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十大心理问题
青少年的十大心理问题一般在中学阶段,这是青少年身心发展最激烈的时期,也是最有激情、最浪漫、最有创造力、最不保守、最活跃的时期。下面分享一下青少年的十大心理问题。
青少年十大心理问题1 1,自卑。
自卑是指对自己的素质和能力作出低评价,感觉不如别人的心理感受。适当的自卑感可以激励你弥补自己的不足,超越自己;但是,过度自卑会导致抑郁,严重影响我们的身心健康。
有些中学生因为学习成绩不好,经常犯错,所以无论在家里还是在学校,批评多于表扬,指责多于鼓励,惩罚多于引导。于是我以为自己没救了,自卑了,变得心灰意冷,抑郁,自暴自弃,消极。形成“我不如别人”的自卑心理。
2.逆反心理
所谓逆反心理,是指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由于固有的传统刻板印象和思维模式而产生的与认知信息和一般正常教育要求相反的对立情绪和行为意向。很多中学生由于明辨是非能力差,疑虑重重,往往不能正确对待父母的苦心和老师的批评教育。他们怀疑一切,不卑不亢,对正面宣传持否定态度,无端否定榜样和先进人物,对不良倾向有情感认同,对思想教育和遵守规章制度要求消极抵抗。
3.孤独
人是群居动物,人离不开群体,也离不开人际交往。孤独是你被排斥、被遗忘、心理上与世界隔绝的一种主观心理感受。孤独感是个体在群体中产生的一种孤独感、无助感和不愉快感的心理状态。孤独是缺乏与人沟通的结果,也是难以与人良好沟通的心理问题。
很多中学生性格孤僻,害怕交流,常常觉得自己是茫茫大海上的孤舟,或自怨自艾,或无病呻吟。他们不想进入火热的生活,却抱怨别人不理解自己,不接受自己。有些中学生很少与人交往,经常背着大家单独行动。他们的人际关系被异化和淡化,他们崇尚做“超人”和“怪人”。他们内心感到孤独。
4、嫉妒
嫉妒是一种社会心理和意识。有人形容嫉妒是一种根本的、普遍的、强烈的心理现象。心理学家把嫉妒定义为一种有针对性的感觉,一种用痛苦看待他人幸福的倾向。当当前和预期的关系受到威胁时,这是一种嫉妒和敌意的矛盾情绪。在中学阶段,一些同学漂亮的外表、优异的学习成绩、优越的家庭条件、受到老师的喜爱,往往会引起别人的羡慕。他们越是关心和重视嫉妒对象,就越容易受到绝望和恐惧的打击,进而发展成仇恨、敌视、怨恨、报复等一些不良情绪。
5.自我中心的心态
有些中学生只沉迷于自我实现和个人奋斗,处处可以以自己为核心。遇到稍微不顺心的事,就会大发雷霆,卧薪尝胆,或者触犯一点个人利益就斤斤计较,对集体麻木不仁,对社会漠不关心。在做事上,只有别人在乎他(她),他(她)从来不在乎别人。一旦个人欲望得不到满足,他就会想尽办法伤害他人和社会利益,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
6.厌学
厌学是指学生对学校生活失去兴趣、厌烦、冷漠等心理状态,及其在行动上的不良表现。据调查,厌学学生在中学生中高达50.14%,高二最高,达到66.18%。
他们的特点是缺乏学习的动力,对学习感到厌倦,对取得进步失去信心,学习欲望低下。最严重的情况下,他们甚至对学习失去兴趣,把学习当成一件苦差事,上课懒得翻开课本,不能独立完成作业,为了摆脱它而盼望早点毕业。更有甚者,根本不学习,一天到晚糊里糊涂的。他们看到课本就头疼,坐在教室里就担心,经常迟到早退,缺课,对老师缺乏感情,对老师的感觉很差。
7.早恋问题
所谓早恋,是指青少年过早地发生或发展爱情。判断早恋是否可能,大致有两个依据:一个是生活上的自立程度;第二是恋爱年龄和法定最低结婚年龄的差异。
早恋是青春期容易出现的现象。随着身体的发育和生殖系统的成熟,中学生会对异性产生心理上的好奇和向往,男女生之间很容易产生朦胧的好感。再加上流行歌曲、言情小说、影视媒体的帮助,是中学生性心理发展的催熟剂。再加上家长和老师的严厉批评和监督,学生产生了强烈的逆反心理,这就更。
8、痴迷网络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互联网越来越多地进入我们的生活。互联网给我们带来了很多便利,也带来了很多弊端。比如中学生对网络的痴迷。有些中学生自控能力差,走进网络就走不出来。比如我的一个表弟,高一的时候就迷上了网络。他在网吧呆了几天几夜,学校找不到他就通知家人。
9、“偶像化”问题
当五彩缤纷的追光在荧屏和舞台上折射出青春活力的歌手、舞蹈家、电影明星、体育明星、作家等成功人物时,一双发自内心的崇拜目光也在紧紧追随这些“明星级”人物,这也成为了青少年的文化现象之一——“明星粉丝”的出现,“青春偶像热”的兴起。中学生偶像化现象在初中一年级非常明显。我曾经在我们镇初中一年级实习过。下课后和同学聊天,同学围着我问我喜欢哪个歌手喜剧演员。
10,考试焦虑
考试焦虑是一种非常复杂的情绪现象。它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现象,是由一定的考试情境引起的,以焦虑为特征,表现为防御或逃避,受个体的认知评价、人格因素及其他身心因素的制约。表现为:一听说要考试就紧张,考前睡不好觉,考试时紧张、心慌、记忆力卡壳。有些平时学习很好的同学到了考试就慌了,发挥不出应有的水平。据调查,在中学生中,约有11.18%的人对考试有明显的焦虑症状。严重的考试焦虑不仅对学习危害极大,而且对中学生的身心健康构成潜在威胁。
青少年十大心理问题2 1,考试焦虑。
面对强大的竞争压力,很多考生在考前都会产生考试焦虑。其表现是上课心不在焉,非常焦虑易怒。我有一种看到什么就生气的欲望,总觉得自己的一举一动都是在浪费时间。
2、强迫症
强迫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主要表现为反复出现强迫观念、强迫冲动或强迫行为。大多数患者认为这些想法和行为是不必要的或不正常的,违背了自己的意愿,但又无法摆脱,因此深感焦虑和痛苦。
3.学习压力
中学生的学习负担过重,往往给他们带来沉重的心理压力。青少年因为学习压力而陷入痛苦的情况并不少见。这些情况在期末、期中、中学、高考、周围环境发生较大变化时(如父母关系突变等)更为集中和突出。).一些青少年无法承受这些心理压力,有时会表现出不同寻常的反抗,导致家庭暴力,有的甚至会被动自杀。现在全社会都在呼吁给中小学生减压,希望情况有所好转。
4、恐惧症
恐惧学习是儿童常见的一种心理障碍,是指由于对学校强烈的恐惧而拒绝上学的现象。这是一种主要发生在尖子生身上的心理障碍。过度的期望和要求,过度的负荷,不合理的攀比,绝对的思维,是这种心理障碍产生的土壤。
5.人际交往的压力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独立意识的增强,青少年与社会的接触越来越广泛,对独立的渴望也越来越强烈。社会交往和亲密伙伴关系的发展是青少年的精神需求。被人际压力困扰的年轻人,通常表现出自卑、过分在意别人的评价、脆弱、虚荣心强、害怕丢脸。
6.爱情中的挫折
婚姻是爱情的归宿和升华。高尚幸福的爱情有益于男女双方的身心健康,给人以美的享受。如果婚姻处理不当,失恋、单恋、违心嫁人、大龄女生或男生恋爱晚等。,他们会在精神上受到很大的刺激,产生不良的心理和爱情病。心理学家把这种症状称为失恋挫折综合征。
7、嫉妒
嫉妒是一种社会心理和意识。有人形容嫉妒是一种根本的、普遍的、强烈的心理现象。心理学家把嫉妒定义为一种有针对性的感觉,一种用痛苦看待他人幸福的倾向。当现实和期望的关系受到威胁时,是一种嫉妒和敌意的矛盾情绪。在中学阶段,一些同学的美好身材和容貌、优秀的学习成绩、优越的家庭条件、受到老师的喜爱,往往会引起别人的羡慕。他们越是关心和重视嫉妒对象,就越容易受到绝望和恐惧的打击,进而发展成仇恨、敌意、怨恨、报复等不良情绪。
8.学习障碍
学习障碍是指在阅读、语言、拼写、动作、推理和计算能力等一个或多个方面存在明显障碍,而儿童智力不明显。其病因可能与遗传因素、家族因素、疾病因素、心理因素、营养和代谢有关。
9、逆反心理
所谓逆反心理,是指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由于固有的传统刻板印象和思维模式而产生的与认知信息和一般正常教育要求相反的对立情绪和行为意向。很多中学生由于明辨是非能力差,疑虑重重,往往不能正确对待父母的苦心和老师的批评教育。他们怀疑一切,不卑不亢,对正面宣传持否定态度,无端否定榜样和先进人物,对不良倾向有情感认同,对思想教育和遵守规章制度要求消极抵抗。
10,抑郁症
抑郁症是一种患病率高、临床治愈率高的精神障碍。但由于人们对该病的认识不足,坚持接受正规治疗的患者较少,因此也具有治疗率低、复发率高的特点。它的特征是明显和持续的抑郁。部分患者有自伤和自杀行为,可伴有妄想、幻觉等精神病性症状。严重者可出现抑郁性木僵,表现为面部表情固定、对刺激无反应、少言或不语、少动或不动等。
青少年十大心理问题3考试焦虑症
【案例】“我现在一拿到试卷,脑子一片空白。”小丽从小成绩优异,但进入初三后,成绩又下降了。因为一心想考上重点高中,她一直在自我的压力下紧张的学习。总复习开始后,每次拿到试卷,她脑子里都是一片空白,数理化公式全忘了。她现在做不了以前做的题了。她说:“我觉得没脸面对父母。我还不如去死。”
【应对】每个学生都有考试焦虑,只是程度因人而异。显然小丽有典型的考试焦虑症。这时候父母和家长的耐心鼓励就很重要了。家长首先要接纳孩子的紧张和焦虑,倾听孩子的担心和焦虑,让他慢慢放弃那些不利的想法,从而改善考试焦虑。孩子也可以找个知心朋友发泄各种委屈。
【提示】所谓“考试焦虑”,是指考试引起的身体或心理上的紧张。身体压力,如:心跳加快、呼吸急促、思维混乱或空白等。心理压力大多是担心的形式,比如担心考试的时候不会写很多题,担心考砸了会被父母骂。
强迫症
[案例]自从进入高中,琳琳觉得她比以前更紧张学习,但她回家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家里所有的东西整理归类。做完这些事情,你就可以专心做作业了。有时候已经放好的东西会拿出来再放回去。这种事情总要反复几次,最后要自己充分认识到,才终止这种行为。这花费了琳琳很多宝贵的时间,她对此非常沮丧,但她说她控制不住自己。
【应对】一般来说,强迫症背后都有一个潜在的原因,比如父母对完美的追求,对孩子的高要求。如果家长发现孩子经常发呆,写作业很慢,咬指甲,耸肩等。,他们不得不注意。这很可能是一种强迫行为。这时候家长要注意观察孩子,了解孩子为什么会这样做,尽快带孩子去看医生。
【温馨提示】强迫症(OCD)是一种通过仪式化的行为来缓解内心焦虑的精神疾病。病人会有挥之不去的想法和他们必须做的行为。主要表现为强迫思维或强迫行为。强迫性思维是指在患者头脑中反复出现的一些想法、冲动和情绪。患者能意识到这些是不必要的,想摆脱,但是又摆脱不了,所以很苦恼。
性别角色模糊
[案例]明明是个男生,今年10岁,长得白白净净的。因为父亲去世早,他从小就和奶奶生活在一起。开学一周后,他的一些异常举动引起了老师的注意,说话声音很大,经常撒娇年轻女老师。一个月后,他不仅会拥抱女老师,还会经常拥抱女同学,有时还会亲吻女生。
【应对】明明的表现明显是性别角色的模糊。心理学家研究后发现,明明从小的社交网络几乎全是女性,这让他认为自己爱玩女生,认为她们和自己一样。为了改变这种性别偏差,可以请他爷爷和学校里的男老师经常和他说话、交流、玩耍,同时有意识地安排一些男同学和他一起做游戏,让他在男性榜样的示范下肯定自己是个男人,逐渐学会勇敢坚强。
【温馨提示】所谓性别角色模糊,是指个体对其性别角色的认同错位。一般来说,从3岁左右,孩子开始逐渐形成性别角色的概念。如果一个小男孩把自己当成一个和周围女孩一样的人,并试图在穿着、表情、行为上模仿女性,他就变成了一个女性化的男孩,反之亦然。
恐惧
【案例】青青今年8岁,刚上一年级,原本是一个非常活泼可爱的孩子。但这半年来,每天早上上学前,她都想尽一切办法找借口待在家里不肯走,或者畏寒、腹胀、胃痛,或者昨晚没睡好,吃不饱。但是当你周末不用上学的时候,所有不正常的情绪都消失了。经过医生的检查,发现小青青患有恐惧症。
【应对】来自家长、学校、老师的各种压力,不当的教育方式,孩子胆小、敏感、经不起批评等性格特点,都容易导致恐惧症。家长首先要寻找孩子拒绝上学的原因,不要用简单的恐吓来强迫孩子上学。一开始让孩子在学校呆一个小时,如果这一步成功,时间可以逐渐延长。
【温馨提示】“怕学”是一种严重的儿童心理疾病,多见于7-12岁的小学生。因为学生害怕上学,所以产生恐惧心理,也叫学校恐惧症。常见的表现是孩子害怕上学,甚至公然拒绝上学。上学的时候,他们觉得舍不得,不开心。该上学的时候,他们不去或者提出苛刻的条件。一到学校,他们就找借口回家,或者在清晨或开学前一天晚上抱怨头痛、头晕、腹痛、呕吐等不适。以上症状在节假日是不会出现的。
身体形象问题
[案例]梁肖今年在读初中二年级。他是班里的学习委员,但身材修长,相貌丑陋。《爱的种子》那年,他爱上了班上的一个女生。没想到,表白后,女孩转身就逃,一边喊:“好丑。”“我真的很丑吗?”梁潇不停地问自己,那天回去的时候,他照了照镜子。镜子里的小眼睛和塌鼻子让他更丑,于是产生了自卑感。他想“重塑自己”,但又没办法,所以经常失眠,开始在意别人对他的评价。他再也不敢去人多的地方,成绩终于一落千丈。
【应对】男生更担心自己身材不够高,女生担心自己身材不够美。随着生理的变化,进入初中的学生逐渐开始注意自己的形象,很多人甚至因为外貌或身体缺陷而产生严重的精神负担。可以说,在青少年的各种心理困扰中,身体形象困扰占了很高的比例。心理专家建议告诉这类孩子,身体形象没有完美的人,俊男美女也有缺点。告诉他们气质是最重要的,学会欣赏他们的才华。例如,虽然梁潇的眼睛很小,但她非常神圣。她虽然长相普通,但身材很好。
【温馨提示】体像困扰是一种性心理障碍,一般出现在青春期。此时,面对性别差异的突然出现,青少年往往缺乏足够的心理准备。他们忍不住要和别人比较。一旦差距大了,他们中的一些人就会有身体形象的困扰。
恋爱受挫
【案例】高瘦的小杨,从高一开始就对同桌的女同学有好感。他总是买两个冰淇淋,主动把新书借给别人,晚上放学还护送同桌回家。学期末,小杨激动地提出“发展恋爱关系”,同桌却说他“歪”,要求老师调整座位。被泼了冷水后,小杨不仅没有冷静下来,反而有了强迫性思维:“她为什么不喜欢我?”我太瘦了吗?我配不上她?“整天胡思乱想让他成绩下滑。终于有一天,他选择了自杀。
【应对】青少年的心理发展和身体发育往往不同步,所以恋爱中的挫折往往让他们心灰意冷。此时,心理承受能力差的人容易出现心理疾病。所以,家长和老师要尽早发现恋爱受挫的青少年,给予正确的引导和无微不至的关怀。教师可以用优秀的文艺作品和伟大的事迹进行青春期性教育,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
【小贴士】青春期的孩子往往更敏感。这时候一些次要的事情就容易引发心理问题,比如恋爱受挫,身体形象困扰等。
社交恐惧症
[案例]“要我上台发言,还不如杀了我。”小张是一名性格内向的高中生。初中的时候,因为恋爱而斜眼看同排的女生,引起了对方的反感。换了座位之后,还是改不了这种行为。后来连男生都不愿意坐他旁边了。从此,他认为世界上最难对付的就是人,他非常害怕与人交往。老师说每次遇到同学都要轮流上台发言。他宁愿装病逃学,也不敢和朝夕相处的同学说话。小张明显患有社交恐惧症。
【应对】内向的孩子如果在青春期不注意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就会害怕与人交往,从而产生社交恐惧。所以作为家长,要及时审视自己对孩子的行为是否恰当,尽早纠正不恰当的教育行为,多给孩子表扬和鼓励。孩子要注意训练用大胆自信的眼神看别人,为建立自信打下基础。
【温馨提示】患有社交恐惧症的人,在与不熟悉的人交谈、在众人注视下运动或与异性交往时,往往会有明显而持续的担忧或恐惧,害怕自己会面临尴尬或羞愧。患者对自己害怕的环境一般采取逃避行为,即使坚持,也很痛苦,常出现焦虑、出汗、脸红等症状。
学习障碍
【案例】小丽今年刚入学,父母却发现孩子做作业很粗心,经常抄错答案。试卷一发,家长发现漏了很多题,小丽却说根本没看到。于是家长觉得孩子学习态度有问题,故意不做题,就把她打了一顿,但是整整一个学期,这种情况始终没有改善。
【应对】专家指出,小丽其实有书写障碍。一般这类患者的眼睛似乎和别人的眼睛不一样,像“懒人眼”,会漏掉很多明显的信息。他们可以在学习的时候视而不见,把整个问题丢掉,但是后来又说没看到问题。这种孩子最容易被老师和家长误解。其实这是一种特殊的学习障碍。只有进行相关的视知觉训练,才能看到效果。所以,当孩子学习成绩差的时候,家长和老师首先要了解孩子的学习心理存在哪些问题,存在到什么程度,从而为孩子设计个性化的教育方案,针对孩子学习能力的特殊不足进行训练。
【温馨提示】学习障碍是指智力正常,但因学习能力落后而导致学习成绩低下的现象。研究表明,大约5%-65%的在校学生属于学习障碍儿童。学习障碍由几种不同的类型组成,包括写作障碍、阅读障碍和数学障碍(也称为非语言学习障碍)。
精神分裂症
[案例]小王升入高三后,成绩每况愈下。他每天一回家就躲在房间里,很少和父母说话,和朋友保持联系。起初,王妈妈以为小王是因为升学压力暂时不适应。没想到,小王的情况越来越诡异,整天自言自语。一天晚饭后,小王声称,他看到阎罗王想要取他的命,而他的父母是牛马,所以他拿起一把菜刀想杀了他的父母。最后小王被送到医院急救,诊断结果是精神分裂症。
【应对】由于这类疾病在日常生活中往往会有很多先兆,家长或老师要提高警惕,一旦发现症状就要尽快送医院治疗,以免错过治疗时机。这类患者应对挫折的能力比正常人差,所以在面对更大的生活压力时可能会恶化,无法承担太多的学习任务。要尽量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不要对患者期望过高。家里很多压力较小的家事都可以交给病人来处理,让病人自觉为家庭做贡献,增强自信心。
【温馨提示】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疾病,多发生在15至20岁之间。主要症状包括思维、情绪、行为等障碍。在发病初期,患者可能会出现成绩或工作表现急剧下降、社交退缩、个人卫生习惯不良等症状。在潜伏期,如果得不到适当的治疗,病情会加重,出现幻觉、妄想、语无伦次、行为怪异等症状。
沮丧
【案例】高一的小张是某校的贫困生之一。有一天他找到班主任,紧张而匆忙地说:“我完了。”一个多月来,晚上几乎失眠,白天经常呕吐。”说着,他抬起手,遗憾地扶了扶眼镜,右手腕上出现了一道疤痕,那是不久前他自杀未遂割脉留下的痕迹。
【应对】经过心理医生的疏导,发现小张有抑郁症。专家建议,为了避免心理问题导致的抑郁,学生可以更充分地安排自己的生活和学习,避免过多幻想和偏执带来的失落感,多参加文体活动,让自己心情变好。另外,可以多和父母、亲近的同学倾诉,向他们倾诉自己的挫折,让自己开心。
【温馨提示】抑郁症是以异常抑郁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精神疾病,表现为厌倦、无力感、无望感、无能感和无助感。症状包括:极度悲伤、绝望、疲劳和身体疾病。抑郁症患者,其抑郁程度和性质远远超出正常变异的界限,不同于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烦恼,容易逐渐“拨云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