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学语文教材中的美学元素
论文关键词语文教师教材审美元素
审美教育对中学生人文素质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语文教师必须把握好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审美元素。本文认为,从艺术风格上看,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审美元素包括豪放美、对称美、悲凉美、意象美、柔和美、衬托美、凶猛美等。
我们身边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高水平、高素质的教师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是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基本条件之一。教师作为教育的实施者和主体,要善于引导学生发现美、感受美。这就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美学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时时贯穿美的教育,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充分利用自己的人格力量,影响学生,感染学生,培养学生美好的理想,美好的行为和一切。
首先,大胆之美
豪放,即苍劲有力,雄浑壮阔。[宋]严羽《苍石化编》:“诗有九种:高、古、深、远、长、健、雅、悲。”可见,苍劲之美一直是文学作品的审美特征之一。
“苍劲”之美是一种整体美,而不是局部美。正如老子所说,“声大则大象无形。”磅礴的诗情画意,犹如一群自由奔跑的生命力,浑然一体,密不可分,正如严羽所说:“天气混沌,无法提取文字。”比如王维的《致边塞》,其中“大漠孤烟,长河落日圆”,写的是进入边塞后长城外奇异壮丽的景色,画面开阔,意境豪放,被挚友王国维称为“千古奇观”。边疆大漠无垠,所以用了“大漠”的“大”字,突出了大漠的粗犷。茫茫大漠,烽火台上一缕孤烟直冲云霄;长河如带,夕阳落,极圆。一个“孤”字写出了风景的单调,后面一个“直”字,却显示了它的力量和毅力。大漠无山无树,穿流而过的黄河也无法表达诗人的情怀,除非用一个“长”字。大漠的辽阔,炊烟的笔直,河流的长短,太阳的圆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种读者无法拒绝和沉醉的壮美。
第二,对称之美
人们在发现宇宙与自然和谐美的现象和规律时,总是兴奋不已,赞叹“天崇拜美”;当你看到精美的艺术品时,你会感到快乐。而这种愉快的心情往往是由对称引起的。
对称是重要的美学要素,可分为结构对称、功能对称和装饰对称。对于动物来说,结构对称是生存的需要,也是进化的结果。为了生存,左右结构必须对称,才能跑得快,飞得快。功能对称是在结构对称的基础上叠加的功能,如左右眼图像的立体感和距离感,使其能够准确捕捉食物;左右耳的声音是叠加的,这样可以避开入侵的敌人。
对称可分虚、实,实对称可用物理对称运算来讨论:一个物体的同一部分有规律地重复;虚拟对称是概念性的,比如左手和右手
第三,悲伤之美
悲情的极致是魏晋作品。“建安风格”的一个重要美学特征是慷慨悲凉,而这一历史时期的特征之一是频繁的政权更迭。从魏晋到南北朝,历代皇帝朝代更替不断,社会上层勾心斗角,刀光剑影,政治斗争异常残酷。士绅权贵总是被卷入上层政治漩涡,名人被分批送上刑场。言和、嵇康、二路、张华、潘岳、郭璞、刘昆、谢灵运、叶凡...这些第一流的著名诗人、作家和哲学家都被杀害了。应该说,这是一份相当惊人的名单,这些人只是代表,远非完整。“广陵散于今世”“华亭鹤不可再闻”,留下的都是这种令人痛心疾首的道听途说的故事。这些贵族往往生活在这样一种富贵荣华、充满忧患的境地,处于不由自主的政治斗争之中。“常畏大网,一旦忧患与灾难合流”(言和)、“忧国忧民,常吹口哨唱歌”(嵇康)是他们作品中经常流露的情感。正是由于残酷的政治清洗和个人财富的毁灭,他们的生活哀叹着无尽的忧虑和深深的悲伤,从而大大增加了他们的分量。他们的“忧生”也因为这种现实的政治内容而更加严重。所以,无论是适应环境,拯救生命,还是求山河之灵,求安息,情感其实都是因为对生命的恐惧和恐怖而处于一种极其矛盾复杂的状态。虽然外表装饰的看不起这个世界,洒脱,但是内心却更加强烈的依恋生活,很痛苦。这就构成了魏晋作品悲剧的一面。湘绣的《思旧诗》虽然开头就结束了,但却曲折而强烈地表达了残酷政治迫害的痛苦和悲哀,大概永远没有阮籍的悲凉和凄美。
受其影响,唐宋时期的作品甚至将悲情与家国命运联系起来。
第四,意象之美
所谓一草一木,总与爱情有关。在中学语文教材的选材中,鸟、虫、鱼、风流韵事都可能成为表达某种思想或情感的载体。这个载体就是所谓的形象。意象作为一种审美形式,通常是指以独特而完整的意象体系为基础,表达或暗示丰富而深刻的审美意境的一种方法。因此,它的基本特征应该是:首先,它具有独特而完整的图像系统,而不仅仅是局部的甚至孤立的细节图像;第二,它应该能够表达或暗示一种超越这种意象体系的深刻而丰富的审美意境。换句话说,它不能只是一个形象的简单类比和单向隐喻,而应该有一个模糊的哲学内涵,应该是具体与抽象的深度融合。
意象之美,在于它承载着超越自身的感情和思想,而不那么直白地表达出来。
图像的美还在于它为每个读者提供了不同的空间。所谓“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读者由于经历、修养和文化背景的不同,对作品中的同一个形象可能会有不同的解读。所以这个形象越来越好看。
参考资料:
郭绍虞。沧浪诗考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
[2]蔡元培。蔡元培美学文选。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
[3]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论》。华师大出版社1997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