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年以中学为体。
第二,“中西合璧”的思想起到了加强民族融合的作用。在殖民侵略的冲击下,一个民族如果不想成为殖民地,就必须加强凝聚力,提高融合度。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建立发展和更新的基础。当时“中体西用”原则所包含的中国意识是团结爱国人士的旗帜,号召人们加强民族团结,抵抗侵略,保卫中国。纵观当时先进人士的评论,不难发现,虽然有少数人对中体西用这一文化原则的整体正确性有所怀疑,但从来没有人质疑过其中所包含的民族性。相反,每当谈到中国的命运和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人们就不能不提到中国风和使用西方。比如康有为等人关于保护种保国,保护教育的口号,很难说与中体西用没有历史联系。没有中国文化作为纽带,中国文化难以为继。
第三,中西文化的运用给人以新的启示,即学习外国的东西一定要和自己国家的实际相结合。用中式和西式的初衷并没有这个内容,但其思维逻辑却在客观上启发了人们。洋务运动之后,拒绝学习外国盲目排外没有市场,但全盘西化的思想也遭到大多数人的拒绝。成年人结合自身实际学习外国的东西,逐渐成为一种规则。维新派在鼓吹君主立宪的同时,也提出了护国、护种、护教的口号。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一方面吸收了西方的政治理论,另一方面结合当时中国的实际,提出了民生主义(即平均地权)。虽然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因种种原因失败,但维新派和孙中山关于如何向外国学习的思想是正确的。总之,中国在特定历史环境下,关于如何向西方学习的文化自救计划和战略思想。在封建专制和顽固保守主义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式西化是当时唯一可行的过渡模式。它的提出不仅打开了社会风气,也为西学东渐提供了理论基础,为中国现代化的开始做出了贡献。中国式西化是那个时代社会经济结构的产物。任何一种文化实体都植根于其自身的社会经济结构。洋务运动前夕,中国是一个资本主义尚未存在,自然经济普遍存在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里,不可能建立西方式的体系,因为它不具备西方式体系所依赖的经济基础,传统的中学体育仍然按照自己的逻辑运行。但面对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的严峻挑战,不引进西学,国不成国。在这种形势下,产生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
二是洋务经济的深层需要。洋务经济是以政府为基础,以集权为特征的官僚经济。无论在资金、技术、市场方面,都一刻也离不开政府。它依靠政府的力量,把钱集中在纳税人手里,解决编制经费。它依靠政府引进技术,相当一部分原材料和产品由政府调拨。因此,政府的支持成为洋务经济存在的前提。这样,维护以政府为代表的传统体制就成了洋务运动义不容辞的责任。正是这种既要组织洋务,又要依靠政府的经济现实,决定了用中体西用的必然性。
第三,这是西化生存的需要。洋务的创办是一项史无前例的创举,并非一帆风顺。资金和技术都有困难,习惯势力有障碍,顽固派有攻击和责难...真的很难。唐山至徐各庄铁路通车时,顽固派提出机车轰鸣震皇陵,洋务派一度要用马拉车厢。顽固派还说是夷夏之变,是对中国封建统治秩序的抛弃。这些在今天看来颠扑不破的奇谈怪论,在当年却极有分量,能致人于死地。就连洋务派也不得不说,这些歪理邪说很有意义,很正确。这样,为了洋务运动的顺利进行,在引进和传播西学时保持中国风格是非常必要的。否则,洋务派将无法生存。从中体西用的主题也可以看出洋务派的良苦用心。这一理论的最早提出者冯桂芬说:如果以中国的伦理道德为原,辅以各国富强之术,不如做一个好人。很明显,作者强调的不是如何在中学好,而是学习西方的好。在这样的口号下,向西方学习是理所应当的。当然,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口号的实际含义已经发生了变化。在革命兴起的时候,如果以中学为体,以西学为用,重点就不是学西方,而是不允许革命,不允许破坏中国文化的意思。我们不能否认这个口号一开始的进步意图。交通运输业的生产技术和装备接近世界先进水平(吴百俊:中国工业化的开端)
第四,中体西用,为西学的传播打开了大门。中学虽然是物理的,但自从西学投入使用后,就公开进入传统框架,取得了合法地位,有利于打破公民排斥外来新事物的传统文化心理障碍。于是,在使用的招牌下,大量西学涌入。江南制造总局一年仅1896就翻译引进西文图书120余种,平均每三天翻译引进一种,确实达到了惊人的水平。随着西学的传播,中国的生产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甲午战争前夕,一些主要的近代工业和交易所都很艰难。君主立宪、民主和谐等政治理论也在这个过程中传入中国,并与中国文化相融合,从而产生了中国自己的近代政治思想。正是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的新社会开始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