冼星海的小提琴好学吗?他学小提琴之前有音乐基础吗?
冼星海生长在一个贫穷的渔民和水手家庭。他出生时,父亲去世,住在爷爷家。七岁那年,爷爷去世,我跟着妈妈去新加坡做帮工生活。他在英国人办的学校学过英语,在华侨办的中小学学过。1920左右,作为一名优秀的华侨留学生,被岭南大学招至广州,先入读附中,后升入预科。他当了六年打字员和教师。他热爱音乐,加入了学校乐队,演奏小提琴和单簧管,并担任指挥。65438到0926,我去了北京,在国立艺术学院学小提琴,在北大图书馆做图书管理员维持生计。1928年夏天,他去了上海,在国家音乐学院学习小提琴。1929年7月,《学苑杂志》第3期发表《普世音乐》一文,指出“中国需要的不是贵族或私人的音乐,中国人需要的是普世音乐”,“学音乐的人”应“重任在肩,救中国于萧条”,表现出鲜明的爱国民主思想。在上海求学期间,结识了田汉等人,并参加了“南社”的戏剧活动。
1929年冬,冼星海克服各种经济困难,从上海到巴黎学习音乐。在巴黎的最初几年,我靠做各种杂活谋生。他师从P·奥伯多弗学习小提琴,师从P·迪卡斯学习作曲。1935年春考入巴黎音乐学院,在迪卡斯高级作曲班学习作曲。冼星海在法国期间创作了《管乐(女高音独奏曲、单簧管和钢琴)》、《D小调小提琴奏鸣曲》等。前者根据他的文章《我是如何学会音乐的》(1940),展现了“我祖国的一切艰辛、辛辣、辛辣、酸涩、不幸”,曾在巴黎演出、播出。
1935年秋,冼星海回到上海。面对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他放弃了寻求个人艺术前途的幻想,投身于抗日救亡运动。1936年加入作词家协会等进步音乐组织,先后在百代唱片和新华电影公司担任配音和作曲,开始创作救国歌曲和进步电影音乐。此时,他创作了《救国军歌》、《午夜歌唱》、《热血》、《耕田歌》、《青年进行曲》等歌曲。,受到进步文化界的赞扬,在群众中广为传唱。
1937抗日战争爆发后,冼星海参加了上海戏剧学会战时机动剧二队,在沪宁、陇海铁路沿线进行抗日救国的文艺宣传。5438年6月+10月赴武汉,参加由郭沫若主持的国民政府军委政治部第三厅,与张书共同负责抗战音乐工作。他深入学校、农村、厂矿、部队指导群众歌唱,组织了近百支歌唱队,多次举行抗战歌唱集会,推动了当时以武汉为中心的救国歌唱运动。民族革命战争中的现实教育和与群众的密切联系,坚定了冼星海走革命音乐道路的信念。这时,他写了许多抗战歌曲,如《保卫卢沟桥》、《祖国的儿女》、《游击队》、《到敌后去》、《在太行山上》等。,遍布全国各地。
1938 165438+10月,冼星海赴延安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任教,次年5月任系主任。1939年6月加入中国* * *产党。革命根据地的新生活,革命人民的思想作风,丰富的民间音乐的滋养,献身* * *资本主义的崇高理想,激发了冼星海旺盛的创作热情。创作了《黄河大合唱》、《生产大合唱》、《九一八大合唱》等大型声乐套曲等优秀代表作品,以及《反击》、《三八妇女节之歌》、《打倒汪精卫》等歌曲。(见彩色地图)
1940年5月,为完成延安电影集团出品的大型纪录片《延安与八路军》的后期制作和音乐工作,冼星海随袁离开延安,前往苏联,在那里化名。苏德战争爆发后,他离开苏联回到中国。由于在边境受阻,他被迫化名“空雨”回到蒙古人民共和国乌兰巴托,在当地的中国工人俱乐部教音乐。1942年底回苏联,先后在阿拉木图、塔什干、奈伊、库斯坦等地停留。结识苏联音乐家,并帮助在库斯坦奈伊建立音乐厅。在苏蒙期间,他不顾疾病和战时生活的艰辛,坚持写作,完成了他从1935开始创作的《民族解放交响曲》,写了《圣战交响曲》、《满江红》等四部管弦乐组曲和许多声乐、器乐作品。1944年底,冼星海病重,被送往莫斯科治疗。他在病床上完成了管弦乐《中国狂想曲》。1945逝世后,毛泽东在悼念臂上题词:“悼念人民音乐家冼星海同志!”
冼星海短暂的一生中,写作约10年。* * *创作了数百首歌曲(目前超过250首)、4首合唱、65,438+0部歌剧、2部交响乐、4部管弦乐组曲、65,438+0部狂想曲以及许多小提琴、钢琴和其他器乐的独奏和合奏作品。他坚持聂耳开始确立的革命音乐创作方向,坚定地站在无产阶级和革命人民的立场上,正确认识和反映现实,注意选择现实生活中具有重大社会意义的题材,以强烈的革命热情表现人民的斗争生活和思想感情;他在创作中十分重视塑造工农劳动群众的音乐形象,在作品中将思想内容的深刻性与艺术的浅显性统一起来。为了实现音乐为人民服务的目标,他执着地追求作品的民族风格,努力发掘、发掘和体现民间音乐中蕴含的民族气质,并将其与现代音乐技法相结合,写出了一系列充满革命英雄主义色彩、深受中国人民喜爱的优秀作品。
冼星海的创作中,数量最多、影响最大的是各种流行歌曲。其中正面表现了中国人民抗日斗争、救世军歌、青年进行曲、保卫卢沟桥、到敌后等。有《太行山上》、《游击队》、《反攻》,展现了人民战争的壮丽战斗场面,把抒情性与鼓动性或描写性与概括性结合起来。有《顶难》、《犁歌》、《移夫歌》、《我们开路》等,表现了工农的劳动生活,是用特定的劳动基调和节奏写成的。还有《我怕我不会反抗》《祖国的孩子》《抗日战争中为妇女儿童写的妇女节歌》等等。在这些群众歌曲中,冼星海根据不同的内容塑造了具有不同个性特征的音乐形象,或以富有冲击力的节奏、高挑棱角分明的旋律表达了激昂慷慨的情感和磅礴气势;或以宽广的旋律、舒缓从容的节奏、抒情的语气体现革命人民丰富的内心世界。
抒情独唱歌曲在冼星海的歌曲创作中占有重要地位,大部分是为舞台剧和电影创作的间奏。这些作品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现实生活中特定人物的经历和内心感受,或倾吐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或抒发渴望战斗的情怀。如《子夜歌唱》、《别提了》充满激情和幻想,唱出了被封建势力迫害、国家丧失后的痛苦感受和战斗呐喊;《热血》和《黄河之恋》都是慷慨悲歌,表达了为自由而战的坚强意志和必胜的信心;制作棉衣、江南行军和战时催眠术等。,用优美、亲切、朴实、清新的民间色调表达抗战中女性的爱国之情。
为了表现广阔的现实生活,使歌曲更具民族性,冼星海还探索创造了一些具有新时代特征的歌曲风格。其中,有将抒情性和战斗性的不同表现特征有机结合的歌曲,如《在太行山上》、《三八妇女节之歌》;一首讴歌《赞美新中国》;也有将民间说唱音乐与战斗性的群众歌曲相结合的叙事歌曲,如《梁红玉》、《打倒汪精卫》。他非常善于发掘歌词语言的节奏美,并在表达主题意象的前提下赋予其音乐性的发挥。他还非常善于运用各种演唱形式,如独唱、合唱、领唱、合唱和说唱等。,尤其是圆唱和二声部合唱的形式,在当时的抗战歌唱中具有创新意义和广泛影响。此外,他在访苏期间主要运用中国古典诗词创作艺术歌曲,在探索新体裁和民族风格方面也有所建树。
冼星海对音乐创作的另一个重要贡献是创作了具有民族特色的表现我国人民革命斗争的合唱曲。四首合唱曲在主题和内容的现实性、表现手法的民族化和通俗化方面是相同的,但根据不同的主题和内容进行了不同的艺术处理,使得每首作品都有不同的特点。创作于1939年3月的生产合唱,融合了歌唱、舞蹈和戏剧表演,通过春耕、播种参战、秋收突击、丰收四个场景,展现了解放区人民的生产劳动和抗日生活。音乐有民间风味,副歌粗犷朴实。其中,为纪念九一八事变八周年而创作的《二月来了》和《九一八合唱团》,是一部具有交响乐和回旋曲形式结构的叙事性合唱作品。整首歌以一个具有舞蹈特色的音乐主题和一个悠长深沉的副主题贯穿并反复出现,其中穿插了许多个性各异的段落,表现了人民在庆祝胜利时对抗战历程的回顾,激励了他们将抗战进行到底的决心。其中女声独唱和合唱段落《九一八子夜歌》运用了戏曲和说唱音乐中的板式变奏手法,具有戏剧效果。“九一八合唱团”和“生产合唱团”的乐队伴奏,在民族打击乐器的运用和中国音乐风格的节奏上很有特色。《锡盟合唱团》创作于1940年3月,是为山西省牺牲救国团的抗日敢死队创作的群众歌曲合唱团,包括合唱、独唱、轮唱、副歌等六个段落,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
《黄河大合唱》是冼星海最重要、最有影响力的代表作。1939年3月制作,1941年6月在苏联重新整理加工。诗人光伟然以黄河为背景,热情讴歌中华民族的光辉历史和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沉痛控诉侵略者的残暴和人民遭受的深重灾难,广泛展示抗日战争的壮丽画卷,向全中国和全世界发出民族解放的战斗警报,塑造了中华民族巨人的英雄形象。全曲由序曲(乐队)、黄河船夫歌(合唱)、黄河颂(男独唱)、黄河之水如何移出天外(朗诵配乐诗)、黄水歌谣(女合唱)、河边对唱歌(二重唱、合唱)、黄河怨(女独唱)等组成。黄河(合唱)等九个乐章。每一个乐章都是相对独立的,在表演内容、演唱形式、音乐形象等方面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同时,全曲紧扣中国民族解放斗争的基本主题。几个基本音调始终贯穿整个合唱。在音乐布局上,序曲呈现基本主题,合唱自始至终呼应,中间乐章的交替发展和最后乐章的总结,以及每一乐章前的朗诵,使整部作品高度统一。音乐语言明快简洁,通俗易懂,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丰富的合唱技法和乐队的交响演奏,全曲宏大的音阶及其所表现出的英雄气概,构成了这部作品独到的艺术特色。《黄河大合唱》体现了冼星海杰出的才华和创造力,被誉为反映中华民族解放运动的音乐史诗。
冼星海的大部分器乐作品都是在苏联时期创作的。除了一些器乐作品,如小提琴独奏曲《郭芝儿-碧黛》有一定的艺术效果外,交响音乐作品在他生前并未投入演奏,而是根据实际效果进行了修改。从这些作品的手稿中可以看出,作者在运用交响音乐表现人民生活和革命斗争,探索交响音乐民族化和大众化,运用民族音乐题材、结构形式和打击乐器等方面进行了许多大胆的尝试。其中,《民族解放交响曲》、《神圣战争交响曲》、《满江红组曲》、《中国狂想曲》都是成功的篇章。但由于当时他的写作条件和健康状况的恶化,这些作品也留下了许多笔误和不完善之处。
冼星海发表了20多篇音乐论文,并编写了一些音乐教材。去延安前发表过《抗战时期救亡音乐的任务》(1937)、《救亡歌唱运动与新音乐的未来》(1938)、《中国新兴音乐的创造者聂耳》等短文,集中总结了抗日救亡歌唱运动的经验,探讨了以聂耳为代表的新兴音乐的方向和发展前景。到延安后,先后发表《论中国音乐的民族形式》(1939)、《中国民歌与新音乐》(1940)、《中国现阶段新音乐运动的几个问题》(1940)等论文,并在1940+发表。他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出发,对中国新音乐如何发展、中国新音乐发展的历史经验、中国新音乐的大众化和民族形式、中国民歌的特点和研究等问题发表了许多重要见解。他主张用马克思主义的艺术理论来指导中国新音乐的建设。他认为,无论是民族形式还是音乐的普及,都要以中国工农音乐的发展为基础。他通过实际的调查、收集和研究,初步得出中国民歌具有现实性、直观性和地方性的结论,认为在音乐创作中吸收民间音乐的因素,可以更真实、更生动地反映人民的生活和大众的语言,创作出更丰富的最具民族特色和最具国际特色的音乐作品。他以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理论为指导,简要评述了“五四”前后中国新音乐发展的历史和阶段,以及代表音乐家和音乐作品的历史作用,论述了新音乐的本质特征和形式特征,指出中国新音乐必须向“内容新民主主义,形式民族化”的方向发展。他的理论著作在中国革命音乐理论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