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自主招生个人陈述怎么写?
实施自主招生是改革“统一”高考制度的有益尝试。多年来,统一高考制度为我国高校选拔了数千万优秀人才,为促进人才成长、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推动高等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它也有一些被人们所诟病的弊端:由于统一高考的高度“统一性”,以及从内容到形式的“大一统”,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高校无法根据自身的需求选择适合培养的人才。由于其“分数是硬道理,质量靠边站”的录取原则,很多有特长的学生不得不放弃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将学习时间和精力分散在众多考试科目中,抑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新思维。自主招生使招生形式灵活多样,改进了传统的选拔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考试评价和选拔录取方式趋于多样化,便于综合考虑考生德、智、体、美、奖、特长等因素的发展,更加注重学生个性的培养,更加注重对考生能力素质的考查,引导中学教育向素质教育和创造教育转变。
实施自主招生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专业教育的需要。自主招生有利于高校采取不拘一格的招生形式,打破统一时间、统一地点、统一试题、统一阅卷、统一录取标准的僵化模式,为考生提供多次入学考试和进一步学习发展的机会。自主招生有利于高校适应当前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特点,面向社会多方面、多层次的人才需求和教育需求,培养受社会欢迎的不同性质、类型、规格的人才。
实施自主招生是保持和培育高校专业和学术优势,增强自身竞争力的需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只有赋予高校招生自主权,才能鼓励高校在学术、学生培养质量、学校声誉等方面竞争,在社会范围内优化高等教育资源的组合和配置,与企事业单位在人才培养、科研生产等方面密切合作,形成高校与社会双向参与、双向服务、双向受益的办学机制,拓宽高校投资渠道。高校只有赋予招生自主权,才能优化教学资源配置,增强学生和高校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增强高校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根据师资储备、学术专长和市场变化,创建一流大学。
实施自主招生是教育面向世界的需要。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技革命的发展,越来越要求教育面向世界,参与国际竞争。越来越要求高校人才培养必须适应国际竞争和国际文化教育交流的需要,让国内学生走出去,让外国学生进来。与此相适应,高校招生不仅要服从上级的“统一”安排,更应该有一定的自主权。只有这样,才能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和交流条件,实现高等教育资源在国际范围内的优化配置,在更大范围内吸引高层次人才和留学生,提高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增强国际竞争力。
高校自主招生的改革取向
突出个性,防止演变成另一种形式的高考。高校自主招生要突出个性和特色:选人标准要体现个性化特点,既要发现学习成绩或竞赛成绩突出的学生,又要发现科技创新、文学艺术、计算机网络、道德品质等方面的优秀苗子,为突破传统的偏心人才开辟绿色通道;选拔考试要体现个性。除综合文化测试外,还应测试学生的专业倾向、逻辑思维能力和临场应变能力,以选拔有发展潜力的学生进入高校深造,同时给予考生一定的自主选择权。整个招生工作要体现包容性、个性化的办学理念,选拔出“适合学校发展”和“适合学生发展”的人才。
抓* * *依靠各种力量解决几个难题。中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跟踪记录体系、优秀品质和特长的社会认定体系、自我约束和社会监督体系,既是自主招生的基础工作,也是目前尚未解决的几个难题。因此,首先需要与中学紧密合作,建立中学生综合素质教育跟踪记录系统,客观记录和评价中学生的成长经历和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有利于高校选拔合适的人才。第二,高校可以与知名社会组织、专业社会中介机构等权威机构建立全面、系统、科学、务实的评价指标体系,联合举办一些公平竞赛或专业水平表彰活动,从获奖学生中自主选拔素质和特长突出的学生。三是对招考部门、大学、中学等评价机构建立有效规范的约束和监督制度,做到考试标准刚性化、录取过程公开化、录取结果公开化,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明确方向,创造条件实行完全自主招生的比例控制。目前高校自主招生改革仍以高考模式下的有限自主招生为主。取得自主招生资格的考生,一般还是要参加当年的高考。达不到录取控制分数线的考生,无论有多强多有潜力,都不能录取。但由于全国统一入学考试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考试选拔体系,在提高命题质量、维护社会公平、提高选拔效率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并能降低招考成本。为了利用统一高考和高校自主招生各自的适应范围和优势,从长远的改革方向来看,采取完全自主招生加比例控制是合适的所谓比例,是指高校自主招生人数要与当年招生计划数成比例限制;二是高校自主招生要有一定的比例限制。所谓完全自主,就是高校自己组织考试,自己决定录取。录取后,考生无需参加统一高考。
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是深入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任务。建设高水平大学是一个系统工程,高校招生是这个系统工程的初始环节。因此,有必要借鉴经济改革中赋予企业自主权的经验,改革高考制度,让一些有条件的高水平大学按照法律和政策实行自主招生
自主招生是扩大高校自主权、深化高校招生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也是选拔优秀创新人才的新探索。入选考生需参加全国统考,成绩达到学生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确定的试点学校同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的,由省级招生办向考生选择的试点学校备案;试点学校进行综合评价和自主选拔录取。
4月1、2日,1185上海高三第一轮资格测试胜出的同学走进复旦大学光华楼,参加了这所名校组织的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自主招生考试(面试)。复旦大学的自主选拔录取之所以引起极大关注,被誉为“中国高考制度改革的破冰之旅”,主要是因为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复旦大学的“实验”是高校人才选拔的突破。
2003年起,我国开始实施高校自主招生改革,在全国部分高校实行5%自主招生政策,扩大了高校招生自主权。但这种自主招生是以高考成绩为基础的。也就是说,高考分数和高考成绩仍然是主要的录取依据。复旦大学的“实验”之所以被称为“真正意义上的自主招生”,是因为它首次实现了高校不以高考成绩作为硬性标准,而是根据学校自身的人才评价标准和人才培养需求来招生,即学生是否被录取不是由高考成绩决定,而是由面试成绩决定,由学校说了算。在我看来,这次改革给了学生更多的机会,有利于减轻高考集中录取制度给家长、学生、学校、老师带来的沉重负担和压力,也有利于选拔有特色、有特长、有潜力的人才。
我们有理由相信,如果这一“实验”成功,将促使人们寻找和尝试新的高校招生路径,而那些科学、合理、可行的路径,将打破基础教育对高考的迷信和依赖,突破高考的桎梏,对我们的教育和高考本身都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其次,复旦大学的这一“实验”是对高校人才选拔标准的突破,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
大家都知道高校要招收综合素质、创新意识、实践能力都很优秀的学生,但这个标准在操作层面往往得不到落实。在我看来,复旦大学的这次改革在这方面做了积极的尝试,所以意义非凡而深远。
面试时,每位候选人将接受五位专家的面试,时间为15分钟。每位专家会对考生的气质、交际、知识结构、逻辑思维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总结出最终成绩作为录取依据。高考成绩不会影响录取结果。参与本次采访的上海行知中学学生姜琳表示,采访中真的有一种“书用了就用了”的感觉。问题不局限于课本,社会关注的考查被提升到重要位置。考试的重点是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秦绍德表示,这次改革的一个重要信号就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显然,上述做法和这位学生的感受似乎表明,复旦大学正在试图广播那个“重要信号”。
如何从高校招生乃至高考中为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保驾护航,一直是众多有识之士探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尽管人们对“什么是素质”、“什么是真正的素质教育”仍有争议,但复旦大学仍然“希望这次改革能带动中小学改变传统的‘唯分数论’的培养模式,让学校、老师、家长、学生都自觉地为培养综合素质而努力”(用秦绍德的话来说)。”我们也希望这个“实验”不仅仅是素质教育的一个信号,更是一个曙光,一个号角。
第三,复旦大学的这个“实验”,证明了高校自主招生是可以做到公平、公正、公开的。
多年来,人们一直担心这种招生方式能否做到公平、公正、公开,是否会导致“招生腐败”的泛滥。在这次“实验”中,这也成为了家长、学生乃至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对此,复旦大学建立了科学严密的程序和保障体系,确保这项改革严格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要求实施——学校成立了由150名不同学科教授组成的专家面试小组,并提前对他们进行了严格的面试培训;面试前半小时,电脑随机分配对应不同专家面试组的候选人;专家名单、专家组名单、学生组名单严格保密;考生面试成绩由一组教授经过学院讨论后打字;记录考生面试全过程;参加面试和最终被录取的考生名单适时在网上公布;拒绝接收“条纹学生”;整个录取过程主动接受上级教育部门和媒体的监督。
“招生腐败”损害的远不是几所大学的声誉,而是损害了教育公平和几代人的心,必须坚决遏制和严厉打击。现在,复旦大学在防止“招生腐败”方面所做的积极有效的探索,让人相信,只要程序规范,措施严格,执行到位,真正的高校自主招生也可以做到公平公正,也可以成为值得信赖的招生方式。
由于诸多因素的制约和自身的不完善,需要对复旦大学的这一“实验”做进一步的研究和评估,恐怕难以在短时间内全面推广这一自主招生模式。但我们还是要为这个敢为人先的“实验”鼓掌,因为它为我们的课程改革、高考改革、招生制度改革打开了思路,也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自主招生是大势所趋,希望的比例不是5%,而是更多。
南方网消息主持人:近日,教育部正式公布了首批22所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高校名单。今年,这些高校将拿出不超过本校招生计划的5%,实行自主招生。如何看待在应试教育改革呼声日益高涨的背景下自主招生的积极意义?
李伟:高校自主招生可能是一个趋势。希望以后的名额不是5%,而是10%,15%,甚至更多。经常听说有的孩子某方面很优秀,却因为高考差了几分没被录取。当然,这些孩子也可以在社会上发挥自己的特长,但大学学习可以促进他们潜在的能力。我们称基础教育为“通才教育”,其知识结构是扁平化的。高等教育是在基础教育的平台上构建塔形知识结构,培养专业人才。这种塔式教育可能非常适合那5%的学生,更有利于他们专项能力的培养。
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同,对人才的需求不同,决定了高校招生不宜采取统一甚至垄断的标准。就像评职称一样。现在我们的职称在全国都很普遍。在国外,职称只被用人单位认可,在其他单位不一定有用,因为不需要这方面的人才。同样,一个地方需要什么样的人才,需要多少人才,是由这个地方的发展决定的,这个地区的高校必须根据社会需求来招生。
钱其琛:自主招生是高校选拔制度的重要补充。高考制度有其合理性,看起来也很公平。但是“一考定终身”的做法并不是很科学。一个学生能不能上大学,要综合评价和选拔。这并不是说你不应该通过高考。自主招生必须有基本要求,在某一方面确实比较擅长。只有经过中学推荐,大学选拔测试确定优秀,才能被录取。自主招生对形成兼收并蓄的人才选拔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对推进中学素质教育也具有明显的导向作用。
中学只能负责“投篮”,“球”能不能进取决于高校。
周小芳:现在中学生进入大学的门越来越小,大约只有万分之几。走的学生一般都是数学、物理、化学全国竞赛一等奖的学生。对于那些非学科特长很大的同学,因为在分数线之外,上不了大学。从这个角度来说,特长生自主招生的定义更加全面和科学。很多擅长发明创造,但成绩不是很拔尖的同学,只要能适应大学学习,就应该让他们继续学习。自主招生政策为这些孩子的成长创造了条件。沿着这条路在中国培养比尔盖茨不是梦。这也是对大学生学习态度的一种引导。想大学不好好学习就能过上“快乐的童年”是不可能的。
一个好的措施必须很好的执行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比如自主招生,中学负责投篮,但球能不能进,取决于高校。自主招生是为了不让真正有特长的学生被遗漏,同时也不是为了给不符合条件的人钻空子。这需要一套标准化的操作流程,同时对公众开放。
陈良:我和另外两个学生参加了2001国际机器人奥林匹克竞赛,获得了冠军。不知道这样的情况是否可以推荐?说实话,因为我大部分课外时间都花在机器人研究上,所以成绩只能算一般。我个人的梦想是进入上海交通大学深造,因为交通大学的研究水平很高。但是我很难靠高分考上交大。
自主招生的顺利实施有赖于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
陈育坤:这些年来,推荐录取的学生从5万人减少到5000人,这可能是不得已而为之。在现有的社会信用体系下,走进系统往往被少数人利用。对于自主招生,人们关心的是会不会走样。例如,当地一所中学收到当地领导的通知,要求推荐某个学生。校长应该怎么做?某校长推荐10学生,其中一两个是关系户。有什么办法限制他们吗?所以,自主招生能否顺利实施,最根本的是建立社会信用体系。
高考制度仍然是目前最可行的方式。自主招生改变了“一考定终身”的弊端,为中学实施素质教育创造了更好的外部环境。但我一直呼吁建立一种“先实践再深造”的模式,即高三学生毕业后参加一定的社会实践,一两年后再进入大学。其优点在于:一是有助于学生清晰地认识自己的兴趣所在,避免选择专业的盲目性;二是有利于高校课程改革;三是有利于中学教育与升学率脱钩,“解放”中学生;第四,有利于形成终身学习的社会氛围。
沈本良:社会对高校自主招生非常关注。普遍希望自主招生能够做到公平竞争、公平选拔、程序公开。我们制定了相应的措施。按照教育部的要求,自主招生的考生名单必须经过三个环节。首先,通过自主招生学校测试的学生名单,要在高考前在生源所在地向社会公示。二是只要公布的考生高考成绩达到该校同批次报考的控制线,高中招生办就向学校网上备案,由学校决定是否录取;已通过校考但考生名单未及时上报省市高校招生办并公示的考生,不予录取。三、录取后的考生名单由学生所在高校招生办向社会公示,接受社会监督。凡举报的,一经查实,一律取消资格。这样做的目的是消除社会疑虑,防止暗箱操作。
陈晓雅:我想强调的是,在关注公平的同时,我们更应该关注自主招生的初衷,即提高教育的有效性。人们应该把更多的精力花在更复杂更重要的问题上,比如选拔什么样的学生,如何培养。目前,这方面的研究很少。这次自主招生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它是教育改革的关键环节,是对人才培养各方面的综合检验,对今后全面推进教育改革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