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华中学项目

于丽华和她的梦回清河

张嘉良孙山根

编者按:俞丽华,祖籍北仑大碶,是享誉世界的美籍华裔女作家。她的成名作《梦回清河》即将搬上银幕——北京电影制片厂已与今年5月来京的余丽华达成协议,将《梦回清河》改编成电视剧,并将于近期在宁波实地拍摄。这部小说取材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宁波大家族的社会生活,有“民国红楼梦”之誉。为了帮助读者了解余立华和他的梦回清河,我们特发表此文。

一个走向世界的伟人的女儿。

于丽华,北仑大碶横河人。1931出生于上海,家中排行老二。爷爷白星先生曾经有学者或陪审员的名声,他的道德文章受到村里的重视。我父亲在法国兼职学习。回国后,他在上海光华大学教化学和法语。小康家庭的生活舒适温馨。但是很快,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彻底打破了肖丽华快乐的童年。

1937七七事变后不久,日军将战事引入上海。父亲失业后,余丽华一家不得不回老家宁波。为了几个口,父亲四处奔走,终于在离家很远的福建南平一家造纸厂找到了工作。但好景不长,福建局势很快紧张起来,于是全家搬到了衡阳。1944年,日军逼近衡阳,全家被迫再次开始逃亡生活...直到抗战结束,他们才聚集到宁波。

在侵略者炮火的驱赶下,余立华跟随父母走遍中国,从浙江到福建,再到江西、湖南、贵州、四川。抗战胜利后,经陕西、河南回到宁波。这一阶段的生活给她稚嫩的心灵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是苦难不是财富!余丽华回忆说,在《流浪》中,“我看到了真正的朋友之间不需要金钱来衡量的真挚感情,看到了危难时刻损人利己的人。.....我虽然只有十四五岁,但已经有一双锐利的眼睛,可以观察、分析、分辨世俗装饰的真伪。”这段难忘的经历也成为了丽华日后文学创作的重要源泉。

回国后,余丽华先在镇海县中学读书,后进入宁波女子师范学校(现宁波二中)。在熟悉的小桥和山路上,在她每天怀念的学校里,她慢慢抚平了逃亡生活的创伤,永远生活在这个美丽的江南水乡也是她当时的美好愿望。但抗战胜利后不久,忙于生计的父亲被派往台湾省工作。高二那年,余丽华不得不随母亲移居台湾省,离开了他深爱的家乡。她对政治了解不多,怎么能理解此行的意义呢?

到台湾省后,先在台中一中女中读高中,1949毕业后进入台大外语系。但由于战时外语基础不稳,上大学后虽然很努力,但成绩并不理想。不仅经常在同学面前被外语老师嘲讽,最后还被迫转到了历史系,这是她当时并不喜欢的。第二年,她想调回外语系,于是拿着成绩单去见外语老师。外语系老师看了她的成绩后充耳不闻:“你这成绩要去我们外语系吗?”说着,把成绩单扔在她面前。生性倔强的她暗暗发誓,既然不能在台湾省读书,就去美国学外语,用外语写作!1953毕业后,她只身前往美国,开始了艰难的海外创业之旅。

我刚到美国时,一切似乎都不顺利。美国的经济担保人易磊夫妇,让余丽华去了离家不远的一所大专,而不是原来的研究所,把她当成了自由的仆人。几个月过去了,虽然她有吃有住,但在学习上毫无进展。当她难过的时候,她的新美国朋友热情地帮助她进入了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研究生院。

但一切都没那么容易。余丽华身上只有几十块钱。为了谋生,她先做保姆,后为一家保险公司做打字员。她从下午3点工作到11点,回家后吃了一个冷三明治提神,继续复习功课。在这样艰难的环境下,第二年她居然拿到了奖学金,学费完全免费。

1956期间,丽华的人生发生了三件非常重要的事情。那一年,她的英文小说《长江头有多愁》获得了美国电影制作公司米高梅设立的文学奖一等奖。这一消息不仅让余丽华名声大噪,也在纽约华人社区引起轰动。《纽约时报》对此做了详细报道,台湾省的《中央日报》随后也进行了转载。那一年,她获得了梦寐以求的新闻硕士学位。同年,她还和核物理博士孙志月建立了自己的小家庭。他们是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同学。

婚姻生活是幸福的,但余丽华并不陶醉。毕竟她不是一个普通的女人。她有一个梦想,一个成为作家的梦想困扰着她。于是,余丽华在从事繁重家务的同时,依然以超人的毅力和恒心坚持写作,常常从12半夜写到凌晨3点,成功却遥遥无期。几年过去了,没有收获一粒粮食。

正当丽华在英语写作上一筹莫展的时候,60年代初《梦回清河》的成功给她注入了新的生命。她从阴郁中抬起头,“重新加入了熟悉的写作狂潮”。她立志要做一个无利可图的职业作家,用中英文写小说来“发泄自己的心理感受、感受和感情”。正是凭着这种信念,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相继问世,如《秋》、《归来》、《棕榈》、《傅的孩子》等,从而奠定了她在台湾省文坛“四大名人”之一的地位,尤其是《棕榈》大获成功。

60年代的台湾省,年轻人渴望离开狭小的世界,去美国。那时候从上到下,大家都崇洋媚外。余立华回到台湾省,他“看到一群无知的年轻人,他们太虚荣了,不惜一切代价要出国”。《见掌》和《见掌》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写出了60年代海外中国人的无根之悲,写出了一代知识分子的苦闷,成为历史的真实记录。《台湾省征信报》人版连载后,引起巨大反响,年轻人看了又是泪又是饿。台湾省和香港的评论家认为这是“对读者影响最大的感人作品”。1967年,这部小说获得台湾省嘉信奖年度最佳小说,成为台湾省留美学生的必读。也是公认的余丽华的代表作,至今仍被称为最好的一部关于留学生生活的小说,使作者成为著名的文学一代。

1968至今,余丽华一直在纽约州立大学文学院任教。1980年,余丽华与孙志月离婚。两年后,她嫁给了奥尔巴尼纽约州立大学校长奥利弗先生,一位从事刑法研究的美国学者。他们互相关心,彼此深爱,这让余立华晚年感到欣慰。1993年,在纽约州立大学任教25年的余丽华退休了,世界各地的人都来祝贺她。在退休晚会上,她深情地说:“写作是我的丈夫,教书是我的爱人。现在我和我的爱人说再见,我会把我所有的精力都给他!”如今,年过七旬的余丽华仍在海外文坛打拼...

《民国红楼梦》

海明威曾经说过:“一个人应该用他最大的能力去写他所熟悉的东西。”对此,余丽华深有同感。当她的英语写作陷入困境时,童年和青少年时期的生活,难忘的人物,故乡的山川河流,常常进入她的思绪,扰乱她的思路。在一个好朋友的建议下,1961,她开始写中文小说《梦回清河》。

小说以敌伪时期的宁波为背景,“以一个表妹的三角恋悲剧为教训,以一个复杂的大家庭中几对年长的夫妻为纬度”,由此引出一系列悲欢离合的故事:

郭毅、丁于(小说中的我)和美云是这部爱情悲剧中的三个主要人物。郭毅和丁于有过一段不成熟的爱情,后来郭毅爱上了美云。因为国家追求美丽的云彩,激起了嫉妒之火,变成了刻骨铭心的嫉妒。就这样,无辜的美云在这场三角恋之争中被大家族中勾心斗角的恶性浪潮拖入了悲剧的漩涡,最后葬身于丁于的嫉妒和祖先的恶毒中,“我”痛苦地活在无尽的悔恨中。

《梦回清河》是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写成的。为了把梦想带回清河,被家庭拖累的余丽华以极大的毅力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当她写完《梦回清河》手稿的时候,她觉得自己被掏空了,她已经精疲力尽了。天助自助者。1962年,余丽华回到台湾省,拖着三个孩子和完成的《梦》手稿回到清河。她送给朋友的时候,朋友被书里的人物抓住了,一夜没睡,一口气看完了。第二天一大早,他把稿子送到《皇冠》杂志,建议马上连载,于是《梦回清河》在当时最畅销的杂志《皇冠》上连载。然后,台湾省广播电台的“故事精选”节目在每晚黄金时段播出。后来,这部小说被邵氏公司的董事李翰祥买走了。1963年,《梦回清河》在台湾省出版,连续再版六次,风靡一时,成为当时最受欢迎的畅销小说。小说的畅销显示了她的成功,这无疑成为推动余丽华攀登文学高峰的巨大力量。

香港著名作家徐旭说,《梦回清河》是他看过的最新一部家庭小说。他相信以后不会再有人能有这么大的家庭生活经历了。“作者在故事组织上非常细致,发展极其自然。有一气呵成的倾向。像中国这样的大家庭之间的关系是很常见的。作者写得很现实,很成功。”

文学评论家沈刚波说:“小说《梦回清河》中的男女主人公都是这样的普通人。作者能把他们和他们的本来面目刻画出来,一点也不辣也不别扭,让读者为之痛恨叹息,最后怜悯同情却不是自己。这真是一个巨大的成功。”

割舍乡愁。

在美国生活了50年的余丽华从未忘记自己来自中国,更别说自己的家乡了。30多年前,芝加哥大学放映了英国记者费利克斯·格林拍摄的电影《中国》。余丽华和他的朋友去看了。电影里有杭州西湖如画的风景,触动了她埋藏在心底的深深的乡愁。当时她激动得多日不能平静。自从十几岁离开家乡后,她就再也没有回来过。时间一年一年的过去,但是不断放弃的乡愁和乡愁却越来越强烈。

1975,阔别大陆二十多年的余丽华,第一次从太平洋的彼岸飞回了梦想萦绕的故乡宁波。不用“梦回清河”,她的脚其实已经踏上了家乡的土地。由于年久失修,我每天怀念的老房子已经褪去了以前的油漆颜色,我家门前的“清河”也不再绵延。看着长满青苔的屋檐,摸着虫蛀的柱子,她的眼里满是泪水。

回到美国后,她写了一系列大陆之行的纪实故事,在海峡两岸和美国引起广泛反响。熟悉70年代中期两岸关系和世界冷战的人,自然会佩服余丽华的勇气。台湾省当局立即作出回应,禁止余丽华返回台湾。十年来,她既不能回台湾省探亲,也不能去台湾参加任何文学活动,直到80年代中期。余丽华淡然地说:“他们太小气了。”

1977之后,余丽华多次回国。在65438到0979与上海的年轻人交谈时,她发现有些人有很强的对外来崇拜。她“害怕、担心、愤怒”,她认为自己有责任帮助这些年轻人,让他们知道美国正在发生什么。于是,1980年2月,她给人民日报写了一封长信:《我在美国留学的经历——致祖国的青年朋友们》。在这封信中,余丽华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经历,生动地描述了美国社会的现实。4月20日,《人民日报》整版刊登了这封长信。她在信中写道:“我是一名文艺工作者,不能像我的许多朋友那样,回去讲他们的科学,做出急需的、直接的贡献;对此我很抱歉。但后来我想,如果能把在美国的真实生活报道给国内读者,也是国家目前需要的。除了这封信,我还有一个建议:读者如果对美国或西方有任何疑问,可以写信给我。我可以根据他们以后最想知道什么来回答,也可以用书信。我回答不了,可以问问我这里的朋友。“一个海外少年的爱国之心,溢于言表。

强烈的爱国心更多地体现在丽华的社会活动中。20世纪70年代末,她致力于促进中美之间的教育和文化交流。她说,“台湾省学者出国交流的机会比较多,大陆学者机会比较少,所以我想多帮助大陆。”因此,她积极呼吁并策划了中美校际交流。纽约州立大学成为最早与中国大学建立关系的美国大学之一,每年接受15名大陆学者赴美留学。这是纽约州立大学国际交流中最大的交流项目。时任国际交流办公室主任于立华亲自过问交流工作进展,亲自考核人才。她的家也成了中国留学生的家。每到周末,笑声总是从她家传来。余丽华还尽一切努力促进中美作家和学者之间的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在她的积极努力下,纽约州立大学东亚系多次邀请邓友梅、阿城等大陆作家和文学评论家赴美讲学,介绍大陆文艺界的创作。