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的文章。

洪(1746-1809),江苏阳湖北江(今江苏武进)人,清代著名汉学家、诗人。乾隆五十五年(公元1790)进士,历任翰林院编辑、贵州学政编辑、高宗记录馆编辑等职。嘉庆四年(公元1799年),因为写了一封关于自己营私舞弊的信,被发配到伊犁,次年被释放回老家。主要著作有222卷的《洪备将笔记》。他在《治平》和《伊彦民生》两篇文章中集中论述了他对清初人口问题的看法。

清初,中国人口的增长速度和绝对数量都远远超过上一代。估计顺治八至十八年(公元1651-1661)人口只有1亿左右,但到了乾隆五十至五十六年(公元1785-1)猛增至3亿。同期耕地虽有扩大,但远低于人口增长,人均耕地从五亩多下降到两亩多。鉴于当时的人口增长大大超过了耕地和一般生活资料的增长,洪首先认为户口“三十年前增加了五倍,六十年前增加了十倍,一个世纪或几十年前没有增加二十倍”:而田地和房屋“只增加了一倍,或三倍,或五倍”(治平篇)在几十年到一百多年的时间里,人口会增加五倍、十倍、二十倍,田地和房屋的数量只会增加一倍、三倍、五倍。虽然没有科学依据,但他的观点类似于马尔萨斯的人口会按几何级数增长,五年后生活资料会按算术级数增长,马尔萨斯把资本主义条件下的人口规律视为超社会,超社会。

洪认为,由于人口的增长远远超过田宅的增长,不仅使“田宅之数常不足,户口之数常过剩”(《治平篇》),“农民之田十倍于前,商人之货十倍于前”,而且还产生了“终其一生勤勤恳恳而自鸣得意者,实有沟壑之忧。洪站在地主阶级的立场上,没有认识到当时人民贫困和社会动荡的根本原因是封建剥削制度,但他敏锐地意识到人口的迅速增长和生活资料的缓慢增长会影响封建社会秩序的稳定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下降,他也看到了土地的肆意兼并,加剧了这一矛盾。”有兼并的房子,一人是百人的房子,一户占百户的田地。为什么因为风雨霜冻寒冷磕碰到处都是死人很奇怪?“与马尔萨斯刻意隐瞒资本主义剥削制度是劳动人民失业、贫困、困苦和战争的根源相比,大不相同。

为了解决人口过剩的问题,洪认为有两种方法,即“天地调节法”和“君主调节法”。前者,借助自然灾害和流行病来减少人口;后者,由政府通过发展生产、移民垦荒、减少税收、反对铺张浪费、抑制兼并和缓解贫困来减轻人口过快增长的压力。但他也认为,前者和后者都有很大的局限性,这个矛盾是无法解决的。“然而,遭受水灾、旱灾和疾病的人是不幸的,但只有十分之一或二分之一”;“长久以来,你不能使人不生,你是人民的计划,但这个数法也是以前的。.....这就是为什么我担心治和的人。”(同上)洪保护封建统治利益的观点,虽然不可能找到真正解决人口问题的办法,但与马尔萨斯美化资本主义制度,把穷人本身认定为贫困的原因,贬低发展生产的作用,反对救济穷人,期望战争、流行病和自然灾害在抑制人口增长中发挥最大作用的观点完全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