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中学生的心理健康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当老师。”江总书记也指出:“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也要培养好人,要做各方面的老师。”教师必须进一步更新观念,不能仅仅满足于传授课本知识,还要在丰富自身教学知识的基础上研究如何育人。“先立人”,教师要加强心理修养,要有健康的心理,要学会调整心态。因为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必须在思想政治、道德品质、学风等方面全面以身作则,真正做到“以身作则”。
(1)放“架”
学生作为独立的社会人,潜力无限。老师的作用是帮助学生最大限度地开发自己的内在潜力,所以我们必须放下“为人师表的尊严”这个“架子”,以朋友的身份去接近学生,让学生在心理上接受你。每个人都有表达自己观点的权利,都应该接受别人的批评,包括老师。教师不再是自我权威的维护者和教材的代言人,而是学生能力的激发者、培养者和欣赏者。
(2)减少“规定”
在传统教学中,学生的行为往往受到严格的限制。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进行过度的、细致的限制可以达到统一的效果,但毫无疑问,学生会因为害怕违反老师的各种规定而感到紧张、焦虑和压抑,失去自由表达的机会,抑制积极创新的动力。因此,减少不必要的规定,给学生自由表达的机会,有利于激活学生思维的火花,使他们得到生动的发展。
(3)保持“自由”
学生每天起床,上学,吃饭,写作业,看似安排的有条不紊。但是,刻板单调的生活与初中生积极活泼的天性产生了很大的矛盾。老师家长的“嘘寒问暖”更是无微不至。“除了作业,我们还能有什么?”这是孩子发自内心的呐喊。孩子需要自由,渴望独立。所以,要留给他们自由的时间,留给他们自己的世界。
二,在集体生活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一个没有自信的人,是无法克服困难,勇往直前的。所以,良好的自信对于一个人成就事业是非常必要的。在集体生活中感受自我,培养自信。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让每一个学生都知道我是集体中的一员,那么他们就会自觉珍惜集体,总想为班级争光。我们应该不失时机地进行集体主义教育。每当班级在学校组织的活动中获得一点荣誉,我都会让同学们知道这个荣誉来之不易,它凝聚着班级每一个同学的心血和汗水。我们还应该进行经常性的爱国主义教育。从小教育学生热爱祖国,让他们明白我们班是祖国的小分子。如果你爱你的国家,你就得爱我们班集体。平时要从小事做起,加强集体荣誉感。原来教室和清洁区的清洁都要老师督促,有的学生甚至逃避劳动任务。班里几个调皮的同学经常把零食带到学校,然后扔掉。自从我让他们做了学校和班级的卫生助理员后,他们变得越来越有上进心,坏习惯也消失了。受他们的影响,学生知道自己是班集体的一份子,要自觉维护集体,完成自己的劳动任务。现在老师不在的时候,学生可以认真打扫卫生,班里的卫生工作也经常被学校表扬。学生不仅不乱扔自己的东西,还要注意周围的环境,还要监督别人防止破坏周围的环境。
第三,端正思想认识,爱护后进生,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做好后进生的思想转化工作,教师必须对后进生有正确的认识。心理学研究的结果证明,后进生不是没有教养的朽木。与普通学生相比,后进生在非智力因素和心理素质上差异较大,而在智力因素上差异较小。因此,要转化后进生,首先要爱他们,做他们的知心朋友,与他们谈心,了解他们德智体等方面的学习情况,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了解他们的性格、爱好、特长等心理特点,帮助他们深入浅出地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鼓励他们树立克服困难、奋发向上的信心。只有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才能真正转化后进生的思想认识,从而帮助他们建立积极良好的心理状态,树立坚定的上进信心。
第四,形成支持学生成功的激励机制,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发展特长。
人是需要鼓励的,尤其是那些心理调节能力比较弱的小学生,需要经常鼓励。励志的语言有时候比久旱后的一滴露珠更好,让人神清气爽,给人勇气和力量。对于那些有特长的学生,要鼓励他们再接再厉,争取更大的进步;对于那些失意多于成功,失意多于喜悦的同学,我们要时刻给予肯定和鼓励,给他们提供进步的机会。所以要改变过去评价学生的单一,设立多种奖项,比如学习成绩进步奖、作业完成进步奖、整体进步奖,还要有小百灵、好事之王、路队小燕子、一周等荣誉称号。经常利用班级活动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兴趣活动。在活动中发现有特长的学生,精心培养,让有特长的尖子生脱颖而出。例如,通过班级音乐会的活动,我发现周源有一副非常好的嗓子,唱的歌非常好听,很有潜力。经过全班民主评选,她被一致评为我们班的“小百灵”。从那以后,我经常鼓励周源练习她的声音,并强烈推荐给学校的声音乐队。在音乐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周源刻苦训练,她的歌唱水平迅速提高。她多次代表学校参加比赛,并多次获奖。
5.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教学的全过程。
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融入学科教学,通过两者的有机结合,让学生在掌握学科知识的过程中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学科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注意挖掘学科教材中的心理教育内容。无论是心理学意义上的还是教育学意义上的学科教学,都是对学生心理发展施加影响的过程。在教学中,我注重挖掘和组织对学生心理有重要影响的学习内容,使其在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心智,使学科教学过程事半功倍。我是五年级语文老师兼班主任。所有的学生都来自城乡结合部和农村。由于生活环境的影响,学生的组织纪律性不强。为了加强组织纪律性,我在给我的战友邱上课的时候,启发学生联系在学校和其他公共场所的实际情况,谈谈自己的体会,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和纪律的重要性。从此,许多学生能够自觉遵守纪律,大胆制止违规行为。
2.营造良好的课堂心理教育环境。心理学家罗杰斯告诉我们:“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是保证有效教学的前提,而良好氛围的营造是以良好的人际关系为基础的。”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你面对的是儿童极其脆弱、易受伤害的心灵。在学校里学习,并不是没有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放到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之间时时刻刻都有精神上的接触。”可见,学科教学中心理教育成功与否,关键在于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心理契合程度。因此,构建和谐良好的课堂心理教育环境至关重要。老师要放下架子,和谐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他们的人格,把他们当成自己的朋友,让学生在心理上真正接受你。只有这样,教师才有资格成为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者和诱导者。也应该允许学生有不同意见,批评老师。在情感兼容的基础上,营造自由平等的心理氛围。同时,我们应该特别关注有学习困难的学生。我们不仅要努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而且要注重分析学习困难的心理原因,并给予辅导。
3.注重学科教学活动的设计。学生的心理在活动中发展。教师要精心设计每一门学科课程的教学,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整个教学过程,尽可能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让学生的心理素质在参与教学过程中得到培养和提高。课堂教学活动要根据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年龄特点,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趣味活动中,活动设计要多样化。可以根据小学生不同的心理辅导内容和年龄特点设计不同的活动形式,如角色、游戏、小品表演、讲故事、猜谜、讨论、文体活动等。每个活动都应该设计成至少实现一个明确的心理咨询目标。通过这些有趣的心理咨询活动,学生逐渐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和自我心理保健的方法。
总之,只要我们教育工作者根据学生人生发展的特点,明确不同阶段的具体任务,从学生自身的学习、与他人的交往和自我治疗三个方面进行科学合理的引导,学生的心理素质就一定会健康发展,就一定会开出灿烂的花朵,结出丰硕的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