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家长如何配合学校教育

初中是人生的关键时期,初中生活的几年是生理变化最大的几年,也是学习成绩最容易分化的几年。近年来,所有家长都热切希望家长能更好地了解孩子在学习和思维方面的变化,积极配合学校,及时引导孩子快乐健康地发展。家长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要重视孩子初中阶段的家庭教育。观察家长对孩子教育的重视程度,托儿所家长往往强于小学家长,小学家长强于初中家长。很多家长认为孩子上了初中,大一点就知道学习了,不用担心。这些年来,很多家长,在孩子出现学习和行为问题时,都会说:“学费我出,教育孩子是你们学校的事。如果孩子有问题,学校应该负责。”这不是简单的推卸责任,而是家长对家庭教育的理解有问题。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和终身老师。初中是孩子学习打基础,初步形成是非观和人生观的关键时期。家长的责任更重了,对孩子的引导和教育不仅不能放松,还要加强。2、了解初中阶段孩子的特点。家庭教育是父母从出生到成年的重要任务,尤其是初中阶段。家长要想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就必须清楚地了解初中生在学习、生活、心理等方面的特点。七年级:学生进入初中,首先有新鲜感。他们怀着激动和自豪的心情踏进中学校门,看到新的校园,认识新的同学,给新老师讲课。他们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了新鲜感。面对新的环境,他们充满了新的希望。他们普遍对未来的中学生活抱有美好的憧憬和上进的愿望,渴望给新老师和新同学留下好印象。即使是小学学习成绩不好,行为不好的学生,也往往会下定决心重新来过。所以,新生家长要热情鼓励,寄予厚望。要鼓励过去成绩好的同学放下包袱,和同学在同一起跑线上展开友好竞争;应该鼓励成绩差、成绩不理想的同学从零开始,千万不要在老师或同学面前暴露自己原来的“老背景”,以免挫伤他们的志向。当然,家长有必要如实告诉老师孩子的情况(包括缺点和错误),但要注意方法,避免当众给孩子造成丑。孩子进入初中后会逐渐遇到一些困难。第一,学习知识的难度。与小学相比,许多科目如英语、政治、历史、地理、生物等。都加到初中了,学习负担明显加重。许多学生对此无能为力。第二是学习方法上的困难。在小学,我主要学习语文和数学。老师从上课到辅导甚至做作业都紧跟其后,讲得非常认真清晰。进入初中后,科目增多,知识量增加。老师不像小学那么紧张。所以很多学生上课知识不够系统,作业完成不好,甚至不愿意做作业。时间长了,成绩会受影响。第三,知识的特性有困难。初中的知识比小学抽象,比如数学,地理。如果单靠死记硬背不足以解决问题,学生会感到不舒服,学习有困难。第四,由于中考的影响,初中的学习时间比较紧张,考试频率比较高,有时学生会感到心理压力。家长要及时了解孩子进入初中后容易出现的这些新情况,经常与老师沟通,了解孩子对中学的适应情况,尽早采取相应措施,帮助孩子在中学有一个好的开始。8年级:2年级的学生不像1年级那样新鲜、理想主义、充满激情,也不像3年级那样面临毕业,思想上、学业上感到压力。所以,孩子第二年上学是最关键的时期。首先是学习上的分化。经过一年的学习,有的同学已经适应了,有的同学觉得自己知识越来越多,学习有点吃力。对于这些学生来说,需要用更多的精力去跟上他们。另一方面,心态一放松,就变成了成绩差的学生,也就是成绩相差无几的学生,成绩两极分化。第二是思维的变化。表现好的同学思想更成熟。他们积极加入* * *青年团,努力上进,成为班里老师的得力助手。然而,少数学生经常因为学习跟不上而对进步失去信心,甚至自暴自弃。如果这个时候没有及时的帮助,或者被社会上不健康的年轻人引诱,行为可能会越来越恶劣,甚至走向犯罪。第三是生理变化。大部分初二学生年龄在14岁左右,一般进入生长发育的第二个高峰,身体生长迅速,具有继发性特征。男生有攻击性,容易冲动。他们崇拜英雄,尊重江湖义气,爱在女生面前展示自己。女生爱美,注重打扮,多愁善感。他们认为自己已经长大了,所以总想在思想和行为上独立,但又缺乏辨别真善美和虚实丑的能力,容易受外界影响。因此,在这个阶段,酗酒、吸烟、早恋、出走、轻微犯罪等不良行为时有发生。一般的家长认为,在这个阶段,孩子已经开始懂事,可以放手了。但事实是,《多事之秋》需要家长仔细观察孩子,耐心沟通。同时要积极与学校沟通,配合* * *做好孩子的疏导工作。九年级:孩子进入初三,随着中考的临近,大部分学生都会忍不住紧张起来,老师和家长也抓得更紧。在这个阶段,大部分同学都有很强的紧迫感,而少数基础不好的同学则表现出信心不足,甚至自暴自弃。进入青春期的结果是性功能越来越成熟,人们对异性充满好奇,渴望接触甚至仰慕。所以,在这一年里,家长要对孩子的人生观、成就观、就业观进行教育和引导,调整孩子的心理压力,帮助孩子顺利度过关键期。3、营造良好的导师环境。家长在了解了孩子初中的特点后,配合学校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就有了一定的理论基础。但是这些还不够。为孩子的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还是很重要的。虽然孩子千差万别,但是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是* * *,家庭教育特有的自然性、强烈的针对性、伦理的权威性、教育内容的广泛性、情感的感染力、对言行的潜移默化都是* * *。那么如何营造良好的导师环境呢?第一,家长要加强自身修养。作为父母,一定要严于律己,诚信守法,勇于进取。一个满口粗话骂人的家长,孩子说话当然是不文明的。只有家长的素质提高了,才能给孩子更多的正面影响,起到榜样的作用。洛克是17世纪英国著名的教育思想家,他特别重视榜样在教育中的作用。他说:“最简单、最容易、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在他们面前树立榜样。”好的榜样可以激励人进步,消极的榜样会把人拖下水。比如,一个14岁的中学生,说起自己在劳教所磕磕绊绊的原因,说“我平时喜欢看一些色情书刊,这些书刊都是我爸妈带回家的。”可见父母的不经意行为对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父母应该追求自己的事业,对生活充满信心,尊重知识,如果可能的话,有一定的特长,更有利于教育孩子。当然,父母文化程度低也没关系。重要的是在语言和行为方面给孩子们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第二,家庭成员和睦相处,与邻居相处融洽。父母如何对待长辈,如何处理邻里关系,如何待人处事,都会影响到孩子。尤其是孩子进入初中后,已经长大了。父母要平等对待,家里的一些事情可以和他们商量。家长有不当之处要进行自我批评。如果家长对这些问题处理不当,会影响自己的威信和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比如,一个初中生在作文中写道“每当听到父母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无休止地争吵,她就像亲自参加了一场战争,恨不得马上离开家,再也不想进这个家了”。字里行间,她透露出对家庭环境的不满,生活在这样家庭环境中的孩子,在学习和心理上肯定会受到负面影响。第三,注重家庭环境的教育氛围。家庭布置要舒适,富有美感,并考虑到孩子学习时期的特点。除了必要的生活用品,还应该体现高尚的利益。有条件的给孩子单独留出一个房间作为学习和生活的空间,引导孩子在房间里挂一些高雅的图画,或者鼓励人上进的名言警句,帮助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第四,家庭作息要规律,孩子的生活要有保障。作为一个称职的家长,他们应该照顾好孩子的作息时间,根据孩子的在校时间调整作息时间。比如孩子在家学习的时候,尽量不要邀请朋友来家里玩,控制看电视的音量,早上早起给孩子准备早餐等等。这些看似琐碎的事情,对他们的成长影响深远。4.主动联系老师,支持学校的工作。要教育好一个孩子,仅仅依靠父母或老师是不够的。两者紧密配合,才能形成最大的合力,促进孩子的成长。因此,家庭和学校应该建立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相互理解的工作关系。有些家长,尤其是学习成绩和行为不好的学生的家长,非常不愿意见老师,这是不对的。一方面是因为他们对孩子在学校的学习和表现不够了解,对孩子的教育缺乏目的性;另一方面,会对孩子造成心理上的打击。我认为父母不能看着我。我绝对不是。所以家长要积极与学校和老师沟通,了解孩子的学校表现,配合学校教育,让家庭教育更有针对性。一、做老师的帮手孩子经常会和父母聊老师怎么样,学生怎么聊老师,聊老师的一些缺点。这时候家长不要一味的顺从,而要多讲自己所了解的老师的优点,帮助老师在孩子心中树立威信,因为只有让孩子确信老师愿意听他的课,然后把他教的科目学好。当然,某个老师的缺点也要通过适当的渠道改正,比如书信往来,找老师或者学校领导传达沟通等等。第二,支持学校的工作。有些家长不太支持孩子参加一些集体组织或者在学校担任学生干部,认为会影响学习。这种想法是错误的。是孩子参加社团组织或者担任学生干部锻炼和提高能力的重要机会。只要把学习时间和活动时间有机安排好,就不会互相耽误,会互相促进。这方面家长要给予支持。三、主动拜访学校和老师配合学校教育,所以一定要主动拜访学校和老师。这样做,家长可以在家校联系中处于更加主动的地位,在有准备的情况下,可以和老师就孩子的教育问题进行更加深入细致的交流。参观学校的时候,既要拜访班主任,也要拜访段老师。如果能提前和老师联系就更好了。需要注意的是,没有特殊情况时,不要去教室找正在授课的老师,以免影响教学。第四,鼓励教师家访。我们应该热烈欢迎老师家访。家访时孩子能否在场,要视具体情况而定。如果家长和老师在教育孩子上有明显的分歧,就应该放手。家长要认真听老师的介绍、要求和建议,不要轻易打断老师的话,更不要在听到孩子的缺点时感到尴尬,或急着辩解,或当场打骂孩子。家长也要实事求是地反映孩子在家里的表现,既不能只为了给老师留下孩子的好印象而谈优点,也不能只为了表示对教子要求严格而说孩子没用。家访结束后,家长要和孩子谈心,把孩子的优点展开式地告诉孩子,融洽师生关系,鼓励孩子进步;同时,把老师的要求和家长的要求统一起来,给孩子一些希望和建议。千万不要有老师家访,孩子被打,以免让孩子对老师产生抵触情绪。第五,了解并参与班级管理的家长应积极参加家长会,除非不得已,不得缺席或要求其他家庭成员代为出席。不要迟到或早退,以示对学校和老师的支持和尊重。不要在会上发言太长。如果你不能在会上谈论一些想法,你可以在会后单独与老师交换意见。家长会结束后,要把会议内容传达给亲人,以统一认识,保持家庭教育的一致性。总之,初中阶段是孩子从童年走向成年的第一步,对孩子以后的人生非常关键。抓住了这个阶段的教育,就意味着孩子有了人生的良好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