候听声音的过程是:外部声波——颅骨、下颌——听神经——大脑听觉通路——音感。
可见,耳朵虽然是人类唯一的听觉器官,但并不是感受声音的唯一途径。聋人听不见声音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由于听觉神经的损伤;另一种是由于耳传导障碍,如鼓膜破裂。如果属于后者,声音通过骨传导到达听觉神经就能被感知。
2.人的耳朵因离声源的距离不同而在三个方面互不相同:一是感受到声音的强弱不同;二是感觉先有声音后有时间差;第三,声音振动的节奏不同。这些差异使我们能够判断声源的位置,也就是双耳效应。双耳效果也让我们觉得声音是立体的。
1.3声音的特征
1.声音的高低称为音调。如果副歌提高了,我们经常说是提高了,唱不出来。这意味着高音。在音阶中,1比1高八度,2比2低八度。音高由发声体的振动决定。频率是指每秒钟振动的次数。显然,每秒振动越多,振动越快,频率越大。物体震动快,频率高,音调高;振动缓慢,频率小,音调低。
频率()的单位是赫兹,符号是赫兹。普通人的听觉频率从20HZ到20000HZ不等。20000HZ以上的声音称为超声波,20HZ以下的声音称为次声波。人听不到超声波和次声。有些动物的听觉频率范围与人类不同。
2.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度或大小。大声说大声说,就是大声说。发声体振动时,振动的幅度称为振幅。响度与扬声器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产生的声音响度越大。
3.音色也叫音色。同一首音乐(音调相同)由不同的乐器演奏,它们会发出不同的乐音。比如用二胡和小提琴分别演奏《二泉映月》时,普通人一般都能分辨出演奏的是哪一种乐器,这是因为两种乐器发出的音乐声音还有一个特点——音色不同。在波形上,如果不同乐器发出同一个音,我们可以看到主振动频率是一样的(反映同一个音),但是附加振动是不一样的,反映的是音色的不同。
1.4噪声的危害及控制
1.从物理角度来说,噪音是发音体不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从环保的角度来说,一切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干扰人们想听的声音,都属于噪音。噪声与固体废物、废水、废气一起构成了环境污染的四大公害之一。
工厂里各种机器的运转声,汽车、飞机等交通工具的轰鸣声,都是噪音。用金属勺子刮碗时刺耳的尖叫声让人难受,这也是生活中的一种噪音。当我们全神贯注于学习或工作时,别人旁若无人的谈论笑声,甚至平时优美的音乐声,都是噪音,因为它们干扰了我们的学习或工作。
2.声音的强度用分贝(dB)来表示。0dB是人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30dB~40dB是理想的安静环境。保护听力,声音不要超过90dB;为了保证工作学习,声音不要超过70dB;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要超过50dB。
3.控制噪音有三种方法:一是在声源处安装消声器,如摩托车;二是在传播过程中,如工厂墙壁、树木等可以吸收、阻隔声音;第三种是在耳朵里,比如捂手或者戴防噪音耳罩。
利用1.5声音
声音可以传递信息。人类利用说话、唱歌等声音进行交流,大象利用次声波进行交流,蝙蝠利用超声波感知周围的一切。
人们通过声音了解自然或研究对象的一些信息。例如,次声波接收器用于接收火山爆发、地震、火箭发射、核爆炸等产生的次声波。,来理解这些现象或事件。
2.声音也能传递能量。医院用超声波击碎人体内的结石,人们用超声波清洗物体上的污垢。据说攀登珠穆朗玛峰的登山者不敢在山上大声说话,因为他们害怕太大声会导致雪崩。
3.回声是声音再传播过程中被障碍物反射的声音。因为人耳只有在时间间隔大于0.1s时才能分辨出原声和回声,教室里两种声音的差别一般小于0.1s,回声和原声混在一起,只是加强了原声,所以教室里很难听到回声。
八、光
1.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直线传播。孔径成像、阴影和光斑都是光的线性传播现象。
光在真空中的最大速度是3×108米/秒= 3×105千米/秒
光反射定律:一面、两面、三等维。入射光和法线之间的角度是入射角。反射光和法线之间的角度是反射角。
平面镜的成像特点:虚像、等大小、等距离、镜面对称。物体在水中的反射是虚像和光的反射现象。
3.光的折射现象和规律:看到筷子和鱼在水中的虚像就是光的折射现象。
凸透镜有会聚光线的作用,凹透镜有发散光线的作用。光的折射定律:一面、两面、三面、大四空。
3.凸透镜成像定律:【当u = f时,不成像;当U=2f时,V=2f变成反转大小的实像]
物距U像距V图像的性质光路图的应用
u & gt2f f & ltv & lt2f倒置微型实景相机
f & ltu & lt2f v & gt2f倒置放大真实幻灯机
u & lt放大正负放大镜
⒌凸透镜成像实验: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使蜡烛火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