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墓地遗址

位于周至县二曲中学门前50米,310国道以西30米,占地面积81平方米。1956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2划定保护范围,成立保护组织后设立保护标志。

30岁时,李咏已是“名满天下”的秀才。40岁以后,他开始了漫长而不懈的教学生涯。曾在关中书院、通州、滑县、常州明伦堂、无锡、江阴、靖江等地讲学,听课者座无虚席。

在教育上,李咏主张“灵活适用”,即明道刻意以为是基础,他认为杀天下之事有用。理学和经济学是以原形呈现的,经济学不呈现就没用。有理无形,适合明式,内圣外王也。"因此,"明体"指的是道德修养的理论问题,即仔细研究程、朱、陆、王的心学,并在他们之间作出选择,刻意为之. "适用性”是指学习礼仪、音乐、士兵、刑罚、劳役和农耕、外国水法等实用经济知识。开放式风格的应用必须紧密联系,不可分割。他说:“露骨不适用,是腐儒;如果适用但未知,那就是霸权主义。“李咏的‘明道应用文体’已经成为家训,全国皆知,这是宋明理学所不具备的。

李咏一生清贫老实,在乎荣誉,多次拒绝朝廷征召,发誓不做官。康熙皇帝多次召见,他都以年老体弱多病为借口拒绝召见。康熙深知其志强而难强,便在自己的书上题了匾和诗,以示褒扬。李咏的高风亮节为海内外学者所景仰,顾称赞他是学者们所期待的“泰山北斗”。晚年住在富平学习知识,坚持讲学,直到去世。

李清学识渊博,在宋明理学研究、史记考证、考据训诂等方面均有建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