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学那么热衷于模仿衡中,而不是想法更好的人大附中?
学生:作为一名高中生,我很疑惑。显然我有更好的教育理念,北京四中和深圳中学营造的自由开放的氛围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但大家都宁愿向衡中学习,也不愿向他们学习。
当应试环境一败涂地,一个学校能留下来吸引别人的不是校园文化和校园精神吗?
网友们给出了162条评论,都很心动:
其中,好评最高的是一位匿名用户,他用一句话总结:
最大的区别不在理念,而在资源。
两个学校讲究的是高考成绩的本质,但是人大附中的资源更好,生源更好,这是其他地区的学校学不到的。
很久以前,人大附中就开始聘请博士授课了。16招聘教师基本都是从1985年硕士开始,博士占60%,海归占20%。
其实不光是人大附中,中国百强中学榜单上也有很多顶尖学校。比如前段时间新闻闪现:又有一批清华、北大的毕业生去当中学老师了。
165438+10月18武汉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公布2020年首轮教师招聘拟聘用教师名单。9人来自国内外顶尖高校,其中6人来自北大、清华。
这份“豪华阵容教师”名单在网上引发热议。很多人认为这是一件“好事,没有好老师你做不到”。有人认为中学招收名校硕士博士“大材小用”,可见目前就业形势的严峻。但无论外界如何评价,从结果来看,全国百强高中中的人大附中、华中师范大学等一批学校一直霸占全国百强高中,也不是没有原因的。
人大附中位于海淀区,本身就是优质家长的聚集地。中科院、北大、清华等多所高校和企业的高级知识分子后代,都是人大附中的优质生源。
不仅可以为孩子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而且他们的教育理念和人大附中是一样的。他们不会让孩子成为解题机器,而是在学习中保持孩子的独立人格。
又如华中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早在2003年就引进了第一位生物学博士,此后每年都从名校招聘毕业生担任教师。之前引进的清北第一批博士和毕业生,在学校迅速成长,成为某科竞赛教练和优秀教师。
例如,毕业于北京大学的硕士物理老师李志强能够简化复杂的物理问题,很受学生和家长的欢迎。她已经成长为一名物理竞赛教练。来自北京大学的博士郑哓晖教授不仅教授化学常规课程,还担任化学竞赛教练,为学校化学竞赛开辟了一片新天地。
这些资源是一些普通中学没有的。
难怪有学生在帖子里回复:我曾经质疑为什么要抛弃传统的自由精神,模仿衡水做四象。但我后来才知道,我讨厌的不是教育制度,也不是没日没夜的努力学习。我讨厌的是向现实妥协的无奈和一开始不结合现实照搬皮毛的做法。
另一位网友回答:你们高中和人大的区别大概就跟两个人在工地挖坑差不多。你用铲子挖了半天一百立方米的土,人大附中的孩子晚上开着挖掘机来了,五分钟就挖了一百立方米的土——为什么白天都有人去?素质教育。
这些回复都指向一个词:资源。只有掌握足够的资源,跳出竞争,凌驾于他人之上,才有资格在侃侃说话,否则只能接受现实,在高考的独木桥上搏杀。
其次,高考成了一些上流社会孩子的“备胎”。
教育部数据显示,在18名出国留学人员中,* * *自费留学541.3万人,占出国留学总人数的88.97%。与过去研究生选择出国留学相比,越来越多的学生在高中甚至中小学阶段就开始计划出国留学。
然而,每一个自费留学生的背后,都需要家庭提供大量的经济支持。
根据启德教育的统计,留学热门国家中,英美的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学费最高。英国公立学校学费每年15到20万,私立学校高达25到30万,最便宜的日本每年9到13万。
换句话说,大多数中产阶级买不起。
《中国教育发展报告》显示,18年中国大陆共有821所国际学校,其中民办国际学校426所,公办学校国际部(班)274所。
北京、广东、上海、江苏的国际学校数量位列前四,均超过80所。其中广东国际学校130多所,排名第一。
通过就读国际学校或国际课程进入世界名校,已经成为很多城市家长投资孩子教育的新途径。
19年,常春藤盟校招收了315名来自中国的学生,其中仅北京就有63名,约占20%。
这些家长不局限于让孩子去国内的某个985或者211,而是让孩子成为国际化人才。
在我们南京,南外在父母眼里就是神一样的存在,因为他不仅走路,还出国读书。
能出国的家长,心理上已经接受了孩子高中后大概率出国读书的现实,但面对三四年200-300万的出国费用,一般家庭真的承受不起。
据说未来三年内,国际学校或设有国际部的学校将进入“爆棚”状态。从这个角度来说,南京的父母确实很穷,工资也比不上北上广深,但他们需要花在教育上的钱,却远不止工资的几倍。
相比较而言,农村和县城的教育问题令人担忧。公开招聘教师每天都在进行,但尽管如此,每个地方都有数百个职位无人问津。
有些地方不得不降低条件,没有专业限制,甚至不经笔试直接签约,仍然无人报考。
在北京、广州、杭州这样的地方,情况完全不同。几十个名牌大学生竞争同一个教师岗位的情况并不少见。
10月30日10,深圳市南外高级中学通过微信微信官方账号公布学校拟聘用毕业生名单。20名毕业生中,19来自清华、北大。
9月11日,深圳某中学官网发布《2019年拟录用毕业生名单公告》,拟录用应届毕业生28名。28人中,4人为博士,其余24人均为硕士。学校方面,10学生来自北大,5名来自清华,也有香港大学、厦门大学、香港科技大学、中山大学等国内顶尖高校的毕业生。
杭州市文渊中学的公告称:“所有教师的工资分为两部分。一个是参照公办教师享受相应的工资、五险一金和福利待遇,一个是学校发放的结构性工资。年总收入65438+公立学校的0.5倍。应届毕业生总年收入200+10000,在职高中教师总年收入300+10000。学校的伙食很优质,所有的工作都包含在学校里。学校提供入学前三年的免费住宿。
北大、清华、世界名校应届毕业生年收入总和30+10000。省特级教师和专职高级教师年收入总和50+ 1万。"
上周,北京工业大学附属中学也发布消息,招收应届博士生,解决北京户口和编制问题,解决配偶工作和子女入学问题,发放一次性落户费。
从北大、清华发布的2018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中也可以看出,教育行业已经成为毕业生的主要去向之一。在2018北大就业质量报告中,初中教育单位已经被列为毕业生去向的一个类别,与高等教育单位、国企、事业单位、私企并列。2018年,***61北大学生到初中就业,其中硕士42人,博士19人。清华毕业生去行业,教育行业占11.1%。
“北上广深杭”教师的身份,暗示着年薪50万+不止一个学区,他们的后代也能在当地接受最好的教育,这是很多名校毕业生最期待的。很多人这么努力,就是为了至少保住自己的阶级地位,给后代垫底。
那么,还有什么留给穷人呢?
但是,我们也不能太悲观。寒门难出贵子,但不代表现在普通人就失去了突破阶层的机会,哪怕微不足道。
中国的教育更多的是针对老百姓的孩子,那么为什么很多高中宁愿模仿衡水中学,而不是向人大附中学习呢?因为学校知道教育其实是家长经济实力的大比拼。如果不够强,就老老实实走衡水模式,这样才有机会出人头地。否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