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一中贴吧

我认识巴金爷爷,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可能是很久以前的事了。我就是知道有这个善良的老人,我知道他的文章。每次提起都觉得暖暖的,仿佛秋风吹过心头。但突然有一天我得到了巴金爷爷去世的消息,我心里最温暖的地方仿佛被一根尖针狠狠扎了一下,刺痛了我的心——我伸出手抚摸着我温暖的胸膛,我知道此时我的心已经悲伤了。

那个坚强乐观充满爱心的老人再也不会出现在我们的眼前,我们只能靠他的文字记住他。不,我甚至不敢轻易用“思念”这个词,因为他已经成为我们与生俱来的精神,揉在我们的筋骨里,混在我们的血液里,与我们的血肉相连,任何东西都无法把他从我们的灵魂深处分离出来。

如果只是说“巴金爷爷的精神”,早就被说烂了,俗了,或者我早几十年出生,也能做到,但现在有点自命不凡,势必要下车。突然想起那个不屈的人闻一多先生曾经把自己的创作比作“戴着镣铐跳舞”。虽然关于“枷锁”有太多的解读,但我更愿意相信,这是一种风俗上的倒退。就算我的脚被撕成碎片,我还能划出自己的弧线,而巴金爷爷就是一个能坦然面对挫折的人物。

巴金爷爷的从容,来自于勇气和对未来的憧憬。巴金爷爷出生在四川成都的一个官僚地主家庭。作风严谨、礼教丰富的家庭环境,自然给了年轻的巴金爷爷深刻的影响。后来辛亥革命爆发,父亲辞职退伍,1917年去世。巴金的祖父死于1920年。此时,经历了五四洗礼的巴金爷爷,已经成长为一个接受民主主义和无政府主义思潮的文艺青年。他没有表现出对未来的恐惧和恐慌,反而觉得这是一个把握和突破的机会。巴金爷爷认为家里再也没有人能左右他的行动了,他也把自己的行动依附于现实:从1920到1923,他在成都外国语学院学习英语,参加进步刊物《半月谈》的工作,还参加组织“平等社”勇敢开展反封建宣传活动。从早期的巴金爷爷身上可以看出,老人年轻时做事果断,从不盲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年轻的时候巴金爷爷还是这样,成熟的巴金爷爷更加坚定。秉承这种精神和态度,巴金爷爷在抗日战争期间,以文学为武器,以信仰为笔尖,辗转于上海、广州、桂林、重庆等地。曾任中华全国抗敌协会文艺界理事。从1940到1945,写了《抗战三部曲》《火》。抗战后期,创作了中篇小说《憩园》、《第四病房》。抗战胜利后,巴金爷爷怀着喜悦和激动的心情,继续燃烧着生命之火的每一丝光芒,真的让我们敬佩和敬佩。

这种巴金爷爷,很多人都是从他的代表作《家》中熟悉的。我和他们一样。小说《家》诞生于1931,是当时《泰晤士报》发表的著名小说《激流三部曲》之一。从1931到2008年,家之光已经燃烧了近一个世纪。巴金爷爷的文笔不像现在很多作家那样华而不实,而是朴实无华。“家”维系着生活,生活也维系着“家”,细细咀嚼着生活的每一寸,但巴金爷爷在书中要表达的思想,却像“清风徐来,水波静”的流水,相得益彰。《家》描绘了一个封建家庭的变迁史。生活在这样的家庭里,每个人都像木偶一样,想抓住命运的丝线,却没有自主权,决定不了何去何从。失去自由就像失去了活力,就像失去了生命中应有的光彩!小说《家》中最悲伤的人物是大哥觉新。因为他信奉“不抵抗”,所以他失去了追求一切幸福的权利,毁掉了一切美好和爱情。与不由自主随波逐流的觉新相比,觉慧是很勇敢的,我们可以看到另一种形象。总之这样的家庭就是那个时代的缩影,有巴金爷爷描绘的形形色色的人。写的人心碎,读的人悲伤,时代在哭泣;如今,人们都很珍惜它。回顾这样的故事,要放眼未来,把握身边的事和人。

巴金爷爷如何展望未来?巴金爷爷年事已高,却始终关心着祖国的教育事业。如果说老师是辛勤的园丁,那么巴金爷爷就是研究花朵如何健康生长开花的专家。他很珍惜自己的孙女,因为他从小就饱受学业之苦,但他也希望孙女能在学业困难面前坚强起来。他就这样一直到最后,对每一个孩子都是同样的热切和充满关爱。此时的巴金爷爷是那个和蔼可亲、平易近人的老人,但在对待过去的恶习上却是一个意志坚定、目光锐利的军人。

他是一把火,温柔地照亮每个人的心灵,让他们找到正确的生活方式,同时也刺伤了每一个想要破坏这份和平与安宁的坏人的手!他是火,为了追求光和热,他宁愿放弃自己的生命。生活是可爱的。但冷清孤独的生活,不如轰轰烈烈的燃烧!

这是我爷爷巴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