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建立适应高中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管理体系

随着新课程的全面推广和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没有相应的教学管理系统来支持和保障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是不可想象的。新一轮课程改革对学校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重建学校教学管理系统是当前课程改革的一项紧迫而重要的任务。

一、对现行学校教学管理制度的反思现行学校教学管理制度存在诸多弊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下,分数管理盛行,分为两部分。

分数是评价学生学习成绩的重要工具,是考察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是衡量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志。可惜在学校教育中,分数太绝对了。分数从推动教师工作和学生学习的有力手段异化为控制教师工作和学生学习的极其可怕的魔杖。师生拜倒在分数面前,成为分数的奴隶。学校管理和评价中盛行分数主义,结果是不见人,不重视人,以分论英雄。分数主义和分数管理严重扭曲了教学的价值取向,教学工作被蒙上了浓厚的功利色彩,使利益驱动代替了职业追求。在这种背景下,即使有所谓的教改,也会异化为追求高分的遮羞布。

2.课程改革形式主义盛行

学校规章制度是办学经验的结晶和反映,对稳定学校秩序、提高教学质量起着保障作用。每个人都要自觉接受规章制度的约束,但学校管理不能无视章,强调章。遗憾的是,目前很多学校在规章制度上大做文章,把规则细化、规范化,用量化评分、经济制裁,简单地把师生当成管教对象,把领导变成了监督者,把依法办学变成了依罚办学,违背了人性化管理。这种管理严重扭曲了教学的本质,教学过程程序化、机械化、标准化。管理成了检查,老师们疲于应付。在这种背景下,教学改革也是肤浅的、形式主义的。

3.学校管理不能是权力至上

权力导向、权力至上、权威主义与教育主题和使命相违背,也与社会民主管理相违背。权力至上必然滋生和助长长官意识,排斥教育的民主化和科学化,师生的民主参与和学校的学术研究也因此没有立足之地。学校需要权力,但这种权力只能服务于培养人、培养人、完善人的使命。任何偏离这个方向的权力,都会毁灭人,毁灭精神,毁灭文化。对于学校管理者而言,管理一所学校不仅需要权力,更需要思想和精神。苏霍姆林斯基有过精辟的论述:学校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者,其次才是行政领导。但是,很多学校在管理上最缺乏的是思想。一个没有教育思想和新的教育理念,只崇尚权力不崇尚学术的校园,是很难真正进行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的。课改也是空谈。

从以上分析来看,重建学校教学管理体系势在必行:一方面要坚持改变传统的落后的不适应课程改革的管理规章制度和管理模式,另一方面要积极探索符合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管理的新举措。

二、构建教学管理系统的基本思路1。学校管理首先是教育理念的管理。

强调教学理念的管理,应注意以下几点:

(1)新一轮课程改革不是简单的教材变化,而是教育理念的根本转变。如果不树立正确的课程观、教学观、质量观、人才观、教师观、学生观和评价观,教学管理就会偏离正确的方向,远离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初衷。

(2)与传统课程相比,新课程具有更大的不确定性,因此对教师素质的要求有所提高。不能再用僵化的灌输模式来束缚老师和学生。教师必须以新的教学理念为指导,发挥创造性,把新理念贯彻到教学的各个环节。

(3)要注意方向性目标与操作性目标的一致性,新课程理念与具体管理实践的统一性。教学理念的管理不应该是一句空话或者仅仅停留在务虚的层面,而应该渗透到教学的各个方面,始终保持理念和管理做法的一致性。

2.坚持以人为本的文本

教学管理要充分发扬民主,充分调动教师、学生及相关人员参与管理的积极性,建立多元参与的民主科学的教学管理机制。特别要强调的是,教师和学生要确立主体意识,强化自我教育、自我评价、自我调节和自我完善的意识,真正成为学校、教学和学习的主人。

教学管理的目的不是控制、监督、压制,而是促进师生发展,摆脱功利色彩,让课堂充满活力。

3.坚持开放的理念

因为新课程的实施是开放的,学校教学管理必须坚持开放的理念。管理目标要从分数主义、以分取人向全面提高素质、促进师生全面发展、建设课程文化转变;管理的内容向全过程、全方位开放转变,管理的主体从领导权威的垄断向多元参与和家庭、社会、学校的共同参与转变。

4.建立校本教研制度

任何看不到教师劳动创造性的人,根本就不了解教师的劳动。同样,不进行教育研究的教师也无法真正尝到当老师的快乐,成为真正优秀的老师。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要求教师从教师角色向研究者角色转变,教师必须学会反思和创新,成为实践的研究者。新课程的推进是一个开放的探索过程,学校的教研必须以学校为本位。要想在学校获得合法地位,真正成为学校教学改革和发展的永恒动力,就必须进行制度化建设。在学校形成崇尚学术、研究的氛围。

5.建立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为目标的评价体系。

对教师工作的检查、考核和评价是学校管理的日常工作,对教师的思想和行为具有直接的导向、激励和控制作用。在对传统评价体系深刻反思的基础上,重建一个真正能够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体现课程改革精神的评价体系,将教师的教学研究、教改经验、创造性教学和校本课程、师生关系等引入评价内容,从教师专业成长的全过程看待评价结果,明确其成长阶段和进一步努力的方向。

面对新一轮课程改革,重建学校教学管理系统的任务是艰巨的,涉及许多方面。在课程改革过程中,必须从学校实际出发,重建符合学校课程改革规章制度、适应课程改革需要和发展的新的教学管理模式,并不断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