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承恩的人生经历
65438年到0938年,在家人的鼓励下,徐承恩走上了异乡求学之路。
1939年5月,徐承恩终于考上了浙南溧水县的联合中学。
1942年上半年,日军攻陷丽水城,师生全部转移到青田县南田乡(今文成县)的一座山上。就这样,许承恩的高中生活是在呼啸的山风中度过的。虽然寒冷、饥饿、蚊子、疾病和战争的威胁像影子一样密不可分,但学习一刻也没有中断。
1945年初秋,日本战败投降,高中毕业的徐承恩正式考入浙江大学化工系。
1949年5月,22岁的许承恩大学毕业,怀揣着建设新中国的梦想,许承恩来到东北,走上了研发石化工业技术的道路。
1949,大学刚毕业的徐承恩报名了东北锦州合成油厂。由于工作出色,徐承恩在锦州合成油厂正常运转后,很快被调到东北石油管理局从事设计管理工作。
1953年5月,因工作出色进入中国燃料工业部石油总局设计局,50多年的工程设计生涯由此开始...
从65438年到0959年,含油面积865平方公里的大庆油田的发现,改变了世界对中国“贫油”的认识。经过石油工人三年的艰苦奋战,到1963,大庆油田已经成为年产原油600万吨的大油田。大庆油田的这一产能相当于旧中国44年来石油总产量的3倍。随着丰富的黑油不断从地下被挖掘出来,新的问题也出现在石油工作者面前。“大庆油田产的油含蜡量大,提炼的柴油凝固点高。北方天气冷,这种柴油不好用。脱蜡降低柴油凝固点成了我们当时最重要的工作。”许承恩主动承担了这项艰巨的任务。一整天,我们面对的都是弯弯曲曲的管廊和必须精确到毫米的图纸。我们一次次失败,一次次查找问题,一次次尝试。各种艰难困苦,远非常人所能承受的范围。三年对很多人来说可能并不算长,但这短短的三年却把许承恩的头发都煮了。这一年徐承恩才38岁。
1965尿素脱蜡装置在很多人的期待下终于设计成功,通过化学反应除去原油中的石蜡,为利用大庆原油为航空和高寒地区提供燃料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后来,石油工人亲切地称它和其他四种自行设计的炼油装置为石油界的“五朵金花”。徐承恩也因此奠定了在中国石油行业的地位。
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徐承恩作为北京设计院总工程师,主持了燕化炼油厂和援外炼油厂的设计。
1980年,当时已经成为北京设计院院长的徐承恩提出了北京设计院要从国内设计向国际设计转变,从单一的炼油设计向石化设计转变,从单纯的设计向工程承包公司转变的思路。他的设计使福建炼油厂在国内首次实现了全厂集中控制、装置密集布置,淘汰了大厂大管廊、主干道、前区的旧设计模式。事实证明他是对的。他还顶住各方压力,从中国石化建设大局出发,将设计程序由“先地下”改为“先地下”,加快了工程进度。
在“汽油升级”战役中,徐承恩作为课题组组长,与相关单位合作9年,不仅成功开发了甲基叔丁基醚工艺和装置设计,还推动了催化重整催化剂的升级和汽油脱硫醇工艺的改进,进一步缩小了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